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總結

7/11/2015/12:34 AM

很久沒有反思自己的生活了,雖然日子過得忙忙碌碌,但卻是渾渾噩噩、一團糟糕。過去的一年裏發生了很多對我影響一生的事:考研、畢業,也是該沉下心來好好總結一下了。

因爲篇幅比較長,這裏我分成兩篇文章。這篇文章,我先講考研(修整自2015/4/8考研總結文章)。

現在是7/11/2015/12:34 AM,靜悄悄的夜,沉澱下浮躁的心,不用去想其他的一切,任過往的歲月片段肆無忌憚的徜徉在腦海。

想當初的自己,那麼堅定不考研的自己,竟然態度翻轉180度突然要去考研!去年四月份還忙着要去找工作,後來跟着楊老師做項目。五月老師跟進項目進度時跟我聊,勸我可以考慮做完項目準備一下考研。我當時的想法是,想早點找工作賺錢,等以後工作上升遇到瓶頸再考研。你們可能希望從我這得到非考研不可的理由,其實並沒有。我並不排斥考研,只是我想立馬賺錢!後來經過我再三考慮:害怕工作後一不小心成家了,因爲家庭等各方問題,可能就沒有如此一個恰當的機會來考研,就這麼簡單,就決定考研了,雖然這期間我用了幾乎半個月的時間來糾結。因爲我感覺這就好比:現在有一個麪包擺在你面前,可以用來暫時填飽肚子。而第二個選擇卻是讓你忍住,繼續捱餓,爲了前面可能的大餐。對,是可能的大餐,雖然別人都勸你說這個可能性是90%。是的,我喜歡不確定,又討厭不確定。最後因爲我盲目的自戀,我最終選擇了不確定!

當然這個期間,還有很重要的兩個問題,我也一直在考慮範圍內。首先一個是學校的問題,其次是具體複習的問題。上面說過我有時太盲目自戀了,是的,決定考研時我是太自戀自己的自學能力了。我覺得我既然我想考,那就選個很好的學校吧。北郵和華科,只考慮過這兩個。北郵計算機自不必說,13年畢業生工資水平僅排在清華之下。華科至少也號稱是“南方小清華“,對本科就在武漢的我,肯定也是過不錯的選擇。後來因爲華科的保研政策太坑,所以最後就選北郵了。

下定了決定考研,在家呆了兩天,做了一個小計劃。然後立馬買車票回校了。那時備考的室友都已經把數學和專業課的書看了一遍,而我卻是全部從零開始。真的是從零開始,我大學的哥們兒最後問成績的時候,都很開玩笑的說,我以爲最後你會連線都過不了。足可以看出我大學從沒好好聽過課、學過習。這裏也鼓勵一下大學裏跟我一樣的學渣們不要泄氣,考研堅持下來就會收穫成功。至於考研該用什麼教科書,現在很多學弟學妹諮詢我這個時,我就覺得這個備考做的太不合格了。我決定考研後,就立馬百度搜集資料,看需要買些什麼考綱要求的教科書,一回校,半天就把全部書買齊了。當然這也可以看出,早準備也有早準備的劣勢,有的人自以爲準備的早,整天很懈怠的複習,最後放棄的也不在少數。溫水煮青蛙的道理相信大家都聽過,希望學弟學妹們保持警醒。

====================================================================================================================================

開始複習後,我知道自己比別人晚,就要比別人更用功,比別人的效率更高。首先制定了自己的七八月的複習計劃。七月主要是看線代、高數和概率論。八月開始邊複習《數據結構(c語言版)》、《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第三版)》、《計算機網絡(第5版)》四門專業課,邊做數學習題。最初基本的時間安排差不多是:早上8點到教室,背單詞一個小時。然後學習到中午12點,吃飯、休息。下午2點去教室,5點半吃完飯,回寢室一趟。夜晚6點半到教室,學習到9點回寢室。當然這是最開始一兩個星期,後來作息改成吃完午飯、晚飯直接回教室,夜晚學習到10點半不等。我還特地在超市買了個小本子,專門記錄自己每天的作息。詳細到幾點至幾點學了什麼,看到哪章節都寫的很清楚。

