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纔是最好的數學書(上)

這纔是最好的數學書(上)

2018-5-31 張子陽 推薦: 1 難度: 2

看了《窮查理寶典》,更瞭解到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對於書中提到的主要的幾個學科:數學、會計學、心理學和微觀經濟學,以前大多隻是零零散散地學習過。對於不怎麼感興趣的會計學,更是從來沒有涉獵過。於是呢,就想將這幾個門類稍微系統地學習一下 。

我想先從數學看起,不管是從查理所講的建立思維模型,或者是從軟件編程的職業需要而言,數學都是應該掌握到一定程度的。但由於已經挺長時間沒有看數學方面的東西了,所以打算從一些簡單的看起。如果直接拿起大一時候的課本,開始溫習《高等數學》估計很難看下去,時隔多年,很多知識都已經還回給老師了。

所以,就在京東上面搜索關於數學方面的書籍。發現並不多,而這本書的標題吸引了我,於是就買來看一下。看完上冊之後,不說大失所望,但確實沒能達到我的期望。這是一本科普類型的書,主要的讀者對象是初中生,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我更需要的,應該是一本類似《什麼是數學》的書(這本書之前看了一半,現在想看,可惜放在老家了,可能我要重新買了),能夠系統的講解數學這個學科包含的主要內容,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這本書分爲了五個大的章節。第一部分,數學史,主要講了數學的起源:因爲人們需要計數,所以產生了數學。從最早期的遠古時代,一直講述到中世紀。從這一章中,可以瞭解到在阿拉伯數字以前,古代人用各種符號來進行數學計算是及其複雜的一件事情;也可以瞭解到10進制的起源,源於古人用10根手指來計數;也知道了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但是因爲阿拉伯人活躍於中東一帶,從而將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傳播到了歐洲,從而命名爲了阿拉伯數字。

第二部分,因爲作者是日本人的緣故,也因爲日本受中國影響頗深,這部分主要講述了中國和日本的數學發展,主要講了中國的算盤和日本的和算。

第三部分,講了過去曾經非常流行的數學問題,例如藥師算、百五減算等(大多可以通過代數解方程求解)。

第四部分,舉了一些趣味性的數學題目,並提供瞭解答。在我看來,很多已經不算是數學題目,而是腦筋急轉彎了。比如:如何利用6根火柴做出4個正三角形? 在平面上你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但是如果是立體的,則很容易。但是思考的時候,容易將思維限制在平面上,可題目並沒有說一定要是在平面上。

第五部分,講解了一些名人的傳記,大多是日本的數學家,在這些傳記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悟。可以說是勵志的部分,對於勵志的東西我的態度一直是“可以看,但不用看太多”,我覺得要有自驅力,而不能依靠外部來激勵。何況,有個段子不是說“再好,也是別人的人生”麼?

這部分中,我覺得談教育的部分還有一些啓發,雖然我以前也看到過類似的,但這次作者又用別的例子來說明了一遍:我們利用各種金屬,如金、銀、銅、鐵、鉛,但我們不會因爲金比較貴,就說鉛毫無價值,瓦斯的鉛管、電燈的保險絲都是鉛做得。而金、銀再怎麼值錢,也做不了廚房的菜刀。金有金的使命、鐵有鐵的使命、鉛有鉛的使命。人也是如此,而當前的教育,卻在試圖把所有人都變成金。

其實呢, 不管是教育小孩,還是自己個人的發展,都是一樣的吧,要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找到自己真正 喜歡的、擅長的、同時也是社會所需要的,然後堅持做下去就好了。

感謝閱讀,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