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雲很容易被風吹走,眼看就要下雨,雲沒了。雲泡沫

雲計算圈地潮背後泡沫閃現 或成房地產第二

1、金蝶,華東電腦、華勝天成、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10餘家知名軟件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雲計算項目,也同時獲得了發改委下撥的數千萬乃至上億的扶持資金;
2、重慶市率先提出了打造亞洲最大雲計算基地的口號,重慶市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產值上千億元規模的“雲計算”基地,成爲全球數據開發和處理中心;
3、蘭州市政府與浪潮集團達成合作協議,浪潮集團將在5年內投資20億元,將蘭州着力打造成西部地區的信息樞紐中心;
4、河北的涿州也宣佈要投資50億元建立雲計算基地;
5、河北廊坊潤澤信息港被稱爲目前中國規劃最大的雲存儲數據中心;
………………

全文
最新發布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12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人民幣。誘人的發展前景,不但吸引了諸多企業殺入這個市場,甚至連很多地方政府都對雲計算青睞有加,各種“雲計算中心”先後在各地開花。

一方面,是國家扶植政策不斷推出,發改委投入15億元重金扶植,雲計算十二五發展規劃呼之欲出;一方面,是跨國巨頭加大中國市場***力度,國內各地政府在雲計算領域跑馬圈地,多個城市打出建設“世界級的雲計算產業基地”。一時間,雲計算炙手可熱,成爲新興產業中最熱門的領域。

然而,在熱鬧的背後,泡沫這個“陰影”也如影隨形。據浪潮集團對全國數十個雲計算中心的調查,很多地方投巨資建成了所謂的“雲”系統,資源利用效率卻不足20%,雲計算中心成了形象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更是大聲疾呼,千萬不要把雲計算搞成第二個房地產。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都強調,發展雲計算,關鍵是要將應用落地,要在應用創新上多下功夫,而不是拼規模、比設備,杜絕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政策推動,雲計算風起雲涌

“公司的雲計算項目,獲得了發改委下撥的千萬級扶持資金,資金前不久已經打到公司賬面上了。”昨日,金蝶軟件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記者獲悉,除了金蝶,華東電腦、華勝天成、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10餘家知名軟件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雲計算項目,也同時獲得了發改委下撥的數千萬乃至上億的扶持資金。

這是國家發改委在10月份聯合工信部、財政部撥出15億元人民幣,成立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雲計算示範工程專項資金後,向相關企業下撥的首批專項資金。據瞭解,這批下撥的資金總量達6.6億元。

相比三部委成立的專項扶持資金,正在內部討論的“雲計算十二五發展規劃(初稿)”,對雲計算的扶持力度將更大更全面。一位已經看過初稿的東軟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該規劃的亮點,是鼓勵相關企業進行雲計算的應用服務創新,並對雲計算給予財政支持。此外,該規劃還明確指出,鼓勵在資源、氣候條件適宜的地方設立雲計算資料中心,積極推動雲計算落地。

政策扶持的背後,是滾滾的商機。正是看到中國雲計算市場的高速發展勢頭,AMD、SAP、甲骨文等跨國巨頭紛紛加大了在中國雲計算市場的佈局力度。

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已經成爲AMD雲戰略的主戰場。AMD11月14日在北京全球首發的16核皓龍處理器,就是爲雲而生的。”SAP聯席首席執行官孟鼎銘也告訴記者,中國市場正在發生快速變化,越來越多的東西放到雲上面,雲計算的趨勢不可阻擋,雲計算對於推動中國信息化的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

跑馬圈地,地方政府角逐“雲中心”

最新發布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12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人民幣。誘人的發展前景,不但吸引了諸多企業殺入這個市場,甚至連很多地方政府都對雲計算青睞有加,各種“雲計算中心”先後在各地開花。

重慶市率先提出了打造亞洲最大雲計算基地的口號。今年4月6日,重慶“兩江國際雲計算中心”正式開建,兩江國際雲計算中心總建築面積207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400億元。重慶市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產值上千億元規模的“雲計算”基地,成爲全球數據開發和處理中心。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大一線中心城市,也加入到“雲中心”的圈地戰當中來。上海的目標是致力打造“亞太雲計算中心”,培育十家年經營收入超億元人民幣的雲計算企業,帶動信息服務業新增經營收入千億元;北京的“祥雲計劃”力爭到2015年,形成500億元產業規模;深圳的“鯤雲計劃”是希望利用雲計算平臺服務深圳乃至全球的企業用戶,力爭將深圳打造成“亞洲信息樞紐中心”;廣州也正在部署實施“天雲計劃”,努力打造世界級的雲計算產業基地……

就連一些二三線城市,也在大踏步“造雲”。日前,蘭州市政府與浪潮集團達成合作協議,浪潮集團將在5年內投資20億元,將蘭州着力打造成西部地區的信息樞紐中心;河北的涿州也宣佈要投資50億元建立雲計算基地;河北廊坊潤澤信息港被稱爲目前中國規劃最大的雲存儲數據中心,僅前期規劃就是現在全球最大數據中心(位於美國芝加哥)的兩倍多……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除西藏和新疆外,目前已經提出或業已制定雲計算髮展計劃的地方政府已覆蓋了其餘30多個省市自治區。

泡沫閃現,雲計算成房地產第二?

“現在各地政府一談到創新,就必談雲計算,很多地方連雲計算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就規劃打造大規模的雲計算中心。這一方面說明在政策和應用雙重推動下,雲計算正在深入人心,但同時也警示雲計算確實存在泡沫。”北京天地超雲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擔憂地指出。

其實,對於雲計算泡沫的擔憂,不僅僅來自產業界。深圳某券商的研究員楊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先後對深圳、南京、武漢等地的多個雲計算基地進行了調研。“情況並不樂觀,不少所謂的雲計算中心,其實就是商業地產項目,科研力量根本就見不着。”海外市場的現狀,也對中國雲計算產業的發展亮出了警示燈。據悉,雲計算應用成熟的美國,在經歷了需求暴增期之後,數據中心的數量從過去1100個削減到現在的300個左右。


對於以雲計算爲名行圈地之實的現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公開指責,不少地方政府雖然將雲計算定義爲戰略性新興產業,但依然是採用原始的徵地、蓋房子和招商引資,將雲計算搞成第二個房地產。“雲計算本身是一種綠色計算,不是比規模、比設備、比廠房,發展雲計算決不能變成簡單的圈錢圈地。”據悉,一個課題組已經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針對雲躍進的調研報告。該報告建議,對數據中心的建設進行集中管理以避免重複建設。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芮祥麟告訴南都記者,國內外迄今爲止,雲計算的標準尚無定論。而一個標準都還沒有明確的產業,很難做出足夠的規模;長城電腦總裁周庚申也指出,雲計算產業要發展,關鍵是要應用落地,而不是比拼概念。據周庚申介紹,長城電腦推出的雲智方平臺已經構建了醫療養老雲、車聯網平臺、智慧樓宇等項目。“有了具體的應用,我們的雲計算才真正落到了實處。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高凌雲)
http://tech.163.com/11/1130/07/7K3E588G000915BD.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