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 vSphere 5

   爲了讓客戶可以在vSphere中更加高效地使用存儲資源,VMware公司於2009年發佈了針對vSphere 4的vStorage API.但是自從發佈了這款產品之後,VMware並沒有及時跟進,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都沒有推出相應的新產品。直到近日,VMware宣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發佈新版本vSphere 5。


新版本軟件的功能更加強勁,在業界引起了的強烈反應。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一一展示這些新功能。


在我們開始以下的討論之前,有一點需要用戶特別注意。vSphere 5 的某些新功能只是針對某些特定的存儲陣列,因此在部署之前用戶一定要確認自己的存儲系統是否支持這些新功能。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的存儲系統廠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推出支持這些新功能和API的產品。用戶可以諮詢相關的廠商。


VMware意識到在vSphere環境中存儲系統的重要性,因此在提高存儲管理、增大容量和增強性能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這些新功能可以讓用戶更加高效的使用存儲系統。


存儲DRS  

VMware將存儲系統加入到分佈式資源調度管理器中(DRS),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動。在vSphere4版本中,DRS只是將CPU和內存使用情況計算在系統的負載之內,並沒有考慮存儲系統。存儲I/O控制允許用戶可以根據數據的使用情況設置優先級以及限制I/O,但它不允許重新分配I/O.新版本中存儲DRS做了升級,用戶可以根據存儲系統的使用量和現有的I/O負載來選擇。除此之外,存儲vMotion可以根據存儲空間的利用率,I/O負載和延遲作爲衡量參數來進行負載平衡切換。新版本可以對虛擬硬盤創建隔離策略。多個存儲資源可以組成數據存儲集羣,因此新版本的存儲DRS可以在集羣級別上管理存儲資源。


存儲配置文件  

vSphere 5的存儲配置文件可以根據虛擬機的需求來配置存儲,以區別環境中的其他的存儲資源。用戶可以定義虛擬機上存儲資源的規則,然後根據這些規則對其進行監控。新的vSphere存儲配置文件可以確保虛擬機可以分配到合適的存儲資源,以滿足其性能的要求。如果一個虛擬機獲取的存儲資源無法滿足需求,這將違反規定,其性能也會受到影響。


vStorage API  

vSphere5通過一套全新的API--存儲管理集成編程接口 (VASA)對數據存儲進行分類。 vSphere通過讀取這些API來獲得存儲的性能特點,以此決定數據存儲與虛擬機是否兼容。通過這種 API,虛擬機可以非常容易的找到合適的磁盤。這個功能是非常實用的。在服務器端安裝插件就可以將存儲陣列整合到vCenter server環境中進行統一管理,而且vSphere管理員可以根據API提供的存儲設備的信息來整合這個系統的架構,容量以及集羣中可以使用的物理存儲設備。API除了對存儲配置文件意義重大外,對存儲DRS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它可以爲DRS提供陣列的信息,來確保DRS與存儲陣列是否兼容。


VMFS 5 LUN的大小限制  

VMware新版本的文件系統--虛擬機文件系統--VMFS 5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容量提升纔是它最大突破。單個LUN的容量限制由2TB擴大到16TB.在vSphere4中,創建文件系統時,數據塊的大小可以選擇1MB、2MB、4MB或8MB.每個數據塊對應

的最大虛擬硬盤大小分別是:256GB、512GB、1TB和2TB.默認的數據塊大小是1MB,一旦設定之後就無法修改。這樣導致許多用戶後來發現他們的硬盤容量只能使用256GB.在新版本中,用戶無法自己選擇數據塊的大小。在創建VMFS卷時默認的數據塊的大小是1MB,可以使用的單個LUN的大小最大是2TB.vSphere 5 LUN的最大容量已經超過2TB,但單個虛擬硬盤的最大容量還是2TB.


從VMFS 3升級到VMFS 5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需要升級硬盤卷,它將保留原來的數據塊的大小。如果用戶想設置數據塊的大小是1MB,需要將卷刪除並重新創建。如果原來數據塊的大小是8M,這並沒有多少優勢。升級到VMFS 5之後, LUN的容量可以大於2TB,這一點沒有任何問題。


支持iSCSI的用戶界面  

在vSphere5 中,用戶可以在vSphere客戶端軟件中直接配置硬件和軟件iSCSI適配器。


在以前的版本中,用戶需要在多界面進行操作才能完成對iSCSI的配置,過程也是非常的繁瑣。在vSphere 5中,整個配置過程非常簡單,在一個對話框中就可以配置硬件iSCSI和軟件iSCSI,網絡以及端口綁定等。 此外vSphere 5還允許用戶通過腳本對iSCSI進行配置。


存儲I/O控制對NFS的支持  

新版本vSphere中許多存儲功能現在只適用於塊級別的存儲設備。存儲I/O控制(SIOC)可以對數據進行優先級控制和限制,但在早期的版本中,SIOC對NFS並不支持。這個功能在新版本中得到了實現。


用於陣列整合的vStorage API:自動精簡配置  

vSphere 4版本已支持vStorage 陣列整合API(VAAI),例如可以將某些存儲功能從vSphere遷移到存儲陣列中。在vSphere 5中,VAAI的功能得到了提升,允許使用自動精簡配置的存儲陣列,在硬盤刪除之後,可以回收相應的空間。通常情況下,一塊虛擬硬盤被刪除之後,上面的數據並不會刪除,而存儲陣列並不知道這一點。 新版本的vSphere的會通知存儲陣列哪些數據已經被刪除,然後將這部分空間回收,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空間使用率。


交換到SSD  

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固態硬盤。 vSphere 5也對此方面做了更新,增加了SSD的處理和優化功能。例如,在VMkernel可以自動識別和標籤VMware ESXi本地或共享存儲設備上的固態存儲設備。此外,VMkernel的調度方式也有所變動,允許虛擬機交換文件可以使用本地或網絡的SSD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內存過量使用而造成的性能影響。 ESXi可以自動檢測到支持的存儲陣列上的固態硬盤驅動器;也可以使用存儲陣列類型插件(SATP)規則來標記不能被自動檢測到的設備。


存儲VMotion的增強功能:快照和鏡像模式  

在vSphere 4中,如果一個虛擬機的快照正在使用,它將無法被移動到另一個數據存儲中。在vSphere 5中,這一限制已經取消。因爲在老版本中存儲vMotion的操作並不常見,但在新版本中,由於新的存儲DRS需要定期移動虛擬機之間的數據,因此這個限制就取消了。


如何跟蹤數據變化是存儲vMotion的另外一個改進。

vSphere 4是使用更改塊跟蹤(CBT)的方法來跟蹤塊的變化,並沒有依靠VM快照。一旦複製過程完成後,更改的數據塊就會被複制到目標磁盤。在vSphere 5中,公司進一步改進存儲vMotion,放棄了原來的CBT模式,採用一種新的鏡像模式來進行數據跟蹤。與原來的跟蹤數據塊的方式不同,新的存儲vMotion是先處理數據,一旦完成再進行數據複製。現在的存儲vMotion執行鏡像寫,每次寫操作都會將數據同時寫到源端和目標端。爲了確保源端和目標端保持同步,每一次寫操作都要經過確認。在

vSphere 4中,很多CBT的I/O沒有同步,最終導致存儲 vMotion過程失敗。新版本中的方法更加高效快速,也避免了潛在的風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