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指間-移動設計實戰手冊

《方寸指間-移動設計實戰手冊》讀書筆記——本來字就不多,有點像全本摘錄的意思了……

封面

一、設計流程design cycle

1.web app和native app的區別?

聊聊Web App、Hybrid App與Native App的設計差異

http://www.woshipm.com/pd/123646.html

Web App 和 Native App,哪個是趨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8750

native不需要前端設計師,界面實現由開發人員完成,視覺設計師配合開發做產品切圖。上線前需要審覈。

2.原型寬度320PX,視覺:iOS640px,Android480px。

3.原型元素尺寸,點擊區域最好44px以上,不能小於30px,文字大小可以是AXURE默認的13號字。

4.iOS,元素的尺寸和間距必須爲2的整數倍

Android有ldpi/mdpi/hdpi/xhdpi/xxdpi五種規格,分別對應0.75/1/1.5/2/3五種係數的單位尺寸,480對應mdpid 1.5係數,所有元素尺寸和間距必須是6的整數倍。

同時做iOS和Android版本的APP,需要8的整數倍。

5.視覺標註和輸出:320px,640px除以2,480px除以1.5,得到的單位是dp。

二、設計原則design principle

6.移動設計六原則

簡潔:突出重點,在小屏幕上聚焦內容,刪除、隱藏、轉移。

高效:避免鍵盤輸入(減少輸入,保留之前的輸入內容,關鍵字聯想匹配;轉化輸入方式),有效觸動(點擊區域比看到的大,調整恰當間距),減少跳轉,任務連續性。

一致性:降低認知成本,設計的一致性(結構佈局,模塊化內容,文案,交互性爲,視覺風格),平臺的一致性(iOS左上角返回),跨平臺的一致性(多平臺佈局,包括iOS,Android,Web app),規範。

反饋:讓用戶知道自己的行爲正在被後臺程序響應和處理

情感化:視覺愉悅,幽默,驚喜互動效果,貼心智能關懷,個性化獨特氣質。

移動化:跳出PC的思維邏輯

三、平臺規範platform norm

7.iOS平臺

Android平臺

Windows Phone平臺:全景視圖,無限擴展空間

8.層級返回:iOS的需要返回按鈕,物理home鍵只負責退出。返回上一級按鈕和物理返回。

編輯:iOS通過導航欄的編輯按鈕,可多選;Android通過長按進入編輯模式,可多選;wp平臺通常沒有多選。

模板組控件:標準,幫助設計師快速搭建APP高保真設計稿。

對話框按鈕:iOS一直把“否定”按鈕放在左邊;早期Android與iOS相反,4.0以後和iOS相同;wp平臺和Windows系統一樣把肯定放在左邊,否定放在右邊。

平臺移植:優先考慮iOS

四、導航設計navigation design

9.主導航:

標籤式,<5個,可融合logo、相機等

抽屜式,默認隱藏,通過左上角按鈕或手勢呼出

桌面式,適於工具類APP,每個工具有獨立體系,也可擴展更多入口,使用趨勢減少

菜單式,位於頂部,點擊呼出,點擊導航外的區域收起菜單,位於頂部,不適合結合手勢,操作上有難度,不適合頻繁切換的功能,一般使用列表來展示

點聚式,來源於path,動態,趣味

10.二級導航:(和主導航相互轉化)

旋轉木馬

走馬燈,左右手勢滑動聚焦到當前內容,5-7個以內,避免疲勞。視覺暗示,顯示下一張部分內容,或添加分頁提示器,讓用戶保持清晰的方向感和對數量的認知

列表,擴展,分組,大量數據,結合圖標、標題、或消息數字提示

圖示,適合以圖片爲主的內容,及時更新,增加吸引力,配置固定的欄目或標題

分段選項卡,一般位於頂部導航欄下方,<4個

五、細節設計details design

(精華部分,加載,引導,通知,控件,動畫)

11.加載,有價值,有趣,連續性。

啓動頁加載,logo、口號、出品方,傳遞品牌和情感內容;和首頁一樣,快的錯覺;閃屏,後臺配置,定期更新,運營活動和節假日。

頁面間跳轉,當前頁加載(一般用在需要判斷處理的頁面,也適合web app中及時反饋加載信息)和進入頁加載(點擊鏈接後直接進入下一個頁面,給用戶帶來流暢感覺,分步加載,優先框架和默認元素,讓用戶儘快看到基本佈局和內容)

分步加載,優先加載佔用網絡資源少的內容,如框架、文字和默認圖案,讓用戶更快看到頁面框架內容

懶加載,長界面,無盡列表,達到某個點或觸發拉動後加載

預加載,閃屏時提前加載首頁內容;對於一些表單,提前加載表單

智能加載,不同網絡情況生成不一樣的界面,顯示和隱藏;多套資源,根據網絡情況做差異處理,如圖片的高質量和一般質量

緩存加載,無網絡時,看到本地緩存的有用信息,解決了設計體驗和觀感的很多問題。(避免空白界面,減少流量,加快訪問速度, 不能無限制加載,防止佔用太多系統空間)

