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face3 交互設計精髓 【理解目標導向設計】

chap 1 目標導向設計

1、  產品開發的三個現代要素
     ① 可行性:用什麼來保持業務連續運轉
     ② 生存能力:能構建出什麼?
     ③ 期望性:人們需要什麼

2.目標導向的設計過程
“好的設計讓用戶變得更有效率”
“產品成功的關鍵是目標,而不是特性。”
【產品設計十三問】
 1. 我的用戶是哪些人?
 2. 我的用戶在試圖實現什麼?
 3. 我的用戶如何看待他們要實現的產品?
 4. 我的用戶會發現哪些體驗是吸引人並且有收穫的?
 5. 我的產品應當如何工作?
 6. 我的產品影單採用何種形式?
 7. 用戶如何同產品交互?
 8. 我的產品功能如何有效地組織在一起?
 9. 我的產品以何種方式面向首次使用的用戶?
 10. 我的產品如何體現在技術上易於理解,讓人喜歡、並易於控制?
 11. 我的產品如何處理用戶遇到的問題?
 12. 如何幫助偶爾使用的用戶或者生手變得更熟練?
 13. 如何爲專家級用戶提供足夠的深度和力度?

chap2 實現模型和心理模型
實現模型:系統模型,產品如何實現實際工作,內部的工作機制
心理模型:概念模型,用戶認知上的簡捷的解釋方式
表現模型:設計者模型,表現模型應該更多反映使用者的想象,即符合用戶的心理模型。

1. 用戶界面應基於用戶的心理模型,而非其實現模型;
2. 目標導向的交互反映了用戶的心理模型;
3. 用戶不理解布爾邏輯;
4. 機械時代的表現模型並不一定適用於數字時代,要善於模仿和改變;
5. 重大改變必須是好的改變;

chap3 新手、專家和中間用戶
1. 沒有人願意停留在新手級別(要麼取得進步,要麼放棄)
2. 爲中間用戶優化
3. 將用戶想象成非常聰明又很忙的人。

Chap4 理解用戶:定性研究
1. what 
① users behavior/attitude/aptitude
② domain: technology/business/environment
③競品及其使用方式
2. why 
① 產品如何融入用戶生活的大背景中?
② 基本目標是什麼?通過哪些任務來達成?
③ 引起注意的經歷有哪些?有何關係?
④ 使用將遇到的問題?
3. how 
① 訪談【利益關係人(可行性,生存能力)、SME、用戶和顧客、用戶觀察、文獻調研、產品/原型和競品調查】
② 焦點小組/市場統計調查/可用性和用戶測試/卡片分類/任務分析
4. 如何進行訪談?
1) 在交互的地方進行訪談【觀察環境、深入瞭解用戶的需求和目標】
2) 避免一組固定的問題
3) 首先關注目標,任務其次【目標是什麼?如何達成?】
4) 避免讓用戶成爲設計師
5) 避免討論技術
6) 鼓勵講故事
7) 請求演示和講解
8) 避免誘導性的問題
9) 訪談之後的筆記整理

chap5 人物角色和目標

然後關於personas和user roles ,我糾結了好久。。這裏有一篇文章,https://docs.google.com/file/d/1rSbOQirqH8BeGAL7xeT_8kSVNrI9btzeP7T8OFtTjV9EUVbHYfG73C_4Pecc/edit
想看的可以找我要權限。
簡單說就是,user role is a relation ship with a system, user roles capture and carry the essential understanding about users. Compared to typical personas as presented in this book and elsewhere, user roles are a more compact and concise representation that is more finely focused on issues with direct relevance for visual and interaction design.Personas describe users while user roles describ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sers and systems.


chap 7 框架和細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