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迪馬可:六十耳順

在湯姆·迪馬可(Tom DeMarco)的臉上,似乎總是掛着微笑,就像在《最後期限》封底上那張照片一樣。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當中國的大多數程序員還在爲自己能不能“立”得起來而感到困惑迷惘的時候,迪馬可用他標誌性的微笑告訴他們:不管你在年輕時曾經怎樣叱吒風雲、怎樣鋒芒畢露,到六十歲的時候都會“耳順”,會用寬容的快樂去面對這個世界。

       1940年8月20日,湯姆·迪馬可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黑澤爾頓。他在康奈爾大學讀完本科,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在巴黎大學獲得軟件碩士學位。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貝爾電話實驗室,參加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傳奇般的ESS-1項目。在後來的日子裏,他曾經在法國的La CEGOS Informatique公司管理實時項目的開發,也曾經在瑞典、荷蘭、法國、芬蘭等地負責在線銀行系統的售前服務。他曾經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或給其他企業提供諮詢服務,足跡遍及美洲、歐洲、非洲、澳洲和遠東。現在,他是大西洋系統行會的負責人之一。

       在那本著名的《自適應軟件開發》中,James Highsmith指出:軟件開發最初是“自在自爲”的,隨後有了偶像崇拜。在第一批被崇拜、被神化的“偶像”中,包括Edsger Dijkstra、David Parnas、Edward Yourdon、Larry Constaintine,當然,也有湯姆·迪馬可。在1968、1969年連續召開的兩次NATO會議上,正是他們提出了“軟件工程”的概念。1978年,E. Yourdon和L. Constaintine共同提出了結構化軟件開發方法;1979年,迪馬可對結構化方法進行了改進。在後來的20年中,結構化方法對整個軟件產業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巨大影響。在1978年,迪馬可還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這本書的名字大得能把人嚇出一身冷汗:《結構化分析和系統設計》。憑着這本名字能嚇死人(當然內容確實經典)的著作,迪馬可正式走上了神壇,成爲不折不扣的“一代宗師”。

       因爲在結構化時代作出的巨大貢獻,湯姆·迪馬可在1986年榮獲Warnier“計算機領域終身貢獻獎”,在1999年又榮獲Stevens“軟件開發方法貢獻獎”。但是,儘管獲得了衆多的褒獎,但迪馬可也清楚地看到:當軟件從軍隊、政府飛進平常百姓家時,結構化方法和傳統軟件工程思想已經成了明日黃花。Fred Brooks在1986年和1995年兩度強調“沒有銀彈”,徹底將軟件工程趕下了神壇。人月是神話、銀彈無處求,人們開始認識到:軟件工程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軟件產業也不可能像硬件產業那樣有一個神奇的“摩爾定律”。盲目的樂觀終於變成了悲觀。

       但是,早已“知天命”、即將進入“耳順”之年的迪馬可卻顯得更加樂觀了:當人們終於意識到軟件工程並不是萬靈藥之後,他們就能在最適當的地方使用軟件工程,並積極地尋求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軟件工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在1995年之後,他的作品都明顯地帶有這種樂觀的態度:1997年的《最後期限》描寫了一位幸運的湯普金斯先生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故事;1999年的《人件》帶有一種“加料過火的Dilbert式幽默”;2002年的Slack更是被批評者貶爲“無產者的囈語”。面對“過於樂觀”的批評,迪馬可借湯普金斯先生的故事告訴他們:既然你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那麼就僱一個最好的人,給他最好的待遇,然後祈禱上帝保佑吧——軟件工程是救不了你的。

       除了技術之外,湯姆·迪馬可的生活還有另外一面:小說家。他寫的主流小說Dark Harbor House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最近他又推出了第二部主流小說Lieutenant America and Miss Apple Pie。以技術專家而寫小說,這樣的閒情逸致,怕也只有一位“耳順”的老人才能擁有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