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盛佈線淺談智能單雙配線架應用比較

 

1. 概述
綜合佈線系統是網絡應用的物理平臺,作爲承載網絡應用、信息技術領域的基礎設施,在建築物的智能化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智能佈線爲綜合佈線系統的管理提供了更爲便捷、人性化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該系統的核心是物理層的管理,包括整條物理鏈路連接/斷開狀態的監控。
爲了達到物理層的實時監控,智能佈線系統在硬件及所支持軟件的設計和應用上與普通綜合佈線系統有一定的區別。根據軟硬件的工作原理不同,智能佈線的設計在智能配線架部分可以分爲單配線架及雙配線架兩種模式。在此我們從兩種模式的工作原理入手,對比一下在工程應用領域兩種模式的優劣。
2. 雙配線架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2.1 雙配線架模式的工作原理
1. 在配線機櫃中應用兩組智能配線架,並設置分析儀,通過分析儀的I/O傳輸電纜連接到智能配線架的方式,收集兩組智能配線架上的連接信息;

 

 

 

2. 其中一組智能配線架作爲交換機映射配線架,將交換機的端口延伸到該組配線架上;
3. 另外一組智能配線架作爲水平映射配線架,將水平鏈路連接到該組配線架的後端模塊;
4. 應用智能跳線連接兩組智能配線架後,可通過分析儀檢測到智能配線架的連接信息,
2.2 雙配線架模式的特點及在工程中的應用
在雙智能配線架系統的管理中,用戶對跳線的插拔可以通過分析儀對配線架的物理連接進行實時的監控,並且這個監控過程不需要經過任何網絡的連接就可以完成,或者說它是獨立於網絡以外的。
這樣的智能管理系統不會對網絡的傳輸,包括傳輸速度和信息的安全性,產生任何影響。並且無論網絡狀態如何,雙配線架的結構都可以對智能跳線部分進行有效的管理。
雙智能配線架配合服務器上的SNMP功能,可以從:交換機—交換機配線架—水平配線架—工作區面板—終端設備,對整條鏈路進行有效且可靠的智能管理。
另外將交換機的端口延伸出來並不只是智能佈線系統對雙配線架的要求,很多應用高密度交換機端口或希望將跳線的管理與有源設備進行物理隔離的環境爲了更好的管理跳線,避免在密集的交換機端口進行操作,也將交換機端口延伸到配線架上(見下圖),並在交換機配線架和水平配線架之間進行跳接及管理工作。這樣可以減少由於端口密度高及操作不當引起的網絡故障發生。

 

所以雙配線架的模式不僅可以提供給智能佈線系統以可靠的管理方式,還可以提高佈線系統在管理維護過程中的移動、增加及變更的能力。

 

 

3. 單配線架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3.1 單配線架模式的工作原理
 
  1. 設置一組智能配線架,當新的跳線插入該配線架時,配線架感應到連接,並向分析儀報告配線架部分連接的更新;
 
  2. 隨後插入跳線的另一端到交換機端口,交換機感應到端口的連接(此處的端口連接需要預先在終端連接一臺正常工作的網絡設備)後向數據庫報告連接的形成並儲存。
 
  3.2 單配線架模式的特點及在工程中的應用
 
  這種模式與雙配線架的原理不同,工作方式也不相同。我們可以看出,單配線架的模式實際上是首先使用SNMP功能發現網絡的連接(首端及末端要連接網絡設備),再通過植入智能配線架的連接點的方式形成整個鏈路的連接狀態,這樣當網絡斷開時,首先由SNMP功能檢測到網絡的斷開,管理人員就可以通過先前確定的網絡鏈路連接尋找到具體連接的點位並進行處理。
 
  單配線架對比雙配線架的模式在配線架部分會節約一些成本,但瞭解了其工作原理後我們會發現,單配線架在實際的應用和維護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
 
  1. 該模式的模擬鏈路是在連接跳線時產生的,在連接跳線時就需要按照一定順序,例如先插入配線架一端確認連接的點,再插入交換機一端確認鏈路的連接。這樣,當操作人員沒有按順序插入一條跳線的兩端時,在數據庫中就會形成錯誤的連接狀態;
 
  2. 由於鏈路的發現主要依靠SNMP功能,當交換設備的該功能關閉或無法使用時,單配線架的智能佈線就會無法實現;
 
  3. 當鏈路連接斷開時,或者鏈路兩端某一個設備斷開(交換機端斷開或終端設備斷開)時,智能管理系統無法確認是從哪一端或哪一端的跳線斷開的,也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
 
  4. 鏈路斷開後設備重新恢復時,單配鏈路無法自動識別連接情況,例如在交換機側斷開跳線後插入另外一個插口,如果不重新進行一次跳線的順序插接,智能管理系統將無法正確檢測網絡的連接狀態,這樣應用在具體工程中,單配線架系統無法快速完成智能佈線鏈路的恢復工作,仍需要人工逐一的進行跳線的順序拔插等工作。
 
  對於大型佈線系統,例如數據中心等佈線環境,單配線架的形式由於操作的複雜性,對宕機時間的影響也會增加很多
 
  所以應用單配線架的智管理系統和雙配線架管理系統相比,在實際使用上更加的複雜,需要更多的管理流程。在長期的線纜管理過程中,由於各種斷開和連接狀態都需要人工確認和重新進行跳線的兩端操作,導致了人工成本的提高及管理的複雜程度增加,不利於長期有效的線纜管理。
 
  4. 兩種方案的對比
 
  下面我們可以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兩種智能配線模式的對比,可以直觀的發現兩種模式的差別:

 

 

 

 綜上所述,對於實際工程應用,雙配線架模式通過檢測物理迴路的連接狀態並配合SNMP功能,可以達到真正的物理層連接的管理,真正簡化了綜合佈線系統的管理工作,併爲綜合佈線系統將來的移動、增加和變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