1、數學的複習

複習的前期是以數學爲主的,因爲高數、線代沒學過,我是先把課本看一遍。線代基本是每天看一章,課後習題沒有做。然後第二天早上自己在腦海裏回憶一遍。這樣一個星期不到我就把線代書看了一遍。那時候主要是把握數學的整體框架,所以習題我就放在後面再練。我是從6月25開始複習的,大概6月30號線代就看完了,開始看高數。到7月8號,花了8天把高數上冊看完。這個時候我就邊開始複習高數下冊,邊回過頭來看線代,帶着做線代的課後習題。7月18號下午,我就完高數下冊開始複習概率論了,概率論的書我只看了前七章,期間,半天看概率論,半天做我們學校理學院出的高數學習指導冊子。這樣在7月25號把數一要考的四本書全部看完一遍。然後我給了自己四五天的時間做題,當時就覺得每做到一個不會的題,又學到新知識好開心。我這個複習數學的進度跟別人說,有的人可能覺得我複習的太快了,學到的也只是皮毛,我不否認。因爲我高數根本沒學過,複習的又晚,根本不可能正常進度。我最初的這種快速複習方法也只是爲了把握數學的整體框架。後面再反覆複習,做題加強。事實也證明我數學的複習確實有些問題,看完課本我就該直接做複習全書的。但我卻花了大半個月去做我們自己學院出的《高數學習指導》,這個過程我自己花挺多時間總結規律,後來發現全書上直接就有了,感覺走了彎路。這導致我至少把做全書的時間推後了半個月,到8月10號纔開始做,最後沒時間全書後的練習題都沒做。總的來說,全書還是很經典的。複習全書我到十月初纔看一遍。因爲忘的很快,之後又花了半個月把複習全書又給初略看了一遍。之後,開始做真題,做真題過程中自己把全書給梳理複習了一遍,並把真題要考的題目類型所有整理了一遍。然後最後一個多星期,我就做最後十套題,當練練手。最後發現幸好沒被打擊死,最後十套題太他媽坑爹了吧,最後給我的感覺就是,我這數學最多拿個100(注:滿分150)。越到複習的最後越要要頂住,真是這樣。

2、英語的複習

英語七月的時候,就是每天早上背單詞,夜晚做英語閱讀。開始做閱讀的時候一篇閱讀五個選項,做了一兩個星期還是五個選項全錯。真是欲哭無淚的感覺,真是還好沒放棄,仍堅持着每天做,查出不會單詞,然後第二天再背。我做一篇閱讀要花很長時間,做一篇閱讀加查單詞意思,整個工作得50分鐘了。後來發現,這樣真的不行,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好的適合我的改進策略,然後就在儘量加快速度的情況下一錯到底了。那時候七月份前半個月,每天夜晚還帶着學弟學妹做原來的項目,這樣下來有時英語閱讀夜晚還給停了有段時間,然後給挪到下午抽空來做。英語單詞最開始每天背新東方亂序版,後來發現背了半個月,還是在前十頁。就給放棄了。用了一段時間的百詞斬,因爲手機很慢的問題,刷機單詞記錄給沒了。所以之後百詞斬也不用了,這樣到了十月份的時候我英語單詞還是沒系統的認真背過。都是每天有的沒的背,後來發現這樣真的不行,然後就開始從前到後的看很薄的考研高頻詞彙。我這人記憶力超差,背單詞完全不行,索性我就不背了,只看。爲了減少記憶量,因爲考研閱讀只讓我們知道這個單詞是啥意思,而不是說出意思讓我們默寫。所以我看單詞時就把單詞中文意思用本子蓋着,看單詞說意思,能說出來我就當做我記住了。早上看一遍把不會的勾起來,然後中午吃完飯花一刻鐘再把打勾的看一遍,不會的再打一個勾;夜晚吃完飯後坐在位置上再如此一遍。第二天早上就只把打勾最多的看一遍。不要求自己完全記住,看到單詞大概知道啥意思就行。發現這樣的方法對我還算蠻有用的。

