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92·卷33山岩類,與登覽類既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

前言

《瀛奎律髓》第33卷爲山岩類,方回介紹:

登覽詩,專取登高能賦之義,山岩則不但登覽大嶽、崇嶺,小丘,幽洞、崖巖、磴石之遊戲皆聚此。

方回這個分類似乎過於瑣碎。山岩類中,包括登覽高山峻嶺,還包括小丘、懸崖、臺階,另外還有洞穴、幽壑。

一、望終南   竇 牟

日愛南山好,時逢夏景殘。白雲兼似雪,清晝乍生寒。

九陌峯如墜,千門翠可團。欲知形勢盡,都在紫宸看。

竇牟(749-822)字貽周,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貞元進士,是中唐詩人。

這首詩,其實也算登覽類。

首聯切題,點明是夏日遠觀終南山。中間二聯描述遙望中的景色。這個闊大的遠景從長安到終南。

白雲、清晝,化用祖詠的《終南望餘雪》,乃當日之景,長安與終南共有。九陌,千門亦是,遙望終南山,山在長安城之上,險峻如墜,長安衆多的宮殿,也似乎被山中翠色暈染。

《終南望餘雪》詩: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尾聯則說出詩人所處位置是大明宮紫宸殿之內。

杜甫在《秋興八首》中提到:蓬萊宮闕對南山,蓬萊宮闕即指大明宮。長安的宮殿遙對終南山,站在高處,自然可以觀察山(天下)之形勢(欲知形勢盡)。

二、巫山高 李 端

巫山十二峯,皆在碧空中。回合雲藏月,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澗,樹色暮連空。愁向高唐去,清林見楚宮。

中二聯寫景句法巧妙。

回合雲藏月,霏微雨帶風。回合,繚繞之意。霏微,瀰漫的樣子。雲回合而藏月,雨霏微而帶風。

猿聲寒過澗,樹色暮連空。寒、暮,修飾主語,淒寒的猿聲,暮色裏的樹影。亦可以看作修飾謂語動詞(過、連)的副詞。駱賓王曾有句:返照寒無影,窮泉凍不流。

三、遊華山張超谷   魯交

太華鎖深谷,我來真景分。有苗皆是藥,無石不生雲。

急瀑和煙瀉,清猿帶雨聞。幽棲未忍別,峯半日將曛。

魯交爲宋仁宗時期的詩人。這首詩寫山谷,可以理解爲什麼方回把山岩類與登覽類分開。

這首詩頷聯引起方回的注意:

三、四好,但此等句法多相犯。

此等句法多相犯,意思是這種句法,很容易上下聯合掌。魯交這一聯還不錯。

紀曉嵐指出了這種句法的出處:

紀批:三、四調創自小杜,易於套用,殊屬厭視。

小杜即杜牧,其《睦州四韻》中有一聯:

有家皆掩映,無處不潺湲。

上有下無這種手段,因爲後人用得太多,已經長了套路,所以紀曉嵐看得多了,自然生厭。

不過,這種上有下無句,可不是首創於杜牧,這首詩隋末唐初就有人用過了

有霧疑川廣,無風見水寬。《賦得涉江採芙蓉》 隋末唐初·孔德紹

有客談名理,無人索地租。《獨坐》唐初 · 王績

有蝶堪成夢,無羊可觸藩。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 初唐 · 駱賓王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月夜憶舍弟》盛唐·杜甫

上聯:有...皆,下聯:無...不,也不是杜牧首創:

有淚皆成血,無聲不斷腸。《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 唐 · 張說

有寺山皆遍,無家水不通。《送朱慶餘及第歸越》唐·張籍

魯交的這首詩,頸聯其實很美:

急瀑和煙瀉,清猿帶雨聞。

四、遊山 陸游

古寺不來久,入門空嘆嗟。僧亡唯見塔,樹老已無花。

世事雖難料,吾生固有涯。殷勤一梳月,十里伴還家。

僧亡-唯見塔,樹老-已無花。詩人眼中景,對仗非常工整。但是從句意上來看句法結構,上下聯有區別。

上聯複合句,兩個短句的組合。主語不同,前2字主語爲僧,後三字主語爲我,被省略了。下聯主語都是樹,樹老了,樹沒有花。

五、香山    詹中正

浪兀孤舟一葉輕,香山登步覺神清。幾多怪石全勝畫,大半奇花不識名。

猿狖盡當吟裏見,煙霞只向眼前生。官身未約重來此,酒滿螺杯月正明。

詹中正是宋真宗時期的進士,方回評價這首詩“全似樂天”,很有白居易的風格。

幾多怪石-全勝-畫,大半奇花-不識-名。這也是工對,然而上聯是普通的主謂賓,下聯是省略主語的倒裝。奇花-不識-名,即(我)-不識-奇花之名。

從意義上來看屬於不同的語法結構,卻可以用形式上相同的結構來對仗,是律詩常見的現象。

結束語

在這一卷中,既有登覽類的作品,也有探幽入谷的作品,因此方回名之爲山岩類。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爲今天作業,《春初遊浮山棧道》:

杖行棧道半凌空,入澗穿林興不窮。遙指歸舟浮浩海,背依絕壁掛蒼穹。

鳥聲相伴空山裏,雲影微搖湖水中。更約明朝春草綠,梅花莫急嫁東風。

@老街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