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閒在家,爽

週一辦完了離職手續,在家玩了好幾天了,真是舒服。之前辦公樓空調的問題,身上諸多不適都逐漸減輕了。

 

工作4年了,第一次下了這麼大的決心來辭了工作休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如何決定大的方向呢。呵呵,暗地裏羨慕當年charles zhang可以不定期的遇着公司關門大吉而在家研究前沿技術,根本就不需要這種決心。

 

過去的一年真是我工作以來最傷心的,我做的很多後端技術研究都失敗了,很高的失敗率。thrift是一種不錯的序列化技術,並且自稱是很不錯的RPC框架,可是經過我的使用,其Python服務器很不穩定,一兩天就會掛掉,於是被淘汰出局。接着是ICE,其內部的線程池模型在遇到多個阻塞查詢時就很暈菜,再者就是ICE自己製造了太多沒意義的複雜性,所以也淘汰出局。然後是各種python的daemon運行支持框架,一直到現在用zdaemon也很不爽,ps列表的顯示太長了,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服務。再後來的後來,就是研究Python封裝的Erlang消息框架,很可惜,儘管我修復了很多其框架本身的bug後可以在Linux/FreeBSD下工作了,但是在Windows下還是狂崩潰。

 

整個冬天也由於空調的問題而工作效率很低,而且那段時間我正好在研究Python與Erlang消息的封裝。然後就這麼黯然辭職了,估計在頭眼裏,我一定沒留下什麼好印象。過去的就過去吧。離職之前我最初規劃的四大基礎架構已經都運行起來了,儘管還沒有我的應用都使用上這些基礎架構。祝願我留下的這些架構設計可以不再碰到框架方面的該死bug而繼續用下去。

 

兩週前我接到土豆網的電話,一套我三年前寫的靜態資源版本化系統還在使用,只是移植到新機器上時數據庫配置出了些麻煩。這樣的應用纔是讓我欣慰的,在我離職好久好久以後,仍然在盡職盡責的運行。

 

回想起在之前公司的各種努力,反倒讓我重新對twisted拾起了信心,在Python下無論是做網絡協議還是daemon運行支持,運行日誌捕捉,真的是找不到比他更靠譜的了。而後端架構設計方面,我以後也會越來越保守,限制前沿技術的應用。至少要限制新技術的嘗試風險在可控的範圍內。

 

繼續休息,爽了爲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