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徐三多”非彼“許三多”?

 徐州是座古老的城市,有多古老呢?說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而徐州就有6000年的發展史。徐州古稱彭城,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昔日項王與劉邦都出自之地,細算來倆人是老鄉。今天在這裏不和朋友們去拉家常,簡單聊聊本人在這片古老土地上所見識到的“徐三多”文化:老人多,貓狗多,乞丐多。

不要叫徐三多,請叫我寶寶!

看過《士兵突擊》的朋友相信對許三多這個角色絕對不陌生,該劇講述了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許三多的成長曆程。“不拋棄不放棄”是其堅持的人生信條,而王寶強把這個形象塑造的深入人心。而“徐州的三多”同樣也有些不一樣的故事以及魅力。

1.老人多

聽一個朋友原話說:“這邊的年輕人相當精明,大部分都出去賺錢了,留下了大多年老的人做留守,這是老年人居多的因素。而那些出去的人把賺到的錢再拿到徐州刺激本地消費,這可以理解爲支援本地建設。”

以上雖是道聽途說,但還有幾分道理。千萬不要以爲孤單的老人們日子過的很差,其實他們的生活相當愜意。記得有一次去銀行辦點業務,恰巧看見一個“不怎麼體面”的老人去銀行存錢,老者只說了一句話就讓我大吃一驚。原話是這樣的(在櫃檯前):“麻煩把這個卡上的11萬幫我存個死期。”

縱然有些老人沒有太多的積蓄,也沒關係。要知道徐州是個特別適合生存的城市,它綠化做得特別好。並且這邊的景點很多都不收費的,消費也很低。

2.貓狗多

關於“貓狗多”,朋友是這樣說的:“老人多了,有時候略顯孤單,就養養貓狗,解解悶什麼的。而等老人去世了,這些小動物大多無家可歸。於是在徐州就出現了寵物貓狗和流浪貓狗一樣多的局面。”

我個人雖是個過客,但是在大街上竟也遇到很多的貓貓狗狗。說也奇怪,之前相當討厭這些動物的我,卻有了憐憫之心。

其實這些小動物也想有個家,期待有關部門多去收留這些“弱勢羣體”。

3.乞丐多

相傳徐州本來乞丐不多的,但是這個地方民風淳樸,樂善好施,於是惹得四鄰乞丐奔走相告,紛紛來此謀生。

據說這裏的民衆早期遇到乞討的,總會慷慨給之以物,送之予食。現如今,雖比不上之前的風氣,但是凡當地人對乞丐還是相當客氣的,總會時不時給予救濟。

說起乞丐,每個地方都不少,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但徐州的乞丐不一樣,真的不一樣。這裏的乞丐,儼然成了一種城市現象。當你在市中心遇到乞丐,千萬不要鬧心,而要學着去適應。

寫到最後:

徐州的三多不僅僅於此,另外還有外號“李三多”的貪官淫官李榮啓墊底。他以“房多、子女多、錢多”惹得世人關注,但是本人堅決不同意世人去把他的那套“三多政策”堅持到底。至於原因,你們都懂的,就不多說了。

文章來源:趙強博客,原文地址:http://www.zhaoqiang.org/xusanduo.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