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請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談跑步(1)

親愛的簡書,我回來了,重新回來你會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嗎?是的,我需要你的重新接納!

請恕我不辭而別的離開,但我不是真的,我怎捨得離開這片寧靜的沃土:

可以盡情地吐露平衡生活中種種的困惑與浮躁的地方;可以安靜的思考與沉澱生活帶給我們的啓示與經驗的地方;可以記錄自己的成長與得失,並使下一步走的更加篤定的地方;可以見證自己在尋找更好自己的道路上,是如何步伐邁的越來越堅定不遲疑的地方。

我的離開,只是爲了暫時停下來,雖然沒有寫文的輸出,但有的是一直的輸入與實踐反思。因爲來簡書不是簡單的只是爲了記錄生活而記錄 ,而是要鞭策自己更快的找到那個更好的自己,說到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做到,所以等我慢下來,找到自己的節奏,平和篤定的去做到了,再來和簡書君聊聊,我的內心會更加坦然。

今天就先從跑步說起:

1  爲了身體與靈魂齊上路

最早開始跑步,是在兩年前,開始不間斷讀書的半年後,爲的是身體與靈魂齊上路。每個人都有惰性,說的高大上一點兒就是自控力的問題,我最初是藉助微信平臺成功的將晨起讀書+心得筆記一天不落的堅持了100天,然後停下來的思考是爲了更好的奔跑,不斷的輸入結合了寫文的輸出,隨之而來的還有跑步的必須,因爲通過讀書使我認識到,讀書與跑步,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不能沒有靈魂是一樣的,要想使其一變得更加有意義,就必須齊頭並進!

2 跑步的初見成效與復辟

    於是,我又藉助運動手環將每天活動達到13000步(10㎞)定爲目標,時間充裕就戶外跑步,健走,不充裕就在家跑步機上一邊陪孩子寫作業,一邊完成自己的運動任務。就這樣經過50天的堅持,體重突破了保持10年的記錄,瘦了15斤,回到生倆孩子之前的狀態,雖然也不算太瘦,但我也一度爲自己的這個突破而驚喜不已。

    然後,緊接着放假過年又有了“復辟”的跡象,反覆着,又重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重新上路,但由於心急,每天關注體重稱,又不想讓嘴太委屈,所以早就想好了的“瘦掉的15斤,回來過,又走了!”的標題寫文,始終沒能填上精彩的內容。就這樣,跑步,健走不疼不癢的還在繼續,只是沒有了勵志的故事,但我心逐漸趨於平靜,因爲我在尋找更好的自己的路上,遇到了很多要做的事,不能在各個領域都做到極致,我只求做一個優質的普通人,跑步是我平衡生活的一種必備手段,我才擁有了開始,請給我自己時間。

3 體會到跑步的真正意義

    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嘗試了村上春樹的跑步法(33歲開始,每週跑70公里),每週跑30公里,這樣就不是每天在跑,而是有時間可以多跑最多10公里,時間少就跑4公里(操場10圈),堅持了三週,完了月事休息就再也沒有繼續。 不是我不想堅持,只是太高估了自己,太急功近利,只想着加大運動量瘦成一道閃電,想着擁有炫耀的資本,可身體的體能不是因爲你跑過一個10公里就可以天天10公里了,後來又成了斷斷續續,只是沒有徹底停下來。

  到了暑假假期,終於有了大把的早晨時光,我毅然堅持了30天早起5點半去公園跑步,跟着keep訓練,5到8公里不等,這樣的一個月下來,明顯有了體能的提高,跑個5公里就跟玩兒似的,顯然跑步已經成爲一種生活習慣,在不經意間體重也是給了你又一次大大的回報,但這次我沒有感覺驚喜,也沒有刻意注意,因爲我對跑步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如村上春樹所說:“跑步,不能長命百歲不打緊,至少想在有生之年過的完美。跑步在個人的侷限性中,可以讓自己更爲有效的燃燒,哪怕只是一丁點兒,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質,也是活着一事的隱喻了。”

    既然找到了跑步的真正意義在於,伴隨生命的流動性,包含於行爲的流動性,又何必太在意它的結果是否立杆見影,我們只需知道無論何等微不足道的舉動,只要日日堅持,總會產生出某些類似客觀認知的東西來。

4  跑步已成生活常態

    所以我依然選擇早起跑步4-6公里每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