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CTO,在技術成長和組織管理孰輕孰重,如何協同發展

楔子:“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正如《互聯網時代》中說的那樣,我們面臨着一場變革,從移動互聯網到“互聯網+”,“物聯網”...。現在,以及將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技術都將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

作爲一個企業中技術的靈魂人物,首席技術官CTO這個職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走入CTO這個角色。


CTO是做什麼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CTO的職能都有哪些呢?作爲一個企業技術方面的最高負責人,一方面,要負責把所有和開發相關的資源都管理起來,按時完成研發項目,另一方面,作爲技術方面的權威,要對公司下一步的技術發展方向進行一些研究、探討,做出判斷並幫助CEO做出決策。把CEO戰略規劃能夠逐漸地、穩健地實施。使得CEO可以把精力投入在定戰略,怎麼拿更多投資,解決CTO在實施戰略中的後顧之憂。

從這個定義的描述可以看出,CTO不僅要做好組織管理工作,同時技術方面也要保持不斷的成長,保持對技術的敏感度。但畢竟每個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那麼技術管理和組織管理哪個更重要呢?


技術成長和組織管理孰輕孰重


這個問題沒有一刀切的答案,我相信每個人包括CTO自己心裏面都會有一個想法。

我的結論是,組織管理和技術成長的比例是80:20。之所以這樣劃分,根據就是研發團隊核心任務就是按時按質的交付,一切交付的障礙都是跟研發團隊有關係。CTO在這裏面的角色就是掃除障礙,對外協調資源,對內整合分配資源。 現在早已經過了一個程序員花上半年時間,開發出一款在世界上絕對領先的產品的PC時代了。同時每個人都會有優勢和短板,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是團隊卻有可能很完美。並能夠快速建立起來一個團隊,靠的就是明確自己的優勢和短板,並且能在周圍迅速找到彌補你的不足的人。就像一個特種兵再厲害,也打不過一個集團軍。


既然把管理做好這麼重要,爲什麼還要有剩下這20的工作呢?答案很簡單,因爲CTO就是首席技術官呀,業務能力(技術)肯定是要過硬的,沒有了技術,那就叫CEO好了。

至少一下4點做到,才能稱得上一個合格的CTO 

1、技術視野要好,架構設計能力出色 對各種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主流非主流技術的應用場景要非常瞭解。能夠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預見和佈置技術方案的演進 

2、動手能力要強,學習能力出色 如有必要,自己可以隨時動手參與第一線的編碼工作,不能長期遠離一線工作,自廢武功,紙上談兵。對於新技術的掌握速度非常快,保持對技術的敏感度   

3、CTO要有一定的技術魅力,至少在某一方面/領域的技術做到專家水平。對技術的理解很深,對技術人才的理解非常深刻。這樣你才能更好地招聘,選拔,培養技術人才。


如何做好組織管理


具體到工作當中,CTO的做的事情是很雜亂無章的:從技術人才招聘,團隊培養,技術培訓,選定技術方向,產品開發進度的把控,產品質量測評體系,信息安全等等 所以會導致有很多同學覺得,做CTO根本沒有安安靜靜的做一個程序猿來的痛快; 因爲當我們從一個純粹的技術人員這個角度往上走的時候,你會越來越發現,技術工作會佔你的時間比重會越來越少,而更多的是繁瑣的工作,比如協調人、協調資源等等。很多時候是會佔據你很多時間,導致做事情不夠專注,但是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因爲你會發現你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這是你真正開始履行做CTO的責任,你的職責不再是簡單的帶人寫代碼、帶人開發軟件、開發應用系統,這些東西慢慢有別人可以做了。還有更多的是賣公司、賣理念技術的方向,讓你的客戶、市場能夠認可。怎麼樣才能做好組織管理工作呢?

0、溝通、溝通、再溝通 之所以有第0條,說明它很重要!在編程裏面,0是開始,這也是大部分從技術走向管理的同學的弱項。再一點就是好的溝通真的能提高效率 

1、做好一個組織 

用柳傳志先生的話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搭班子是擺在第一位的。 當公司不斷的在發展,人員不斷的在增加的時候,溝通協調的成本越來越高。那麼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組織架構設計,那結果肯定不會太令人滿意。 後來瞭解過國內的一些直銷公司,他們這麼龐大的銷售隊伍是怎麼管理的呢?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如果你找到了6個合格的員工,那麼你就是主任;把這6個人培養成了主任,那麼你就是經理,把6個主任培養成了經理,那麼你就是總監....(以組織高效著稱的軍隊也是類似的方式) 技術管理也同樣適用,作爲CTO,不能深陷到太多的瑣碎細節當中,而要多花一點精力打造一支高效、能打硬仗的骨幹隊伍,否則永遠會當一個救火隊員。 技術團隊的培養和帶動,別光顧着自己厲害,也要讓團隊更厲害 

