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嶺松

        我喜歡逛早市,因爲那裏瀰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滲透着熟悉的鄉村味道,時常讓自己感到一種歸屬感,一種貼近感,一種真實感。

        小區周邊的這個早市並不大,每天來賣早餐的、賣蔬菜的、賣海鮮的、賣水果的都相對固定。固定下來的攤主大都有一個案板,上面罩一個涼棚,太陽曬不着,下雨淋不着。早市的邊緣有一些地攤,大都是附近村民自己種的一些蔬菜,她們只是坐着一個馬紮,沐浴在陽光裏。地攤攤主在歲數上比固定攤主大了很多,七老八十的樣子,臉一律的古銅色。固定攤主大都是奔着發財致富來的,多少帶點生意人的氣質,面色也相對的紅潤,穿着也乾乾淨淨的。地攤攤主大都是來這裏換點零錢,補貼一些家用,一臉的滄桑和不易。

        我每天從東湖轉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很高了,整個早市已經非常熱鬧,人羣熙來攘往的。時間允許的時候,我會和她們聊聊家常,問問家裏的情況,也問問地裏的情況,似乎是在找回老家兒時的樣子。

        早市上賣蔥油餅和豆腐腦的小兩口最爲紅火,一直忙得不亦樂乎。每次去買的時候,都要等上幾分鐘,我時常耐心地端詳着她們忙碌的樣子。女的五大三粗,男的瘦弱矮小,從外形上看,女的足足能把男的裝進去。但她們之間似乎又是和諧的,配合也相當默契,女的負責烙餅,男的負責切餅、上稱、盛豆腐腦,分工非常明確,有時又相互補缺。

        來喫早歺的人,似乎和她們都很熟絡,估計大都是常客了。前天早晨,我去買餅的時候,遭遇了狂風暴雨,便躲在她們的遮陽傘下避雨。從聊天中得知,她們兩口子每天都是兩點多起牀,開始和麪、拌餡、煮豆腐腦,在家做一些準備工作,四點多鐘就要趕到市場上來,一直忙活到九點多鐘。她們說幹這一行雖然很掙錢,但掙得都是辛苦錢。其實也沒有多累,就是每天兩點多起牀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是受不了的。夏天還好一些,冬天就有些遭罪了,從暖暖和和的被窩裏爬出來,是需要很大毅力的,一天兩天還可以,天長地久這樣就不易了。她們說,她們乾得很踏實,活得也很踏實,靠這個小買賣,養家餬口、禮尚往來、辦點小事是綽綽有餘的,這樣活着就挺好。

        偶爾的時候,我也會去買兩籠杭州小籠包。賣小籠包的只有一個女人,四十歲左右的樣子,已經在這裏幹了十多年了。靠賣小籠包,她買了房、買了車,而且還有一些積蓄。她一天早晨能包一百五十多籠,每次見到她,鼻尖上都是沁着微微的汗。她的動作嫺熟的很,雙手一捏就是一個,逐漸升華成了一種藝術。在等包子的時候,我時常會讚美她兩句,每每這時她的臉上就會堆出一種溫暖的笑,泛起一片紅暈,好看了很多。

        每天早晨我都會去買一點地攤上的蔬菜,品種雖然不多,量也不大,星星點點的,但都是時令蔬菜。前幾天,早市上的黃瓜非常的鮮亮,大嫂說剛從架上摘下來的,黃瓜上面的刺還帶着,頭上的小黃花還開着,我買了五條共五元錢。我問大嫂有微信嗎?她順手從包裏拿了出來,我掃了一下,輸上金額和密碼,然而點了確定。當轉身要離開的時候,大嫂喊住了我:還沒叫呢?我正欲拿手機給她看,這時她的手機叫了:微信收款五元。她笑了,我也微微笑了一下!

        每天從早市出來的時候,一種淡淡的情緒一直包裹着自己,似乎要把自己拽回到那個鄉村、那片土地,那裏有我熟悉的味道,有我魂牽夢繞的情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