3、專業課的複習

七月中旬的時候,每年的王道四門單科書纔出來,可以在王道論壇上找到購買地址,一套大概130左右。我7月29號開始看專業課,還是搭配着做數學習題。上午看專業課,下午做數學習題;或者上午做數學習題,下午看專業課。專業課是先看課本,看完一本再做單科書。專業課四門的分值是:數據結構45、計算機組成原理45、操作系統35、計算機網絡25。數據結構算法要弄懂看細心,計算機網絡很多記憶的東西,加上我的複習時間也比較緊張。所以計算機網絡的課本我是沒看,直接做的王道單科書。六月底開始複習考研,那時候圖書館的考研自習室位置早就給佔滿了。我只能在自己學院。還好因爲跟着老師做項目的緣故,有老師辦公室的鑰匙,所以暑假在辦公室吹這空調複習,還是挺爽的。就是有些孤獨,索性因爲優越的學習環境,招攬了幾個小夥伴。那時候學院半夜到九點左右就關門了,但是我們挺多時候學到十點多,然後從窗子翻出去。回去路上,路過計算機學院時,總是看到燈火通明,然後我的小脾氣上來了。之後一次次的推晚回寢室的時間,心想一定要比計算機學院的人晚回寢室。要不比你更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那還得了!很不幸的是,一次都沒成功,最後我就果斷大膽設定,是計院有錢不關燈。哈哈……人家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大學沒努力學習,我這欠的都考研來還了。

開學後,因爲轉戰圖書館的緣故,作息變爲:早上7點左右就已經去圖書館了,由整天的跑辦公室變成了泡館。專業課複習的很慢,尤其是計算機組成原理和數據結構。一直到9月21號,我才把這兩門看完,把對應的王道單科書做一遍。正好也是那個時候因爲複習進度慢,加上快報考了,越複習發現專業課的難度很大。自己整個人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中午在寢室也睡不着,就直接趴在圖書館的桌子上眯瞪一會兒。當時就想,這英語單詞沒怎麼好好背,數學複習全書也纔剛剛看一遍,連全書每章後習題都沒做,專業課也纔看兩門,就覺得這還能考個毛。加上是半路出家,自己壓力都沒法說出來,反正就好像自己的世界都要灰暗了的樣子。因爲想的是,要麼直接去找工作的你都已經在實習了,要麼你考研早點決定考現在肯定還悠哉的複習,進度也還不慢。你這突然中途給人通知說要考研,最後還沒給考上,這算什麼個事!這段時間是我打電話給朋友、學長、學姐、老姐最多的一段時間,飯後給他們打電話吐槽一下心中壓力,讓老姐給我的複習計劃提提意見啥的。這樣一來,壓力還是有緩解的。後來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要麼考不上,要麼就報上個好學校。當時在網上查的說北郵複試啥六選四,啥機試很難,刷人很厲害啊啥的,沒辦法最後還是報了北郵。說管你妹的複試怎樣,我就先不管了。到了十月我的心態完全就是很隨意,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堅持到最後吧。考上就上,考不上就去工作。最後我的專業課四門到10月28號才大體看完,把王道四門單科做過一遍。後來一段時間又把王道複習了一遍,着重習題只看錯的,和部分自己打鉤的。

4、政治的複習

10月底的時候,我纔開始看政治。因爲時間感覺來不及,我就連大綱都沒看,直接看《風中勁草》。後來發現如果想考高分的話,還是該花時間把政治考試大綱從頭到尾仔細看一遍的。雖然風中勁草把知識點都給單獨挑出來了,但都是從往年的考題中提取的知識點;而新一年的考試,肯定會出現與衆不同的遺漏的考點。這也是我考研做政治時的覺悟,發現尼瑪都很生疏,不過這也跟我最後的複習策略有關吧。我十月開始背風中勁草,背完後,又給複習了一遍。然後中間隔了一兩個星期基本沒怎麼再看了,導致最後挺多都給忘了。政治的大題,就背《肖秀榮最後四套題》了。最後考研前一天晚上,寢室二貨發過來的啥絕密押題卷,我急急忙忙的看了選擇題,最後考完發現一道都沒有,知識點相同的都沒有,也是給醉了!政治最後考了57,貌似還沒達到全國平均線,我就只能以北京地區政治改的比較嚴爲藉口給自己開脫了。

