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與CMMI的關係

     CMMI是在CMM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繼承併發揚了CMM的優良特性,借鑑了其他模型的優點,融入了新的理論和實際研究成果。它不僅能夠應用在軟件工程領域,而且可以用於系統工程及其他工程領域。

自從1994 年SEI 正式發佈軟件CMM以來,相繼又開發出了系統工程、軟件採購、人力資源管理以及集成產品和過程開發方面的多個能力成熟度模型。雖然這些模型在許多組織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但對於一些大型軟件企業來說,可能會出現需要同時採用多種模型來改進自己多方面過程能力的情況。這時他們就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主要問題體現在:

 1.不能集中其不同過程改進的能力以取得更大成績;

 2.要進行一些重複的培訓、評估和改進活動,因而增加了許多成本;

 3.遇到不同模型中有一些對相同事物說法不一致,或活動不協調,甚至相抵觸。


 希望整合不同CMM模型的需求產生了,2001年12月,SEI(美國軟件工程研究院)正式發佈CMMI 1.1版本, SEI宣佈到2003 年底,不再繼續對軟件CMM 提供支持。支持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與原有的能力成熟度相比,CMMI涉及面更廣, 專業集領域覆蓋軟件工程、系統工程、集成產品開發和系統採購。據美國國防部資料顯示,運用CMMI 模型管理的項目,不僅降低了項目的成本,而且提高了項目的質量與按期完成率。因此,美國在國防工程項目中全面地推廣CMMI模型,規定在國防工程項目的招標中,達到CMMI一定等級纔有參加競標的資格。該模型包括了連續模型和階段模型這兩種表示方法,一個組織根據自己的過程改進要求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表示方法來使用。


CMMI 與CMM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

1.CMMI SM-SE/SW/IPPD/SS 1.1 版本有四個集成成分。

2.CMMI 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和CMM 一樣的階段式表現方法,另一種是連續式的表現方法。

3.CMM 的2 級共有6 個關鍵過程區域,而在CMMI 中增加了1 個:度量和分析。

4.CMMI和CMM模型相同,但是某些等級的名稱有些變化。1級、3級和5級的名稱沒有變化,名稱還是初始級、已定義級和優化級,但是2級和4級分別變爲已管理級和定量管理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