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積累

誠信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質之一,誠信可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我們都喜歡跟有信用、講誠信的人合作共事。雖然誠信對於商業社會如此重要,但我卻很失望地發現居然沒有任何一門MBA課程講授如何積累誠信。誠信目前在中國仍然屬於稀缺資源。

 

那麼,在希望別人誠信的同時,我們有沒有自問一下:我是不是一個講誠信的人?

 

很多人跟我說自己是講誠信的人。我就問他:你憑什麼說你是講誠信的人? 對方往往就會愣住,半天不能回答。 其實,要看一個人是否講誠信,就要考察他平時的生活裏是否有支持誠信的習慣。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自己曾經承諾別人但後來又沒有做到的情況。而且你肯定會很委屈地說:那件事我不是故意的,不能怪我啊。然後列出種種理由出來。總之,積累誠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那麼,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我們失信於人。根據我的總結,失信基本上都是由於下列三個原因中的某一條引起的:
1,  記憶力不好。答應別人的事情,後來不小心忘記了;
2,  事情發展出乎意料。原來答應別人的事情,後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如果自己履行承諾,會損失個人的利益;
3,我把自己承諾的事情委託給另外一個人去做,結果這個人失信沒做到,致使我的信用跟着受損。

 

知道了失信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想辦法避免上述兩種情況的發生了。
1,  爲了防止忘記,我們要有一個任務記錄單,每答應別人一件事情,都要記下來,每天晚上睡覺前檢查一下任務單,這樣可以防止忘記;
2,  爲了防止承諾別人的事情給自己個人利益埋下大的隱患,我們就不要輕易許諾。要在承諾之前三思。所以,當沒想清楚的時候,不妨說:“我回去考慮一下,三天內給你明確答覆。” 這樣,就給了自己一個深入思考的機會。所以,古人講輕諾者必寡信,是很有道理的。三思就是先想一遍,第二天諮詢一下家人或朋友後再想一遍,第三天再想一遍。這樣想三遍之後就會降低很多風險。
3,當把任務交給一個人去做的時候,要問他:你打算如何去做這件事?分幾個步驟?需要多長時間?最關鍵的點在哪裏?...通過一系列提問和後續不斷的跟進,來確保事情在不斷推進。

 

現在,我們不妨考察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記錄諾言的習慣?是否有三思而後說的習慣?是否有提問和跟進的習慣?如果沒有,你打算用哪些可操作的方法來積累誠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