5、最後的考試

考專業課時,我真是狀態最差。中午沒睡着去考場就很困,頭是暈的。選擇題感覺自己很多都是蒙的,都有撕卷子的衝動。考試時一定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狀態,我後來就給抱着自暴自棄的想法,選擇題不會做的,我就放一邊,認真做了下後面的算法設計題。考前壓的算法題估計八成會出二叉樹的,把二叉樹的各種算法倒背如流,誰知道沒考!最後專業課果然挺差,93分。不過就計算機統考408而言,還好不太拉分。整的考下來,貌似我就知道自己數學還行,其他三門考下來都不知道考的什麼。最後也幸虧是數學給我提了點分,考了140。

6、複試

初試考完,我就感覺我專業課肯定完了,估計及格都是問題。然後在學校玩兩天就回家開始弄畢業設計,複習Java的知識啥的,準備找工作了。到2月12出成績,一查分數考了340多,那是國家線還沒出來,不知道自己分數高低。就想着今年肯定普遍考的很高了。就趕緊加複試羣,問周圍考研的人,考多少分。我寢室一個考華科考了380多,當時跟我一塊複習的娃考了391也是華科。但是他們考的是專碩,我報的是學碩,數學和英語的難度有差別,所以分數對我的參考性還是有點差距的。然後一直擔心受怕的等着國家線,等着能不能複試。北郵在報名的時候就要選好方向組,而華科不需要。所以北郵計算機學院兩個不同的小組之間的複試線,也就是組線可能相差很大。今年我又算是比較幸運的,我報的方向組今年報的挺少,我初試分數在組內排名第三,相較而言壓力不是很大。所以報北郵還有個賭的成分,你想如果你報的是一個人少的組,那你考的分低也可以上的話,那就自己偷着樂呵吧!後來華科的分數線出來了340,挺欣喜,過了華科的複試線。我也知道北郵肯定不會這麼高的。就是說不管我報的北郵計算機哪個組能進複試是穩的。雖然知道是這樣,但沒確切消息,這個等待的過程真是相當煎熬。別人等校分數線的時候,我們等3月10號的國家線;別人等複試名單的時候,我們在等院線;別人在等複試時間的時候,我們在等組線;別人複試完在等擬錄取名單的時候,我們纔開始等複試名單。都是淚……北郵歷年複試都很晚,北郵複試那時候,大部分學校的複試都已經弄完了;如果被刷,你可以去搬磚找工作了。

北郵的複試分三部分:筆試、機試、面試,今年的複試時間是3月27號。我提前一個多月都在準備機試,就是上機編程考試。考試形式:兩個小時四道題。上機編程可以使用C/C++/Java。編程環境爲:Dev-C++、Ecplise、code::blockes。我因爲做安卓項目對Java比較熟悉,就用的Java,在九度上刷題。A了差不多70多道題,一般北郵的機試考試很少有考邊界數值和對大量數據處理程序時間的問題,多偏向於考邏輯,所以用Java準備複試上機考試,還算是可以的。北郵複試主要看中你的機試成績,歷年來筆試成績都不是很影響最後結果。我上機A出兩道題,第三道題超時,最後改好提交時,提交系統崩潰了,提交不成了。今年上機最好的情況也只是A出3道題,所以我這機試水平,還屬中等。

筆試六門課:編譯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通信原理、人工智能。看到這筆試科目我也是醉了,就學過一門數據庫,這還怎麼玩。從六門中任選四門來考試,花了半個月,每天就隨便大致看了網上下載的對應的PPT,筆試一個小時,全部爲選擇題、判斷題。所以都可以蒙,你懂的。

