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願意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一切皆是有原因的

今天,接到通知說中午安排老師答疑,在九點左右的時候課代表通知在上完課的教室B307。上完第一節課,大概在十點左右的時候趴在桌上睡着了。途中,二班 班長通知該地點在B104了。大概11點的時候,小周叫醒我,吃飯去,然後去B104答疑。我一臉疑惑:不是在這個教室嗎?他告訴我改地點了。我不滿的追 問道:改了,怎麼沒人通知呢?小周也抱怨:爲什麼要該地點呢,弄的全班人都爲了他(老師)一個人都折騰,搬到104,原本在307上完課,通知了在 307,大家上完課在這裏自習,中午直接吃完飯回來多好。我也這麼想,很是不理解,甚至有些責怪的意味。老三開導他:老師可能是爲了大家方便,免得上三 樓,直接就在一樓,你看剛在307,下完課,有幾個留下自習的,都拎着書包走人了,你應該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想。
        聽完老三的一番話,感到甚是慚愧,想着曾經的曾經也曾這樣開導過別人,甚至於在別人面前大侃特侃,講些大道理。然而自己遇到的時候,確是想不明白這個道 理,同樣的在這裏迷失了。慚愧慚愧!!!人總是很容易的發現別人的錯誤,卻不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裏;人常常習慣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在51cto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穿對方的鞋,才知道痛在哪裏》。故事裏講一個蘇聯的窮人爲招待外國來訪的朋友在打掃房間時,把掃把弄斷 了而嚎啕大哭,外國朋友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勸導安慰這個蘇聯人。殊不知該蘇聯窮人痛苦的原因竟是因爲明天非得去排隊買掃把(當時蘇聯比較貧窮,買任何東西 都必須排隊),而不能與外有朋友們一起打車出遊。
        而如今,我和小周同樣陷入這樣的境遇裏,缺乏同理心的人際互動,缺乏去換位思考的概念,卻產生了錯怪老師的荒謬可笑行徑。正如老三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 既定的立場,也因此而習慣於執着在本身的領域當中,卻忘記了別人和自己一樣,有着他固執的一面。
        還是那句話:沒有人願意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一切皆是有原因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總是最容易忽略換位思考的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類似情 景,很多的簡單淺顯的道理,很早就知道,也很明白,沒有一點新鮮感可言,可是我們卻總是忽略忘記,不能夠將它們做到更好。所以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在做任何 事,說任何話之前,試着先將自己的想法放下,真正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的立場,仔細地爲他人想一想,你將會發現,許多事情的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竟會變得超出想象之外的容 易。這也正是人們常說的:什麼時候你能夠放下的你的想法,去爲別人着想,你離成功就不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