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軟件工程 第九章 【項目經理】練習與討論

9.5.1  PM們的故事

講了這麼多條條框框,我們還是來講幾個故事吧。

A)是不是所有的好功能都是由PM主導,一步一步根據用戶需求,按照用戶場景設計,然後進行可用性測試等等步驟之後得來的呢?

功能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個來自微軟的故事

約摸在1985年,微軟的一個叫Steve Hazelrig的工程師正在寫Mac Excel 版本的打印功能,那時候激光打印機很貴,而且離辦公室也不近。他懶得經常跑到打印機那兒取打印紙檢查打印效果,就寫了一個小程序,把要輸出到打印機的圖像顯示在屏幕上,還有一個放大鏡功能可以把局部放大以檢查每個像素的位置及效果。這時一個PM路過看到了這個小工具,說,這麼酷的東西,爲啥不做成一個功能呢?

所以後來微軟的編輯軟件都有了“打印預覽”這一功能。然而,用戶們並沒有正式地要求這一功能。

B)PM怎麼說服聰明的同事?

這個故事在[注4, 注5]中都提到了。在Macintosh研發的過程中,由於計算能力的限制,計算機的圖形顯示非常緩慢。一位聰明的程序員展示了他的新算法,能很快地畫圓形和橢圓。當他得意地展示給Steve Jobs看的時候,(作爲一個不懂編程技術的PM,Steve應該表示仰慕纔對……)Steve平靜地反問——你能繼續改進,讓圓角的矩形框顯示速度加快麼?程序員說:這個太難了,也沒有必要。橢圓不是挺好的麼?Steve爲了說服同事,建議兩人到外面散步,然後指出現實世界中的各種告示牌都是用圓角的矩形框來實現的,走了一圈,同事就被說服了。過了幾天,圓角的矩形框也可以很快速地在屏幕上顯示了。

C)PM如何找到需求?

一些人常說PM負責提需求,Dev就管實現就好了,那需求從哪裏來呢?我們用了一章的內容來說明這個問題,參見本書“第8章 需求分析“。

D)PM的分析能力和韌性

能把市場、我方的優勢和劣勢、創新的機會講得頭頭是道,也是一種能力。在“第8章 需求分析”中我們講過NABC方法[YEKA3] 。喬布斯在NeXT公司時也做過很有說服力的分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1Mzc2NTE2.html 

注意,這麼厲害的PM,分析得這麼透徹,但是NeXT的產品還是失敗了。

但是喬布斯沒有氣餒,又投入了另一個公司的運作——Pixar。

你有這些能力麼?

微軟的PM有着獨特的歷史和價值,正如Steven Sinofsky講的:一直被拷貝,但很少成功複製……[注6] [注8]。新的技術浪潮和商業模式給IT人士提供了一波又一波的機會,瞭解PM的特點和要求,對想要進入這一領域的同學來說很有好處。

9.5.2  我是做PM 的料麼? 在校學生如何爲成爲PM做準備

你是否覺得你的長處不在於寫代碼和debug,而是協調、溝通,讓一個團隊或組織有效運轉起來?你是否喜歡錶達,善於和各種專業背景的人溝通?你是否經常思考如何改進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問題?你會思考這樣的問題麼:新浪微博、豆瓣、qq、微信都可以社交,它們的定位、產品特性、用戶羣、解決的需求,有什麼不同?你是否對以下領域感興趣,甚至自己找過相關的書來看:心理學、社會學、組織行爲學、統計學、商業模式?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麼我看好你的PM潛質。

 

在校學生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鍛鍊自己的 PM 能力:

- 參加多種社團並組織一些活動,最好是草根的活動,而不是由上而下規定的活動;

- 選修各種相關學科的課程

- 爭取在實際的企業中實習

- 和小夥伴一起,搞點小生意,小創業

 

9.5.3 生活中的三元組舉例

我們說過, 大部分優秀的團隊可以做到目標三元組 (多,快,省)中的兩個,類似的三元組還可以用來說明各種商品或活動的不同特性, 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小夥伴想週末去某地旅遊,交通工具的選擇也可以用一個三元組來權衡(快速,靈活,便宜)。請分析各種交通工具的特性(長途汽車,火車,自駕,飛機,自行車,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