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見證上海變遷

外灘見證上海變遷

作者:張國祥

2012/3/24

週末,難得的晴天,我帶首次來到上海的助理去了一趟外灘,看到外灘巨大的變化,回顧前二次參觀的景象,真有隔世之感。

我第一次遊外灘,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上海剛剛列入沿海改革開放的十四個城市之一,即1993年,當時是因公出差,獨自一人,我在外灘的陳毅市長塑像前拍了一張“五分鐘快像”就匆匆離開了,對面的江岸還是原生態,少有高樓,更沒有明珠塔。

第二次遊外灘,是新世紀元年,即2000年國慶節期間,並且是集體出遊。我們從浦東機場下飛機,剛剛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就被旅遊承包商拉到了東方明珠塔,當然,登明珠塔的錢不是包含在內的。我們一行十人乘觀光電梯,登上了當時允許的第二層,俯瞰浦江兩岸,巡視上海全貌,心曠神怡自不待言。走下觀光電梯,我們又乘旅遊大巴穿越過江隧道,來到被人們習慣上稱之爲外灘的地方瀏覽。我仍然在陳毅市長塑像前拍了照片,這次是我們自帶的相機。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外灘遊玩。我和助理是從住地步行來到東方明珠塔的。在我住的房間推窗即見明珠塔,不需要導航,也不需要乘車,我憑自己的判斷走了一條最短路線。4公里多的路程,我們走了不到一個小時就來到了東方明珠塔前的環形空中走廊,張望周邊形形色色的銀行大樓,才發現我倆已經置身於上海的金融街了。十二年前,金茂大廈剛剛建成,周邊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我倆沿黃浦江南岸的江邊花園步行(亦可稱之爲新外灘)。在花園盡頭,我們詢問工作人員如何過江到對面的老外灘。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有過江輪渡。

乘船來到老外灘,我照例又在陳毅市長塑像前照了相,這次也是自帶相機,只不過變成了數碼相機。浦江兩岸的照相服務都變成一分鐘快相了。

老外灘的觀光大道也是我前兩次參觀時沒有的景觀。看到江面上來往的船隻,看看外灘西式的建築,遙想六十二年前、一百年前外灘的景象(我們在電影中多次見到的情景),看到西式建築上飄揚的五星紅旗,作爲今天的中國人,幸福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外灘,不僅見證了上海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的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