12.加載樣式

loading圖標加文案說明

直接覆蓋頁面上方,半透明toast,嵌入界面內容

狀態欄加載,系統默認,或覆蓋狀態欄

導航欄加載,主要是文案提示

界面中加載,主要有下拉刷新、懶加載和toast加載

工具欄加載,少見,例,iOS郵件列表

情感化:旋轉,特別樣式,意外驚喜,樂趣

13.引導,快速熟悉產品,遇到困難及時幫助,簡單有趣,恰當時間和地方。

幻燈片引導,一般用於首頁啓動,聚焦,精簡,創新。很容易被用戶直接劃過,追求核心和簡單。故事型,功能型,遊戲型,左右上下滑動翻頁,自動翻頁。3-5個。

浮層式引導,半透明,輕量級,目標性強,結合文案。非模態浮層,三秒左右消失;模態浮層,需用戶點擊確認。

遮罩式引導,強勢的引導方式,半透明,通過各種圖形結合蓋住界面內容,需要確認或退出

嵌入式引導,狀態欄,導航欄,工具欄,內容區。局部嵌入(溫和,保留當前內容,增加引導提示)和整體嵌入(代替,一般用於“空狀態”)空狀態包括初始狀態,清空狀態和出錯狀態。

互動式引導,比較隱蔽,手勢互動(加載),語音操作(告知用戶正在接收)

多媒體引導,動畫,音視頻

14.通知設計,信息的傳遞,引起注意而不打斷當前任務,針對性,不引起反感。

通知中心,系統,最便捷最不影響用戶

頂部橫幅,頂部短暫停留,引起注意,而不打斷當前界面

alert,打擾程度最大,打斷所有操作

toast,操作後反饋,一般3秒左右

標誌,告知用戶有新內容,提示查看,用戶習慣消除這樣的數字角標

15.狀態欄

Android,電話、短信等

iOS,本身不帶狀態欄通知,但設計APP時可以覆蓋狀態欄

16.浮層通知,用於APP內的通知提醒,以浮層橫條形式出現,較強引導性,不打斷當前操作

標誌通知,紅點和數字,數字過大時容易被忽略。分爲點擊後消失和查看後消失

硬件提示,藉助提示音,LED燈等

17.細節設計

文字

Photoshop,iOS平臺,中文用黑體-簡或Heiti SC,英文Helvetica(Neue)

Android平臺,中文用Droid Serif,英文用Roboto

22,18,14,12,9dp,狀態有:常態、選中、強調、輔助說明、鏈接等

圖片(尺寸和質量)260×260,220,180,145,90,60×60

按鈕,沒有hover劃過狀態,有normal,press和disable等,長按屬性,小按鈕的點擊區域要比本身大提高點擊的準確度

輸入框,默認顯示提示文字,光標插入提示文字不消失,輸入文字顯示清除按鈕

18.鍵盤,不同場景不同的鍵盤面板。

19.圖形佈局,細節的豐富程度,圖片裁切方式,空間利用,信息缺乏與過載,趣味性與新鮮感,大小對比

20.卡片信息集中化,整體感,易操作,更大的點擊區域。翻轉,摺疊展開,堆疊,自適應。

21.動畫設計:告知用戶來往,引導用戶行爲,減少用戶焦慮,情景融入。

六、適配方案adaptation plan

22.不同尺寸的屏幕(延伸,縮放,調距,截取),橫豎屏切換(延伸,模式轉換,增加模塊,鎖定),硬件性能(降級處理)。

23.延伸,文字、背景、文本框、按鈕、下拉框等

縮放,圖片

調距,不適合拉伸的圖標和圖片

截取,上下截取、左右截取,保留需要的部分,大圖

閃屏,啓動頁,純色背景(延伸),大圖背景(截取)

滿屏設計,防止長屏幕手機底部出現空白,優先考慮寬高比(0.56-0.67)最小的屏幕開始。

24.橫豎屏切換

寬高的變化

模式轉換

增加模塊

鎖定轉向

七、移動特徵mobile feature

25.用戶:年齡,性別,學歷,職業,收入,平臺差異,隱私安全,持機方式,拇指

26.常用手勢

tap點擊,

double tap雙擊,智能放大或縮小

drag拖拽,移動

flick滑動,切換內容,滾屏

shake晃動,

pinch/spread放大/縮小

press長按

twist雙指旋轉

27.環境:

碎片化時間,內容突出,快速獲取信息;記憶上次操作,讓打斷的操作繼續進行;清晰顯示當前位置

應用時間段,娛樂、諮詢、社交,注意時間高峯,對營銷的好處

環境光,自動調節屏幕亮度,夜間和白天模式

噪聲,識別環境聲調整系統音量;語音即時聊天工具,揚聲器和聽筒播放

用戶姿勢

不穩定的網絡,切換場景,緩存和預加載

流量,包月,月底谷底

電量,不足20%會憂心忡忡,尋找電源或放棄不必要的使用手機的情況

28.硬件:

硬件按鈕

iPhone,一個home鍵,單擊返回主屏幕,雙擊可以切換任務或關閉後臺程序

Android,菜單,返回主界面,返回按鈕;新版虛擬化到界面

Windows Phone,返回,返回主界面,搜索

29.屏幕:電容屏,多點觸控

屏幕尺寸,物理尺寸,對角線

屏幕分辨率,屏幕上像素的個數

屏幕密度,每平方英寸的像素點的數量

存儲空間,清除機制,自動清理

攝像頭,前置和後置;掃描二維碼,屏幕操控,截屏,臉部識別,認字翻譯,鏡子,測距離……留給開發者和設計者

麥克風和揚聲器

距離傳感器,靠近耳朵,屏幕熄滅,防止臉部誤操作,節省電量

加速傳感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GPS和方位傳感器,位置和朝向

三軸陀螺儀,重力感應只是單維度;射擊類遊戲,街景瀏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