至於面試,前一天晚上,我們背英文自我介紹,誰知道最後老師直接說自我介紹用中文,就沒用上。面試是從過複試線的人成績最低的到最高的來排隊進去面試。一般進去後發完簡歷就開始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完老師就給一段英文短文,讓給讀出並翻譯出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翻譯的是什麼。然後就是老師問問題,各種老師問的會不一樣,可能是專業知識,可能是項目各種。如果你答出他的問題,他就會問的更深,反正都是把你問到不會爲止。反正基本每個人都是這樣,你只需要把你會的答出來,不會的就說不會就好。面試完當天就可以知道結果了,如果上午面試完,就等着下午看有沒有老師給打來電話,如果沒有你就算是複試通過。如果有老師給打電話,就是通知你Game Over的了,都叫死亡電話。當時我就等着電話,就生怕錯過一個北京的電話。到了夜晚再發短信問了下老師,老師告訴我錄取,導師是誰什麼的,纔算安心。

後記

考研時,總逛王道論壇(專注計算機考研的論壇)。看論壇裏寫的各種考研經驗,那時候的想法就是我也要寫。等我七月份纔開始準備的考上時,我也可以秀一下自己短時間考上研的成果。現在終於有資格了,果然我真是個想表現自己的人呢。本來我以爲我會把考研過程的辛酸,那個每天都得過的同樣的枯燥日子寫的淋漓精緻,只是再也無法醞釀出那個狀態。

當屏蔽了所有的愛好只爲做一件事,你就會發現自身的所有缺點。而當你努力去改掉這些缺點的時候,這個過程你就已經成功了!考研後期,我完全就是爲了克服自己的缺點而去做各項努力。因爲我只想端正那時我自己的心態,讓我能夠繼續堅持下來。七月纔開始複習那時我的強大壓力,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整個考研期間,我基本都是單人作戰,沒有研友(只是到了後期有個二缺逗比研友,真是nice呢)不與人比進度,而且晚複習兩個多月根本比不了,要不你整個人都會崩潰掉的。這裏也真的特別感激在九月份我壓力最大那段時間裏總是被我電話煩擾,卻能夠耐心聽我的抱怨,並給予我建議的學姐、哥們兒、老姐等等。只有身處黑暗,你才能更深切的感受到光明。我也特別感激我的導師楊波老師,在大學最後的時光裏,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對我給予最大的關懷。做項目時的細心指導、考研前的耐心勸導、複試時的盡心幫助;當我聽說,楊老師說他得知我考上北郵研究生時正生病的他一下子全好了時,我知道他心裏是比我還高興的。我真是熱淚盈眶,內心的感動無以言表。在本科生涯有這樣一份濃濃的恩師情,真是給我的大學生涯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沒有考研自習室待過的經歷,而是在圖書館四樓找了個位置,整天和那一樓層要趕我們走的阿姨作鬥爭。從九月圖書館備考開始,九月初的新生開學軍訓;之後緊接着半個月的沁湖詩會,然後運動會訓練。真是要謝謝你們,給坐在圖書館四樓窗子旁邊的我學習的伴奏呢(其實已經被這些活動的噪聲煩擾的咬牙切齒了orz)。看到了吧,考研的生活過的多麼歡(keng)樂(die)。

可能有的人二戰都沒考上,我卻考上了,我確實幸運。但你要相信考研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績。信念的強弱決定考研最後結果,聰明與否,平時成績與否,真的影響不大。當然不排除某些大牛,隨便一複習就過了。

有的事你做了會後悔,但是不做會後悔一輩子。考研就是如此。

總的來說,考研堅持下來就會有收穫,做好計劃,按部就班,瞭解自己的弱點,並努力去改正。改不了的,要懂的在適當時候克服一下,必定能收穫到意外驚喜。

最後傳一張自己整理寫在貼吧的小隨筆。

                                                                                    整理於7/11/2015/2:12 A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