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領域

在Goolge在線辦公軟件及Live Docs的步步緊逼下,微軟終於開始文檔在線存儲office workplace大面積公測,雖然依然不支持文檔的在線編輯,顯然微軟已經明顯感受到了來自google的壓力。
至今依然無人能夠撼動微軟在操作系統領域的霸權,隨着電腦移動辦公成爲不可逆轉的潮流以及電腦與通訊不斷融合,電腦與智能手機的界限越來越模糊,Windows統霸電腦操作系統的現狀相信也會隨着電腦家電化逐步弱化,就像沒有人會真正關心手機的操作系統一樣,未來電腦與手機成爲統一的整體,操作系統在信息電器中的地位將逐步弱化,作爲目前爲微軟帶來最多盈利的辦公軟件也將遭遇網絡辦公的強勁挑戰。
能全方位挑戰微軟的可能只有Google,畢竟google在無線領域及廣告領域的業務更已經超越了微軟,Google之所以推出在線辦公並免費,正是看到了互聯網的未來,網絡廣告與在線辦公的有機結合將改變未來辦公軟件的商業模式,特別在移動寬帶逐步成爲現實的今天,Google已經僅僅抓住了未來。
其實在線辦公領域挑戰微軟的不僅僅有Google一家,Live Docs便是一款類似於微軟的Word、Excel和powerponit的在線+離線程序套件,說起火狐瀏覽器可能有太多人知道,但說起Hotmail應當無人不曉,Live Docs的創始人便是當年將Hotmail四億美金賣給微軟的印度人沙比爾 巴蒂,Live Docs可以容許用戶在瀏覽器中創建、編輯和共享Office文檔,所有用戶的編輯將自動與文檔的所有其他副本同步。
一旦網絡帶寬和移動特性得以解決,與離線辦公軟件相比,在線辦公軟件的優勢非常明顯,網絡存貯有效的解決了計算機的安全隱患;不同設備之間文檔的共享更容易實現,各種設備如計算機、手機甚至機頂盒對文檔的訪問更加方便,徹底擺脫了微軟Office套件對操作系統的依賴,任何設備只要支持上網便可以訪問、編輯,最重要的是在線文檔編輯系統與網絡廣告的結合將告別傳統Office套件的貴族身份,極有可能免費向用戶開放,在線文檔編輯代表了未來。
互聯網越來越改變着消費者的各種使用習慣,也在改變着行業的遊戲規則,作爲傳統IT的既得利益者,微軟和Intel已經壟斷了IT世界20多年,隨着傳統電腦在消費者中的作用日益降低,微軟和intel的霸權也將逐步衰弱,微軟的Office紅旗何時倒下只是時間問題,只是不知道中國的軟件和互聯網企業能否在正在進行的變革中佔據一席之地。
不能否認國外某些調查機構數據的準確性與權威性。但有時那些調查顯然是帶着某種目的。比如預測中國軟件產業的容量2006年可以達到270億美元,就難以令人信服。以目前的中國軟件產業狀態來看,仍處於還沒有徹底摸清自己未來發展路數的時候!仍處於沉重地承擔着這樣那樣的期待的時候!憑什麼到2006年就能達到270億美元?
中國軟件業一直喊着學習印度模式,但是真的學了嗎?學到了嗎?沒有。甚至我們還不清楚火狐瀏覽器,應該學習印度軟件產業的什麼。印度軟件90%的收益來自歐美市場,其他國家及其本土的軟件收益不足10%;同樣,印度軟件90%的收益來自軟件服務,而不是軟件產品本身。
印度最有特色的軟件銷售模式不是賣軟件,而是賣軟件工程師。一種模式是,伴隨着訂單,幾十、上百名軟件工程師,浩浩蕩蕩駐紮到客戶公司裏,對產品進行二次開發,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這種完全根據客戶需求定製的個性化二次開發銷售模式,造就了印度軟件的神話篇章。另一種模式乾脆就是針對客戶的項目,由客戶立項,而軟件公司提供技術人員協助客戶開發產品。這顯然更爲直接的把人員“賣到”了客戶公司裏去。當然,中國也有這種模式,但是太少了。
我們的軟件企業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爲市場設計產品上,在這方面,成品軟件的成熟度,中國的軟件產品總是比不過國外的產品。在二次開發上,國內企業的精力更多的是放在了調試和兼容上,而不是個性化定製上。那麼,中國廠商的軟件產品及銷售的開發模式到底是什麼?如果僅僅是學別人,還學不到點兒上,那將是可悲的。

扛了多年中國本土軟件紅旗,金山依靠網絡遊戲上市不能不說是中國軟件的悲哀,只是不知道金山在在線辦公領域是否有所準備,一旦Google在線辦公替代微軟統霸了世界,金山真有可能因爲放棄而失去了一座金山。雖然阿里媽媽的廣告超市可能更適合中國的中小企業,Google的在線廣告系統顯然更適合互聯網的發展,也更符合Google未來的定位,中國的企業已經失去了過去,會失去未來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