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讀《餐巾紙的背面》

/*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書看着看着就覺得書中的內容似乎哪裏見過,或者哪本書說的不就是同樣的觀點嘛!。。。我最近讀書總有這樣的感覺,欣以爲是融會貫通,但細

細一想,不過是自己囫圇吞棗,而大腦幫你整理歸類了一下而已。  */


我總覺得我腦子裏住了一個比我聰明很多的小人兒。

有時候一個想法突然冒出來,你不知道來自哪裏,但是你苦思冥想的時候,你的大腦突然告訴你最好的解決方案。

很神奇是不是?~

我最近就有這樣的時候,有一個東西,糾結了許久,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你只能權衡取捨。但是突然之間,一個新想法就冒出來了,似乎挺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剛剛在寫下第一段話的時候,我突然就想到,這個想法的來源是很久之前看的某個名人的某條微博。也就是在我敲下第一段話的時候,這個原因就突然冒出來了。

《餐巾紙的背面》就說了這樣的一個小人兒的故事,你只要簡單地坐下來,攤開白紙,拿起黑筆,寫下一些你看到的東西、你的問題、你想要的目標,然後大腦裏的小人兒就會幫你把問題的解決方案搞定了~Done!哈哈哈哈~


OK,讓我們先來看看大腦的工作方式(以下內容來自《程序猿的思維修煉》一書,略讀後所剩下的內容之中的一小部分,如有錯漏請以原書爲準)

在我們的腦子裏有R先生和L先生兩個人——R先生是一名理想主義者,他思維活躍樂於發散,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喜歡無邊無際的聯想,L先生是一名現實主義者,他主張完事皆有條理,他喜歡釐清所有事情的因果聯繫,邏輯控和理性派。R先生喜歡random的思考模式,L先生喜歡linear的思考模式。

那麼大多數我們醒着的時候,在我們的大腦裏都是L先生在工作的~爲什麼?因爲R先生是一個夜貓子啦~他總是在晚上出來晃盪晃盪,喜歡在夜晚思考人生(明顯就是青春期沒有收到社會荼毒的不良少年嘛!)所以R先生白天的時候也一般不出來,不過如果老是讓他出來處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可能結果就糟了!


《餐巾紙的背面》所做的事情,就是教給你一道咒語,讓你在你白天需要用到R先生時可以召喚到他。

so,什麼時候要用到R先生呢?~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的一本教輔,很出名的,一個愛因斯坦頭像的那本。。想起來了木?


——所以,解決問題的時候——不管是什麼問題,數學的、物理的、化學的還是生活的、情感的、企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需要發散思維來得到解決方案哦~這就是該R先生華麗麗出場的時候了!

R先生需要你提供六要素:時間、地點、人/什麼、多少、怎麼樣、爲什麼(when, where, who/what, how many, what happened, why),通過羅列這六個要素,R先生便能將問題各個擊破。

R先生將解決問題的步驟分爲如下四步:看 → 觀察 → 想象 → 展示

在所有的感官中,眼睛接受的信息量是最大的,你總是通過眼角的餘光注意到很多東西。那麼看這個步驟就是讓你大量地收集足夠的信息,從更多的地方獲取到更大的數據量,以使解決問題的時候有米可炊。“看”完之後,即是觀察。觀察即要將你所見之人之物進行分類、過濾和整理。因爲眼睛接受到的信息量很大,你必須要通過過濾來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想象則是通過觀察分類之後的結果,根據六要素進行各個擊破,在對每一個要素進行分析和得出結論之後,最後的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最後一步則是展示,當你已經將問題解決,當然最重要的時候能夠將問題的解決方法告訴更多的人。那麼也同樣可以通過繪製草圖來像他人展示你的結果,通過二維、三維圖,將干係要素作爲座標軸的一個選項,就可以很容易和直觀地讓大家隨着你的思路得到你的解決方案。叮!


^_^

雖然這個話題還想說更多。但是好累了,下次再聊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