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科技作品翻譯(老文章)

看到潘老師談翻譯,我也翻出一篇2004年的厥詞,請大家指正。

略論科技作品翻譯  [2004-6-21]  
本文節選首發於《上海新書報》

【翻譯標準的來源】
        我國的翻譯起源於佛經翻譯,最早是在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就有個叫安世高的人翻譯了《安般守意經》等三十多部佛經,這是兩千多年前的事情。
        唐代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實際上代表了我國佛經翻譯事業的繁盛時期。不僅如此,玄奘提出的翻譯標準“即需求真,又須喻俗”實際上在今天的翻譯工作中仍然不失爲很好的指導準則。清代嚴復翻譯了大量西方政治經濟學著作,並繼承和發展了翻譯理論,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根據翻譯的來源和去向,可以分爲外譯中、中譯外、外譯外和中譯中。其中外文包含了除中國文字之外的各國文字;而中文則又可根據民族分成各族文字,或根據時代分成先秦古文、古代文言、近代白話和現代語文,或根據地域分成各地方言(臺灣的文字亦可歸爲方言的一種)。
        任何標準都有一個適用範圍,翻譯標準亦然。所以我們這裏主要討論以英語爲代表的外文到現代漢語的科技文獻翻譯,其中的一些觀點可以推廣到其它翻譯類型中去。
        嚴復所提倡的譯文“信、達、雅”標準,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和創新,已經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涵義。在科技文獻翻譯中,“信”最被重視,甚至有人認爲寧“信”而不“達”,寧“信”而不“雅”;實際上這種觀點是把“信”片面化了。我們認爲,信達雅”是一個統一整體,它的核心是“信”。倘若不“達”,即譯文語言生硬,事實上也不“信”,因爲原文的語言是流暢生動的。“雅”的要求,促使我們注意原文風格的保持,不“雅”,則譯文和原文比較起來,必然貌似神離,既影響“信”,也影響“達”。

【翻譯的系統視角】
        交流是人類的天性。翻譯是輔助人類交流活動的一種工具。
        從系統的角度看,待翻譯的文字內容(即原文)是系統的輸入,目標文字內容(即譯文)是系統的輸出,而翻譯工作則起到一個轉換系統的功能。其相互關係可以用下圖表示:
        出於翻譯本身的交流目的,我們首先希望轉換系統本身是一個全通系統。也就是說,在系統輸入中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將傳遞給系統輸出。其次,由於文字(或某種特定語言)本身的差異和侷限性,系統輸入和系統輸出採用了不同的符號編碼規則;然而因爲現在的符號編碼規則本身不是一個完備空間,因此在輸入和輸出之間的信息傳遞就不一定能夠做到完備。於是我們提出了以下翻譯系統模型:
        這裏我們以英文科技專著漢譯工作爲例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下表列出了轉換系統對系統輸入的各方面因素的處理:
序號              輸入                  轉換系統                 輸出
1                   英文                   直譯                        現代漢語
2                  單詞、短語        直譯                        字、詞、短語
3                  專業術語            直譯、註釋            專業術語、譯者注
4                  歷史典故           註釋、創作             譯者注、類似的歷史典故
5                   文化背景           註釋、創作            譯者注、類似的文化背景
6                 語境                      創作、註釋             上下文語境、譯者注
        實際上,上述模型把系統輸入分成了文字表述(1和2)、原文專業背景知識(3)、原文文化內蘊(4和5)以及原文的寫作風格(6)等四個方面。
        翻譯工作者,即譯者,承擔了設計和執行轉換系統的主要任務。他首先要有能力在閱讀原文時全面把握系統輸入中的各個方面,然後要有能力把它們用適當的表述手法轉換成系統輸出。上述兩種能力,給譯者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譯者能力的要求】
下表列出了前述四個方面給譯者能力提出的要求。

系統輸入                對譯者能力的要求
文字表述                1)掌握兩種語言,對於原語言的字詞句的語法有深入的瞭解。
專業背景知識        2)掌握專業背景,瞭解該專業領域的基本常識和術語。
                                3)能夠理解原作者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歷史觀點和最新見解。
文化內蘊                4)理解原語言的習慣用法,瞭解以原語言爲母語的人羣的歷史文化背景。
                                5)理解原作者在原語言文化方面的態度和習慣。
寫作風格                6)能從字裏行間把握作者意圖,能全面把握原作者在其它作品中的風格。
                                7)具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高質量譯文產生的條件】
        然而,具備上述能力的人也未必能夠生產出優秀的譯文。有兩句格言我時刻銘記在心:
1、 層次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2、 能力在沒有轉化爲成果之前,啥也不是。
       我的觀點是,一方面,翻譯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反饋過程;另一方面,譯者本身的敬業精神以及爲之提供的工作條件也會對譯文的質量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能夠產生高質量譯文的條件除了翻譯能力之外,還應包括工作條件、敬業精神以及持續改進。具體內涵如下表所示:
條件                             內涵
翻譯能力                     如前表中的7條。
工作條件                     待翻譯原文的質量。
                                     翻譯的原動力。(譯者興趣、報酬、職業需要等)
                                     翻譯的週期。
                                     翻譯過程管理。
敬業精神                    社會責任感。
                                    激勵機制。(物質獎勵、精神鼓舞等)
持續改進                    良好的讀譯者溝通。
                                    譯本修訂和再版。
                                    專業翻譯隊伍建設。

