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奶頭樂: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折射教育的辛苦本質

不久前教育部下達命令,嚴禁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輔導孩子學習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而且有些老師推卸自身責任,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有時老師佈置懲罰性作業,孩子做不完家長得頂上.教育部從十日起將嚴厲查處此種情況,這又是一次行政權力不得已而親自矯正教育亂象的實例.

老師與家長的教育矛盾折射出社會的教育焦慮.教育自古以來是個人改變命運,社會實現階層流動的最好方式.所謂'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個人只有充分接受教育才能實現命運的改變.通過多年寒窗苦讀,學成文武藝,並'貨與帝皇家'後才能換來豐厚的物質回報.因此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總是不遺餘力,由於投入之大,殷切之高,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意外總會引發家庭焦慮以及社會關注,畢竟教育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事實上人們對教育的焦慮被無謂放大.教育的主旨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素養,更重要是培養其獨立精神,幫其構建自力更生的基本技能,當學生走出校門,他能自食其力,教育的基本目的基本完成.至於能否'暮登天子堂'或'貨與帝皇家'則依賴其後天的努力和運氣.大多數人對教育的認知還處於線性思維,以爲能有多少投入就能有相應產出,所以教育才演變成軍備競賽,很多家庭不計成本的投入,同時也建立了不合理的期待.

教育部此次禁令不會緩解父母,孩子,老師三方所承擔壓力.任何能力建設或技能培養都離不開艱苦卓絕的努力.即使教育部禁止家長批改作業,同時也不忘提醒'家長也要在家裏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習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這其實給家長提出更高要求,老師不準佈置超額作業,但要想讓孩子脫穎而出,家長就得給孩子'加菜',於是你就得拿課本自己琢磨,原來替老師批改作業是承擔老師的體力勞動,現在你得承擔老師的腦力活動.

此次'嚴禁家長作業令'折射出教育本質,那就是反人性.人們曾落入所謂'快樂教育'的陷阱,有些方頭大耳的公知信口開河,誇讚歐美'素質教育'.比如'歐美都是快樂教育,孩子輕輕鬆鬆考大學',並以此來反襯中國教育落後.這種謊言目前還很流行,有不少具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想把孩子送去歐美接受'快樂教育'.

歐美奶頭樂般的快樂教育是維繫階層固化的體制化手段.歐美精英階層和草根階層決然不同.後者註定是被統治的命,所以在教育上無需對他們投入太多資源,也不用給太多壓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具備基本文化素養,同時度過青春叛逆期,畢業後就一個蘿蔔一個坑,一輩子做個公交車司機,售貨員等無需太高技能要求的職業,他們只需要像羊羣那樣被精英階層領着走即可.

歐美精英階級接受教育的辛苦程度決不亞於中國學生.歐美精英階層的子女必須接受艱苦的學術或技能訓練.讀書做題同樣要玩命,畢竟越往上走位置越少,競爭壓力也就越大,其搏殺的慘烈程度不亞於高考.如今國家間的競爭越來越集中於數理化領養,例如近年來白熱化的芯片製造,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生物醫學等高精尖領域,沒有十幾二十年的咬牙苦讀,經歷嚴格的思維繫統訓練,一個人怎麼可能具備駕馭這些知識的能力.

中國面臨着技術升級和科學發展的爬坡關鍵點.走上坡路必然很喫力.最近我們在芯片,材料等關鍵領域被卡脖子,同時這些領域也意味着絕佳的發展機會,中國要想擺脫美國大手的遏制就必須使出喫奶的勁兒反抗,在嚴峻的發展壓力和重大發展機遇面前,你怎麼可能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就能讓眼前一切困難消失.

教育是系統工程,離不開老師也離不開家長.中華文明很早就看到這點,所以在喫飽肚子都很難的農業時代就非常重視教育,所以才強調'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過'.因此在農業時代中華文明得以遙遙領先.到現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想吸食西方教育的奶頭樂,不願讓孩子喫教育的苦,在廉價的快樂中沉淪,變成像美國公立學校那些將來只能當司機售貨員的學生,而與此同時美國精英階層的孩子在私立學習拼命讀書,一兩代人後中國真的追不上美國,泱泱中華也就淪爲笑柄,也就別談什麼民族崛起.如此我們上不能面對列祖列宗,下不能對子孫後代,只能落個顏面無存的可悲下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