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寫作的三個重要步驟,在於讀寫改

同樣一件事,每個人會用不同的描述方法。同樣一個主題,每個人也會有不一樣的寫作方向。

在寫作的過程中,如何做到會表達、吸引人?

在提升寫作能力的道路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哪些改進方向?

這本《寫作全指南》也許可以給出答案。

這是一本全面且深入的寫作教科書,書中除了理論知識,還附有大量的例文解析、課後練習、問題討論和寫作建議。

想要學習寫作,或是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瓶頸,想要改進的人,都可以從中有所獲益。

這本書已再版15次,原版銷量已超100萬冊,是經數十萬大學生檢驗的寫作課指南教材。

作者是喬·雷·麥奎恩-麥修利爾和安東尼· C.溫克勒。

喬·雷·麥奎恩-麥修利爾是文學教授,長期在大學教授寫作,出版多部暢銷的寫作教材。

安東尼· C.溫克勒是作家兼劇作家,有小說《彩色的獨木舟》、喜劇《瘋子》、舞臺劇《夜賊》等作品。

兩人都是在寫作領域有過深入的研究,並有自己的成功作品,對寫作這件事理解深刻。

因此,基於過往經驗,他們在書中以大量知名作家的作品爲例,對各類文章進行剖析,以便幫助讀者深入的理解寫作。

讀爲入門,寫爲練習,修改爲完善,想要寫出好文章,這三樣必不可缺。

讀爲入門,批判性閱讀是優質輸入

一位英文老師曾說,她從未見過不讀書的作家,那些能有作品流傳的作家,也無一不是如飢似渴的讀者。

讀書不僅可以帶來新的觀念,還是積累案例的重要來源。

但我們不是生來就會閱讀,閱讀是要學習的一門學問。

書中將閱讀分爲四種:

隨意型閱讀

休閒型閱讀

獲取信息型閱讀

批判性閱讀

想要真正讓閱讀的內容成爲自身的養分,就必須學會批判性閱讀。

批判性閱讀是積極的閱讀,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進行對話,對作者的觀點表示贊同或提出質疑,這個過程就是將書中內容吸收,並形成自己思想的過程。

批判性閱讀靠三個步驟完成:分析,演繹推理,評判。

閱讀的過程中保持獨立思考,才能使閱讀變成優質的知識、觀點輸入。

寫爲練習,要注重方法

批判性閱讀豐富思維,將所想輸出,即可寫作成文。

寫作和閱讀一樣,也是需要學習的。

理想的寫作講究方法,而不是想到哪寫哪。

書中介紹了八種行文模式,基本可以概括經常使用的寫作方法。

記敘:講一個故事

描寫:進行描述

過程分析:解釋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舉例說明:就有關話題提出實例

下定義:對事件進行定義

比較與對比:將其與其他事件相比較

分類:將其分割爲不同部分

因果分析:舉例相關原因和結果

具體每個步驟如何使用,書中提供了詳細的定義,和案例輔佐分析。

這種系統思考的過程,可以轉化爲理想的寫作模式。

方法都是爲了給文章潤色,因此,無論描寫什麼樣的內容,都可以使用以上技巧。

等到融會貫通,各個行文模式便能夠更好的融入文章,這期間還需要大量的練習。

修改爲完善,促成更好的文章

“修改是寫作的一部分,鮮有作者可以一次性完成自己的作品。”

很多寫作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就是先完成再完善。

優秀的文章大都是經歷了十幾遍或幾十遍的修改,纔有了出色的成文。

只有極少數優秀的作家,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

對所有修改而言,最重要的是仔細重讀,並且明確成文的目的,在重讀的過程中對文章修枝剪葉。

修改時重點考慮邏輯性和合理性,文章前後內容是否自洽,結構是否有遞進或因果關係等,都可以作爲查驗的重點思考內容。

《寫作全指南》作爲一本教科書級別的書籍,蘊含了大量的寫作底層邏輯,可以真正幫助讀者理性分析、深入思考,更深刻地掌握寫作的能力。

不論寫作能力處於哪個階段,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從中獲益,學習我們還未掌握、或是已經忽略的寫作技能。

如果你是想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推薦讀一下這本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