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轉股與一個智慧老人的微笑

2009年8月7日,中科院下屬公司國科控股宣佈將其所持有的聯想控股29%股權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爲27.55億元,尋求金融、能源和房地產三個領域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受讓者。此消息一出,隨即在IT業界和資本市場掀起波瀾。關於受讓方的猜測也一直不絕於耳。一個月過去了,掛牌期限截止,北交所透露,已經產生唯一符合條件受讓方——中國泛海控股集團。
 
  在聯想控股與泛海集團即將正式宣佈這一轉讓消息的時候,我們不妨先跳出來冷靜的思索一下,作爲一個完全的局外人,你可以嗅到一個智者在如履薄冰的資本市場上如何翻雲覆雨的嗎?
 
  真彷彿是一個人左右了這一切……
 

聯想控股總裁 柳傳志
 
  “受讓方實繳註冊資本不低於40億元,2008年度資產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50億元,淨資產不低於100億元,近三年平均淨利潤要超過8億元,主營業務範圍……”如此苛刻的受讓條件,似乎只在等待它唯一的買主。這儼然就是爲泛海量身定製的一套新衣,得體又不失風度。
 
  而中國泛海入股聯想控股後,三方持股比例爲:國科控股公司持股比例由65%下降爲36%,繼續保持第一大股東地位;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持有35%的股權;泛海集團持有29%股權。不爭的事實是,職工持股會持股35%(柳傳志擔任“職工持股會”理事會理事長),新股東29%,兩家如果聯手,構成一致行動人關係,即可輕易掌握更爲寬泛的實質性話語權。看似不斷多元化與平均的股權結構,背後卻蘊藏着更多資本運作的原始初衷。
 
  而職工持股會與新股東泛海聯手的可能性有多大?這還要從泛海集團創始人盧志強說起。
 
  資料顯示,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是創立於1988年的民營企業,註冊資本爲40億元,以房地產、金融、能源、綜合投資、資本經營爲核心業務。其發跡于山東濰坊,1998年光彩建設借殼深圳南油公司旗下的深南物A,進入資本市場,後改名泛海建設;今年4月,中國泛海接手上海華馨擁有的民生投資股權,併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從而控制兩家上市公司。此外,中國泛海還是民生銀行的發起人,並參股海通證券,爲海通證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一。
 
  泛海集團創始人盧志強目前爲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也是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業內人士稱,柳傳志、盧志強和史玉柱關係密切。民生投資前身鍵特生物就爲史玉柱所有。
 
  還有一點值得我們關注,國科控股曾在股權減持的公告裏特別註明,“如成爲標的企業股東,5年內不提出對經營管理層進行改組,不轉讓所持股權”。這樣的表敘將從制度層面有效保證聯想控股自身在經營管理上的自主性、主動性。
 
  而誰又將是未來聯想控股董事長的接班人?目前在任的曾茂朝已經77歲,他的退休只是時間問題。如無意外,此次股權變更之後,伴隨着組織結構的調整,我想柳氏接替曾茂朝出任聯想控股董事長當是必然。柳傳志曾爲自己設定的退休年齡是70歲,五年時間,柳傳志又將在大聯想的核心領導位置上上演怎樣的謝幕禮呢?
 
  且不說遙遠的五年規劃,此次股權轉讓後,新聯想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融科智地一直謀求單獨上市,並將上市的時間設定爲2010年。聯想控股將以何種模式實現上市?聯想控股倘若上市,其股權結構如何?公司治理模式如何?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如何?還有一點也許很多人都會想到:中科院下屬公司國科控股套現的27.55億元將如何處置?這又給教育系統及科研系統名下的營利公司的財務處理問題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這一切,都等待着新掌門人柳傳志給出我們答案。
 
  放下這些不表,單就柳氏而言,這個始終遊走在體制與資本之間的智慧的老者,這次卻把笑到最後的資本牢牢地握在了手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