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動態審批機制,根治小企業的“大企業病”

 “大企業病”的典型症狀是“運行遲緩”,不僅大企業會得“大企業病”,很多小企業也會出現“大企業病”。出現這一現象的本質是公司內部運行出現了問題,而導致這一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審批。企業的審批機制和制度出現了問題,造成審批信息的“梗塞”。

人們解決大企業病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對辦事環節的相關責任人提出要求,優化流程或組織結構。當前,許多企業還建立了OA系統,輔助即時通訊系統、移動辦公系統,各類措施採取了不少,但依然沒有有效的破解這一難題。

雖然組織結構扁平化了,但是組織運行依然是層級的;雖然引入了OA系統,但信息工具對管理問題顯得無能爲力。

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環節是企業建立的是基於職位的審批機制還是基於業務的審批機制,通俗的說就是公司的審批機制業務圍着人轉還是人圍着業務轉。業務圍着人轉的運行設計,必然導致組織運行的官僚化,人圍着業務的運行設計帶來的卻是組織運行的高效化。兩種運行設計決定了公司有兩種不同的運行機制。

表面上看公司員工是圍着老闆轉的,公司的運行是人圍着人運行,而公司運行的本質看,應該是所有的人都圍繞業務轉。老闆也要圍繞業務轉。

因此,破解“大企業病”的關鍵是建立起以業務爲中心的審批機制。由於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一個員工要承擔多項業務活動,不同的業務活動的審批程序不同,這就需要根據業務設計不同的審批流程,即建立動態的審批機制。這樣就可以避免由於審批機制不合理造成的信息不流暢,消除業務運行“梗塞”,增強企業運行的活力。

今目標企業工作平臺的設計,爲員工根據不同的業務提供不同的審批流程,員工還可以根據事項的實際情況建立專門的審批流程,形成了動態的審批機制。如此設計,實現了組織的扁平化運行,取消了不必要的審批環節,還可以有效避免某個環節的人員不在崗位的時候積壓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