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康CEO:敢於向傳統的災備法則說“不”

         近日,借美國飛康軟件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胡艾瑞徵先生訪華期間,比特網記者對其進行了獨家專訪。

  飛康軟件公司成立於2000年,在過去的9年中, IPStor已經發展成爲飛康包括整合重複數據刪除功能的虛擬磁帶庫(VTL)、持續數據保護(CDP)、網絡存儲服務器(NSS)在內的全系列產品的基礎平臺。飛康的所有產品都可以通過具備廣域網優化能力的複製功能實現容災及對遠程辦公地點的保護,而飛康公司最新推出的文件接口的重複數據刪除系統,則可以爲近線存儲提供優化。
  
美國飛康軟件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胡艾瑞徵先生
 美國飛康軟件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胡艾瑞徵先生(比特網配圖)
  定位於跨平臺數據保護與災備
  如今,面對企業業務的複雜性和存儲設備的異構環境,如何在跨平臺的基礎上做實時的在線恢復成爲各個軟件廠商關注的焦點。飛康軟件在異構環境中的高度開放性,可實現跨平臺、跨網絡集中管理的功能,充分發揮現有的資源優勢,併爲以後在升級拓展過程中,靈活選擇硬件設備、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礎。
  對這一點,飛康軟件首席執行官胡艾瑞徵先生表示:“飛康一直致力於爲數據中心及存儲硬件廠商提供跨平臺的數據支持和保護,現在業界裏可以做到這樣的軟件廠商也只有飛康一家。”同時他也講到,“雖然從去年開始的經濟危機對亞太市場的影響不是很大,但作爲擁有衆多中小企業的中國內地來說,他們對異構環境中數據的備份與容災需求陡然上升,這正好給了飛康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在內地的業務也將會因此而不斷上漲。”
  致力於改變傳統的災備法則
  每個IT廠商在一年當中都會出來一個口號似的東西以便自己的公關部門推廣自己的業務和品牌,飛康也不例外。2009年以來,飛康一直在強調“Changing the rules of Backup & DR”,也就是改變傳統的備份與容災規則。那麼,胡艾瑞徵先生對此又是如何解釋的呢?
  他講到:“以前企業做備份可能是一天一次,因爲舊有技術並不能做到數據備份的實時性。這樣做的一個最大弊端就是越來越不適應日益增長的非結構化數據。”目前像音頻、視頻、圖片或是X光片等非結構化數據正在向數據中心和服務器發起挑戰,數據的龐大致使原有備份方式不能做到及時,當系統遭受破壞時企業CIO不知道從何入手來解決數據恢復的問題。
  一直以來,磁帶都是企業備份的主要存儲介質,因此企業對備份數據的管理與備份政策制定,也都是基於磁帶的特性,但隨着數據量持續增長,這種備份架構所需備份窗口過長,備份作業將會嚴重影響前端服務器正常運作,無法滿足企業對還原時間與還原精細度的要求,且還原的可靠性也不足,必須透過新技術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而CDP產品則以系統的I/O活動作爲啓動機制,透過持續捕獲、追蹤系統I/O數據流狀態,實時的複製每個I/O寫入動作,爲每個I/O附上時間標記,從而完整保存了系統的存取變動歷程。因此使用者可將數據回覆到指定的任一時間點狀態,完全解除備份週期限制。
  胡艾瑞徵先生表示,“飛康的做法就是要打破這種傳統的規則,我們爲企業提供了實時備份的功能,它能在不影響前臺業務的情況下利用一臺虛擬機爲數據一分一秒的做備份,即使出現故障也將會在最少的時間內將險情排除,因爲實時備份的最大好處就是單次備份的數據量比較少。”
  當然,這樣的備份方式是以網絡作爲通道的,所以飛康在給企業部署這套系統的時候一定會先把網路做好,這樣才能起到遠程備份的目的。
  歐美與內地災備環境差異不大
  當被記者問到國內外對存儲和災難恢復的需求有何差異時,胡艾瑞徵先生表示:“由於現在很多視頻網站或是特殊行業裏非結構化數據的暴漲,國內外的備份環境基本上是一樣的。”這就引出了飛康另外一項重要技術——重複數據刪除。
  胡艾瑞徵表示:“我想讓大家搞清楚一點,就是我們爲什麼要做重複數據刪除?企業裏每天大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必然會產生很多重複數據,那就像我們做環保一樣,需要每天定點回收垃圾。只有在企業數據環境不健康的情況下才需要做重複數據刪除。”
  中國市場份額逐年增加
  在2007年年初的一次訪華中,胡艾瑞徵先生曾經預測了當年的中國市場份額,當時的數字大概是7%左右。時過境遷,隨着飛康和國內越來越多的存儲企業開始合作,其在內地的業務也開始增多起來。特別是針對金融、電信等重點企業的容災解決方案的推出,實際上壟斷了國內的軟件災備市場。
  雖然2007年飛康在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就已經佔到了全球的7%,但隨着去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內地中小企業客戶的IT預算紛紛緊縮,面對這個情況,胡艾瑞徵先生給出了自己比較保守的預計:2009財年中國內地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應該會在7%—10%這個區間內,我們的重點將會繼續放在金融、電信和醫療領域。
  渠道合作將更加緊密
  在國內的IP SAN領域,飛康一直與H3C保持着比較密切的合作關係,飛康看重的是華三在國內IP SAN領域的領導地位。而華三通過與飛康聯手也將自己的存儲業務伸向了歐美市場。雙方可以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飛康中國區總經理楊政先生
 飛康中國區總經理楊政先生
  當被問到未來在國內還將與哪些IT廠商展開比較緊密的合作時,與胡艾瑞徵先生一起接受本次採訪的飛康中國區總經理楊政先生表示:“我們肯定會選擇哪些與行業客戶接近的廠商或代理商合作,他們比較瞭解行業用戶的需求,他們原來很多都是給國外的一些大企業做代理的,比如目前正在與我們在醫療領域合作的斯德銳公司,他們原來就是EMC在國內的代理商。”
  楊政先生還表示:“目前國內的服務器廠商和網絡廠商依然是飛康打算開展合作的重點,他們的硬件解決方案恰好需要擁有VTL、CDP、重複數據刪除等核心業務的飛康來支持,這樣整合在一起的產品纔會對行業產生比較大的作用。”
  採訪接近尾聲,筆者又問到關於NetApp與EMC競購Data Domain的話題,胡艾瑞徵先生表示這樣一起收購使飛康在重複數據刪除領域少了一個直接競爭對手,但從兩家存儲業界的大廠商同時競購Data Domain來看,市場已經充分證明了重複數據刪除這項技術的重要性,而飛康正在全力以赴做着這樣一件事情,我們感到很欣慰。
  記者手記
  擁有業務連續性保護和重複數據刪除兩個拳頭產品的飛康軟件,在當今這個經濟形勢下依然保持着企業的良性成長,應該說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企業對容災的需求越來越看重,這也將是未來存儲業內諸多廠商不斷爭搶的一個重要市場。
  其實仔細想一下爲什麼企業現在對災備這麼看重,就是CIO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如果不能把災備系統做好,那麼當生產業務系統出現故障時,誰來承擔因爲系統宕機所帶來的損失呢?況且,事故發生時你還不能準備的估測出到底何時可以把系統恢復。這對很多對業務連續性要求比較迫切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