2、充分授權

CTO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絕對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不能夠充分授權,那麼組織是不會成長的,而且組織成員的向心力也不夠強。團隊協作的真正意義在於共同負責,充分授權、權責統一才能顯著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權責統一也才能保證責任者有效地實現目標,因爲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授權也可以提高成員能力、增強團隊應變能力。 

3、做決策 

記得有個管理學家說過一句話叫做:"管理就是決策"。主要決策哪些事呢?決定做什麼、需要什麼、誰來完成、誰向誰彙報、資源分配、技術方向、處理衝突等等 資源分配就是問問自己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注意,這裏問的不是“我想做什麼?”認真思考和對待這個問題,是在管理上取得成功的關鍵,只做最能爲企業帶來最大價值的部分。 就像藍色巨人IBM賣掉PC、X86服務器業務那樣,當什麼都能做的時候,要決定什麼不做,而不是什麼都做。

4、做團隊的外交官 

企業的資源永遠是不夠的,CTO有義務用有價值的事情去“爭”來寶貴的資源。 在中國這樣的環境,特別是一些非技術主導的公司裏面,技術是不那麼受重視的,在CEO、別的部門眼裏,技術是花錢的。這個時候作爲技術負責人,要能夠讓公司感受到技術帶來的價值。 

5、確定目標和組織方向 

放在第五條,不是因爲不重要,是因爲這部分工作大部分情況下,是由CEO來做的;但CTO至少要能保證技術人員做的事情不會偏離公司的目標。


如何兼顧技術成長


首先要明確一點,做了管理,肯定要犧牲一部分的技術成長,而且是很大一部分。顯而易見,從一個純寫代碼的程序員到管理的崗位,隨着公司慢慢地發展,管理的人越來越多、公司業務越來越多,沒有時間寫代碼了。你要明白自己的生產力不能通過技術產出來衡量。但技術又很重要,怎麼樣才能兼顧呢?


1、同樣要學會做決策


對於自我成長來說,說的就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就是做好決策 決定哪些事情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由別人來代勞,哪些事情不用做,這個是要有取捨的。 如果把事情分爲: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這四個象限的時候。就要多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減少重要緊急的事情。


2、學習


技術成長肯定離不開學習,那麼CTO的學習又分爲深度和廣度。


先說多廣的問題。首先,平時的工作安排,要花一定的精力學些新東西。CTO的廣度遠遠比深度更重要。技術是相通的,我覺得至少有1-2門技能非常熟,行業裏排到很高的水平,這樣才能完成A技能到B技能的遷移。雖然一些細節不太懂的,但比公司90%的人都能第一個提出正確的思路。所以深度廣度上面,深要1-2門深,廣要儘量鋪開,這樣纔有保證。 如果你廣度不夠就無法判斷趨勢。比如在判斷未來技術發展趨勢(比如五年),未來要做什麼技術什麼產品,這就是在賭博。有的公司押錯了技術方向,就可能面向滅亡

  • 技術前瞻性,我記得剛接觸這行的時候,打算學ASP,但是有朋友就勸我說,PHP比ASP優秀,用的人多,而且好找工作,後來果不其然。。。如果當時選擇ASP,估計現在都要換行業了  

  • 對產業格局有判斷,舉例來說,移動互聯網時代,能知道工具型,娛樂性,生活性的應用大概的爆發週期和爆發規模。這樣才能給老闆正確的技術投入建議和規劃目標建議,別市場噴發的時候不去考慮準備架構擴容,還在角落裏扣扣索索的算怎麼比同行省點運維成本。

  • 深度,你在成長爲CTO之前要有的。如果沒有的話,你就沒有機會成爲一個CTO。


3、可以直接帶一個Team,一定是技術很新的Team,花些時間瞭解細節,或者跟大家一起寫一點代碼。寫一些代碼還是有助於保持對技術的敏感性。這是是在51CTO訓練營跟一位老師學的,感覺很有用。


總之,作爲CTO,管理爲本,技術爲根;沒了管理,肯定沒有產出,沒有技術,就是空中樓閣,就剩下誇誇其談,貽笑大方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