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關於支付安全的思考(一)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壞事傳播得又快廣是互聯網的特點之一。由於涉及資金,若聚合支付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就會如壞事一般,造成轟動效應,備受社會關注。聚合支付:關於支付安全問題的第一個思考,支付安全是發展中新老交替的必然產物。



 

新老交替的矛盾

 

總體而言,支付安全問題的產生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傳統現金與銀行卡安全體系已不再適應移動互聯時代。在傳統銀行業務服務時代,個人主要依靠現金和銀行卡完成支付,如何保護現金安全與識別僞鈔的大衆教育一直在進行。銀行卡的使用已超過二十餘載,使用範圍主要在銀行網點和專業設備,雖然服務較爲封閉、使用便捷性差,但支付安全環境在整體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隨着電子商務的興起,交易行爲逐漸由線下轉變到線上。銀行業並不擅長新興的電子商務交易服務,但銀行業的技術與服務體系都是爲支付結算而搭建,正是由於這種新老商業體系的不對稱,非銀支付作爲適應網絡交易支付結算服務應運而生。

 

非銀支付的服務基於交易便捷性的需求設計,支付開始從有卡時代步入無卡時代,支付結算服務也沒有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其安全性主要還是依靠舊的安全體系與環境。

 

貨幣電子化的安全隱患

 

第二個原因是貨幣的電子化。隨着時代的發展,原來以紙幣和銀行賬戶金額爲主的貨幣形態逐漸衍生出了電子虛擬貨幣。非銀支付機構通過設立虛擬支付賬戶與銀行賬戶綁定,以電子貨幣的形式在線上完成交易。電子虛擬貨幣主要依託支付賬戶的標記與存儲,使得交易資金可以脫離原有的銀行結算賬戶。

 

爲了能夠提供更便捷的支付結算服務,非銀支付機構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犧牲部分安全性來換取用戶的便捷性,在支付賬戶資金匯劃時,降低對用戶的鑑權與交易的識別強度。這就好比在銀行結算賬戶的安全體系中開了一道口子,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借道安全性薄弱的虛擬賬戶,威脅用戶的信息和資金安全。

 

聚合支付:關於支付安全問題的第一個結論,非銀支付的出現和貨幣的電子化打破了整體支付環境的安全性與個體支付環境安全性的平衡。對於整體支付環境的安全性,基於原先的安全服務體系,風險仍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對於個體而言,風險係數極具上升,用戶一旦遇到支付安全風險,幾乎沒有反制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