Mongodb的介紹和安裝

一:nosql的介紹

“NoSQL”⼀詞最早於1998年被⽤於⼀個輕量級的關係數據庫的名字
隨着web2.0的快速發展, NoSQL概念在2009年被提了出來
NoSQL在2010年⻛⽣⽔起, 現在國內外衆多⼤⼩⽹站, 如facebook、 google、 淘寶、 京東、 百度等, 都在使⽤nosql開發⾼性能的產品
對於⼀名程序員來講, 使⽤nosql已經成爲⼀條必備技能
NoSQL最常⻅的解釋是“non-relational”, “Not Only SQL”也被很多⼈接受, 指的是⾮關係型的數據庫

二:關係型和非關係型區別

1):對於關係型數據庫,存儲數據的時候需要提前建表建庫,隨着數據的複雜度越來越高,所建的表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非關係型卻不需要
2):關係型數據庫非常強大,但是擴展性差,大數據下IO壓力大,表結構更改複雜
3):關係型數據庫容易擴展,大數據下性能高,靈活度高

三:mongodb的優勢

易擴展: NoSQL數據庫種類繁多, 但是⼀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去掉關係數據庫的關係型特性。 數據之間⽆關係, 這樣就⾮常容易擴展

⼤數據量, ⾼性能: NoSQL數據庫都具有⾮常⾼的讀寫性能, 尤其在⼤數據量下, 同樣表現優秀。 這得益於它的⽆關係性, 數據庫的結構簡單

靈活的數據模型: NoSQL⽆需事先爲要存儲的數據建⽴字段, 隨時可以存儲⾃定義的數據格式。 ⽽在關係數據庫⾥, 增刪字段是⼀件⾮常麻煩的事情。 如果是⾮常⼤數據量的表, 增加字段簡直就是⼀個噩夢

四:Linux下如何安裝
1)使用命令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y mongodb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tutorial/install-mongodb-on-ubuntu/

2):源碼安裝
這裏寫圖片描述

五:mongodb的啓動
1):服務端啓動

啓動方式1:

啓動: sudo service mongod start
停止: sudo service mongod stop
重啓: sudo service mongod restart
配置文件的位置:/etc/mongod.conf
日誌的位置:/var/log/mongodb/mongod.log
默認端⼝:27017

啓動方式2:

啓動: sudo mongod [--dbpath=dbpath --logpath=logpath --append -fork] [–f logfile ]
只以 sudo mongod 命令啓動時,默認將數據存放在了 /data/db 目錄下,需要手動創建
--dbpath: 指定數據庫的存放路徑
--logpath: 指定日誌的存放路徑
--logappend: 設置日誌的寫入形式爲追加模式
-fork: 開啓新的進程運行mongodb服務
f: 配置文件(可以將上述配置信息寫入文件然後通過本參數進行加載啓動)

2):客戶端啓動

啓動本地客戶端:mongo
查看幫助:mongo –help
退出:exit或者ctrl+c

MongoDB官方文檔: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introductio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