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學習筆記——數據結構基本概念與算法

  • 一個程序,就是數據結構加上算法,因此數據結構和算法對於計算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一、基本概念

1、數據的定義

  • 數據是信息的載體,計算機中的數據可以是字符、圖像、音視頻等可以被計算機識別和處理的信息的集合。

2、數據元素

  • 數據元素是數據的基本單位,而一個數據元素由若干數據項組成,數據項是構成數據元素的最小單位即不可再進行有意義的分割。對數據項進行分割的後果就是失去其所承載的信息。如座位表中的學生姓名就是一個數據項,若對學生姓名拆分爲單個漢字,則便失去了原有意義即信息。

3、數據對象

  • 指具有相同性質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一個子集。

4、數據類型

  • 數據類型是一個值的集合和定義在此集合上的一組操作的總稱。
    1)原子類型:其值不可再分的數據類型。
    2)結構類型:其值可以再分解爲若干成分(分量)的數據類型
    3)抽象數據類型:抽象數據組織及與之相關的操作。

5、數據結構

  • 數據結構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係的數據元素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就稱作結構。包括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和數據的運算。

5.1、邏輯結構

  • 指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係,即從邏輯關係上對數據進行描述,與數據的存儲無關,是獨立於計算機的;邏輯結構分爲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線性結構的典型代表就是線性表,而非線性結構的典型代表是集合、圖和樹。

5.2、存儲結構

  • 指數據結構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也稱物理結構;包括數據元素的表示和關係的表示。數據存儲結構是用計算機語言實現的邏輯結構,依賴於計算機語言。存儲結構分爲順序存儲、鏈式存儲、索引存儲和散列存儲。

5.3、數據運算

  • 施加在數據上的運算包括定義和實現;定義是針對邏輯結構的,指出運算的功能;實現是針對存儲結構的,指出運算的具體操作步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