【當今科技翻譯的現狀溯源】
        近年來,我國對國外優秀科技文獻的引進和翻譯逐漸增多,但是讀者對翻譯質量普遍反應不佳,即使是名譯者侯捷等人所譯的著作也缺憾不少。
        對於已經引進出版的譯著,網站上的評論多爲批評,少數的溢美之詞也多來自於出版社、書商、親友團和翻譯者同行。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譯著處於這麼一個尷尬的境地呢?我們不妨通過前面的高質量譯文產生的條件來分析其原因。
        一本外文著作的引進會涉及到多種類型的相關者。而每個相關者對於該書籍的出版有着不同的關注點。下表列出了相關者及其可能的關注點:
相關者                       作用階段                          關注點
外文原著出版社       原著出版                          原著的價值。 
                                   授權引進                           授權翻譯出版帶來的經濟效益。
原著作者                   原著寫作                          原著的價值和社會經濟效益。
                                   授權引進                           作品的傳播、經濟效益。
原著讀者                  原著的最終用戶                原著給讀者帶來的收益。
國內出版社              選擇作品                            譯著的成本。
                                  引進作品                            譯著的銷售數量和價格。
                                  翻譯作品                             譯著的社會價值。
                                  編輯印刷出版                    
                                  發行銷售
出版社策劃             選擇作品                             譯著的社會價值。
                                 引進作品                             由譯著帶來的獎金、提升和其他收益。
                                                                              譯著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出版社編輯             編輯印刷出版                    譯著的質量。
                                                                             由譯著帶來的獎金、提升和其他收益。
譯者/審校者            翻譯作品                            翻譯的報酬。
                                 審校作品                            由譯著帶來的社會認同和名譽。
批發經銷商             宣傳,銷售                        銷售量和價格。
零售商(網站)     宣傳,銷售                        銷售量和價格。
譯著讀者                 閱讀                                    譯著的質量。
                                 譯本的最終用戶                譯著給讀者帶來的其他收益。

        如果我們考慮到人類的崇高天性,可以在上表的關注點每一欄目中都加上“社會責任感”。但是一般而言,這種社會責任感更多發生在出版社策劃、譯者或審校者之中。我們在這裏假設原著的價值和影響力都確定的情況下,那麼與譯著質量直接相關的就是出版者、譯者和讀者三類。
         顯然,譯者是決定譯著質量的關鍵人物。但我們看到,在國內科技(尤其是IT技術和軟件開發方面的著作)譯者中鮮有專職翻譯人員。出版者常常會抱怨很難找到專業、負責的譯者,這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一方面,在業界,那些專業知識具有較高水平的人士,一般來說都擁有較好的工作,而且他們在其工作單位必然也屬於技術骨幹,業務工作繁忙;這使得有時間從事翻譯工作的專業人員較少。另一方面,由於我國大多數產業還處在勞動密集型的理念之下,出版者能給譯者提供的報酬和其付出的勞動不相匹配;這對擁有高薪的專業人員降低了吸引力。
         我們的出版業在很大程度上還有一種急功近利的弊病,有些出版社只關心出版時間和裝幀,對譯者的利益和認同並不重視。爲了降低成本,他們一方面可能會選擇沒有經驗的譯者;這自然會使得翻譯的速度降低、質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翻譯著作權一次買斷,一則導致譯者所關注的社會認同和名譽得不到滿足,降低了積極性,二則給譯者太多的時間壓力,而降低了質量。
        另外,我國對IT業的發展期望遠遠超過了我們的現狀。不可否認,很多譯著的質量不能夠給讀者帶來想象中的幫助,這降低了他們參與改進的積極性。而又有一部分讀者處於浮躁狀態;少部分讀者對於引進作品的期望過高、憤世嫉俗的想法、眼高手低的參與態度等等都會引發其對譯著水平的成見和橫加指責。
【關於改進的一點淺見】
要改變上述現狀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下表列出我們建議的改進方法:

相關者            改進措施
出版者            在與譯著內容無關的質量方面做出努力
                        建立並培養專業翻譯團隊
                        促進原著作者、譯者、讀者的交流
                        激勵機制
                        翻譯過程管理
譯者               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敬業精神
                       積極瞭解多方面的反饋
讀者               支持和鼓勵譯著的引進出版
                       積極參與和出版者、譯者的交流
                       提出建設性意見
        實際上,這正是一種持續改進的思路。因爲出版者、譯者、讀者的努力,帶來三者的積極互動和溝通,由此給出版者、譯者帶來更多的激勵,給讀者帶來更好的譯著,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而反之亦然。
        那麼,您作爲本文的一名讀者,也許屬於出版者,也許是某個譯者;如果您關心我們的翻譯事業,不妨從我做起,讓自己成爲這種良性循環中一員。
        不過,上述努力還要依賴於我國IT自身的成熟和發展。這取決於整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就不是我們討論的範疇了。(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