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61·卷20梅花類,蠟梅和臘梅有何區別?臘梅不是梅花嗎?

前言

方回的瀛奎律髓卷20梅花類中,五言詩六十二首,七言詩多達一百四十八首。《瀛奎律髓》四十九類中,超過200首的,除了釋梵類251首,就只有梅花類209首。

其中選錄梅花詩最多的,是方回的忘年之交張道洽,他流傳下來的詩作大部分都是梅花詩,《瀛奎律髓》選錄了36首,其中五言16首,七律20首。

詠梅詩中,常見詠蠟梅的作品,不過,蠟梅其實不是梅花。蠟梅的命名始自蘇軾和黃庭堅。

一、和裴廸發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杜 甫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

方回點評說:

此詩脫去體貼,於不甚對偶之中,寫無窮婉曲之意,惟陳後山得其法。

頷聯即不甚對偶,此時、送客,不對,後面五字對仗工整。

前4句,寫遙憶好友裴廸,後4句由彼到己,裴廸動詩興,並寄給自己,於是杜甫轉而寫受到詩作以後自己的反映,即傷歲暮和亂鄉愁。尾聯寫梅,而愈發傷心年光流失,詩人白頭。

二、山園小梅其一 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隱逸詩人,中年後隱居杭州西湖孤山。自謂以梅爲妻鶴爲子,他寫不不少詠梅詩,其中《山園小梅》二首廣爲流傳,而其中的第一首尤其著名。

頷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爲這首詩中的景句,方回點評說:

疎影暗香之聨,初以歐陽文忠公極賞之,天下無異辭。王晉卿嘗謂,此兩句杏與桃李皆可用也,蘇東坡雲可則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當耳。

予謂彼杏桃李者,影能疎乎?香能暗乎?繁穠之花又與月黃昏、水清淺有何交涉?且橫斜浮動四字牢不可移。

歐陽修非常欣賞這兩句詩,認爲寫出了梅花的特色。但是王詵認爲這兩句說桃杏李也可以呀?好友蘇軾開玩笑說,可以倒是可以,只是桃杏李自己不敢當呀。方回又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即頷聯確是抓住了梅花的特點,與桃李杏花不相干。

疏影、暗香兩句,其實化用自南唐江爲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將竹影、桂香改爲了疏影、暗香。

南宋時,南宋詞人姜夔用暗香、疏影爲題,譜曲填詞,獻給了范成大。范成大讀後擊節讚賞, 一時開心就把自己的歌女小紅贈給了姜夔。

三、黃梅花 王安國

庾嶺開時媚雪霜,梁園春色佔中央。

未容鶯過毛先類,已覺蜂歸蠟有香。

弄月似浮金屑水,飄風如舞曲塵場。

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邊想菊裳。

王安國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弟弟。這首詩本身,其實並非佳作。不過,關於黃梅和蠟梅的故事,值得我們關注。方回點評說:

熙寧五年壬子,館中作是。時但題曰“黃梅花”未有“蠟梅”之號,至元祐蘓、黃在朝,始定名曰“蠟梅”,蓋王才元園中花也。

熙寧五年(1072年),當時還沒有臘梅這個詞,因此都叫做黃梅花。這首詩第四句說“蜂歸蠟有香”,可見將梅花之色比作蜂蠟。元祐(1086年-1094年)時期,蘇軾黃庭堅作詩,纔將黃梅花稱之爲蠟梅。

宋代范成大《梅譜》中寫道:

“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

蜜脾即蜂房、蜂巢,蜂蠟是密封修造蜂巢的物質。此花顏色如臘,所以叫作蠟梅,同時這種花又開在臘月,又有人以爲是臘月之梅,稱之爲“臘梅”。

蠟梅和臘梅,一字之差,卻是同一種花。但是這個蠟梅(或臘梅)卻和普通的梅花不是一種花,蠟梅屬於蠟梅科,落葉灌木;梅花屬於薔薇科,落葉喬木。

四、張道洽的同一首《梅花》詩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併,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餘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張道洽(1205~1268)字澤民,號實齋,浙江衢州人,南宋後期詩人。入選《瀛奎律髓》的詩作有36首,都出現在這一卷梅花類中。

這個數量在《瀛奎律髓》位列所有詩人的第16位(張道洽、韓偓、宋祁3人並列),甚至超過了唐朝岑參(31)首、李商隱(24首)、劉長卿(21首),宋朝黃庭堅(35首)、楊萬里(31首)等著名詩人。

方回與張道洽年紀相差22歲,但二人關係密切,方回評論其詠梅詩云:

他人有竭氣盡力而不能爲之者,公談笑而道之,如天生成自然有此對偶,自然有此聲調者。至清潔而無埃,至和平而不怨,放翁(陸游)後村(劉克莊)亦當歛衽也。

可惜的是,雖然方回如此推崇這位前輩,然而張道洽對於後代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這可能也和他的作品題材狹隘有關,紀昀評價張道洽的七律《梅花》詩曰:“二十首語多重複,絕少新意。”

或許,他如果象王之渙、張若虛那樣,只留下幾首詩傳世,或許更好一些吧。

結束語

詠梅詩,離不開對於梅花與衆花不同的描寫,詩人往往因此賦予梅花以高尚的人格精神。

結束時,依慣例作詩一首爲今天作業,七律《詠梅》

東風化雪梅心暖,欲問春先鴨豈知。

竹徑乍逢香遠近,溪橋回首影參差。

看花更識林和靖,覓句還慚一字師。

折取疏枝無處寄,飛紅飄落鬢成絲。 

@老街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