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攀升

坎坷曲折,軟件免費之路還看不到盡頭,微軟反盜版措施初見成效,擾民爭議持續升溫.

  隨着Web 2.0時代的來臨,服務、廣告成爲了軟件、網站營收的重要來源。經歷了短暫的“收費”時代之後,免費的狂潮又再次降臨到了用戶身上。

  電子郵箱非但免費,而且容量越來越大,2007年甚至還有服務商製造了“無限容量”的噱頭;衆多原來的共享軟件也加入到了免費的行列,使用戶受益匪淺。

  然而,軟件免費的背後卻還存在貓膩。比如,某“全能播放器”雖痛改前非、宣誓不再捆綁惡意軟件但卻又在新的版本中添加讓人生厭、真假難辨的廣告。

  殺毒軟件價格越來越低,但離真正免費還有距離;商業軟件的價格策略更趨合理,然而與國民收入水平依然存在差距。

  爲了打擊盜版行爲,微軟先後推出了在線激活、正版增值計劃(WGA)等措施。然而,WGA在讓用戶享受“增值”快感的同時卻又不斷地爲用戶帶來困擾。

  WGA的“有罪推論”理念本來就是對用戶的不信任與不尊重,2007年還製造了因服務器出錯導致大量正版操作系統無法正常使用的麻煩更讓用戶痛苦不堪。
    2007年,共享軟件的形象仍然沒有實現根本好轉,其發展前景依然並不樂觀。流氓軟件依然猖獗,惡意網站勢頭強勁.  
 自2006年國內掀起“反流氓軟件運動”至今,衆多安全廠商已經加入到了查殺“惡意”、“惡評”軟件的戰爭中來。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努力,惡意軟件的流氓行徑已經有所收斂,涉嫌製造惡意軟件的廠商也都急於與“惡意”劃清界限,網友們網上衝浪的環境得到了淨化。
  然而,卡巴斯基與英國安全公司Sophos公佈的安全報告不約而同地顯示,中國在全球“惡意軟件來源國家”排名中居於首位。冰冷的數據揭示的殘酷事實警示我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短短三年的時間,Firefox在與IE瀏覽器的戰爭中已經取得了節節勝利,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火狐成爲了深受開源社區、Firefox陣營和其他用戶好評和歡迎的網頁瀏覽器。
  爲了推廣Firefox,Mozilla基金與Google展開合作,以“Adsense”獎勵回報的方式鼓勵個人網站向網友推薦這一開源瀏覽器。
  2007年,我們看到了利益薰心的個人網站在推廣火狐流覽器下載過程中採用了狂轟亂炸、誇大其辭,甚至惡意捆綁的方式。這些無良的行爲讓Firefox的形象嚴重受損。
  2008年,firefox 是人見人愛還是人人喊打就得看Mozilla基金開展“整風”運動的成效了。
  曾爲用戶首選的下載工具,Flashget如今卻只能在迅雷面前發出“廉頗老矣”的感慨。2007年,Flashget大張旗鼓地施展拳腳,但是,是否能迎頭趕上,2008年我們拭目以待。
    
  允許試用,過期收費;基本功能免費,更多性能收費是“共享軟件”的特點,也是其營收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吃慣了免費午餐的國人面前,共享軟件還不具備適合其生存的肥沃土壤。
  於是,部分共享軟件便化身爲“魔鬼”,爲了賺錢四處作惡,致使惡意軟件背後的利益鏈條依然堅固。
          還是用firefox [url]http://shop.tfgd.cn.down.htm[/ur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