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獵頭,各種跟風與無聊

最近登錄51job之類網站去看看,無意間更新了一下簡歷。結果各種獵頭電話都過來了。統計一下:

 

1. 騰訊雲計算

2. 騰訊系統開發

3. 新浪雲計算

4. 新浪視頻

 

以前有句經典的話,就是跟着你的對手跑,是很難超越對方的。而最近幾天流行起來的雲計算,又讓幾個大公司沒頭沒腦的去追。其實只是抄襲對手的創意,確實幾乎不可能超越對方,比如那麼多號稱iphone殺手的,一個個被人們遺忘。而技術平臺的搭建相對來說還是又一定門檻的,更關鍵的問題是你要用這些技術平臺搭建的門檻來幹什麼。

 

阿里雲的飛天系統,其主要目標是對以往各類交易數據的深入數據挖掘。數據挖掘的概念早就有了,不過要花這麼多錢建立一個分公司,還要花很多錢來招聘很多高級工程師來搞這個事情倒還是新鮮事。阿里雲現在已經靠數據挖掘得到什麼成就了倒是沒聽說,但是各個國內的大公司倒是都行動起來去參與雲計算平臺的搭建了。

 

雲計算類似的概念早已有之,就是多年前的網格計算,其核心理念是統籌整個分佈式系統的各項資源,讓計算資源的發揮最大化。而云計算與網格計算的一個區別就是,雲計算往往還要面向外部客戶提供服務。從這一點上講,國內各種各樣的所謂雲計算,其實還是公司內部的網格計算。

 

最近從我招人的狀態來看,還真是符合了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凡是各類招聘網站上過來的,幾乎很難有帶工作經驗的。回來想想也是,這段時間的獵頭電話,我也是一個個的拒掉。靠譜的人都在靠譜的公司裏待着呢,誰沒事出來閒逛阿。

 

坦誠的講,那些雲計算的項目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作爲一個熱衷於技術的人,對性能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只是現在的公司,付出了很多心血,實在不忍離去。反之呢,這些公司的管理者也該想想,雲的目的是什麼。上市公司的任何行爲都不是爲了給技術人員提供一個遊樂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