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自己的2018年總結

寫給自己的2018年總結

題記


不覺中,2018年就快過了,在這之前從來沒有寫過一些總結性的文章,從小學初中日誌作業,到高中的日復一夜的學習再到大學的渾渾噩噩的僵硬式的學習,一直都在進行流水賬式的學習輸入,從沒有寫過關於一年的計劃甚至是一個月的小目標。

至於爲什麼要做這個總結,我想是因爲,年復一年的度過,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在這一年幹過什麼事情、收穫了什麼和失去了什麼,包括對友情、親情和事業等等。是因爲我記性太差,還是說在這個娛樂信息爆炸的時代,我注意力都集中在快餐式的的認知上,很難有精力或者集中注意力去汲取自己想要的高質量的信息上,不得而知。所以今年我覺得有必要去總結自己的這一年。

總結目錄:

  1. 關於技術
  2. 關於認知
  3. 關於爲人處事
  4. 關於友情愛情親情
  5. 2019展望

1、關於技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技術積累
師範專業畢業的我從大三開始接觸計算機,大三那年學的網絡工程,還考了個CCNA,目前發現沒有什麼用,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然後被住在上鋪的兄弟67代入坑裏學習code搬磚,從那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埋頭苦學,連教師資格證都不考,跑出去公司裏面當小弟實習。至此就開始技術積累之路了。

當小弟那一段時間,就像剛萌發的種子一樣瘋狂吸收營養,學些了python爬蟲、python web開發、Java公衆號開發,SSM Java全家桶開發。這些都是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當時感覺自己很牛逼,直到畢業找工作。

畢業那一刻起,因爲技術發展瓶頸,我又背上行囊橫跨大半個中國從山東去南方一線城市漂。拿這自以爲高大上的簡歷去投遞,然後面試,慘遭面試官的啪啪打臉,連一個hashmap的底層原理都不知道,最有印象的是Java 循環刪除list怎麼刪除,回答完後別面試官一臉嫌棄-。-

只會拿着現成的框架和應用去用,而不知道底層的實現方式和原理,那麼工作性質就和網管差不多
不會舉一反三,如果又有新的框架出來又必須要學習一遍,如果說掌握了底層工作原理,那麼用起來會舒服很多。

2、技術分享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分享的樂趣,從一開始就停不下來。
公司會週期性的選一些當下熱門的技術讓我們去研究,然後去把自己研究的內容分享出來。我認爲這是非常棒的一種學習方式。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這個是非常具體挑戰性的,你理解了是一個層次,如果說要給別人將明白又是另外一個層次,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如果說你的語言表達性不行,那麼這個就是更加難上加難了。

分享的樂趣不僅是這個,當你給別人講完後,你還可以通過別人提供的問題和建議方案,和你自己的理解進行碰撞,然後產生新的認知元素,到下一次分享就可以融入上次分享的認知進來。

到現在爲止,我還在想,怎麼在給別人講解分享的時候能夠更能讓別人聽懂,而且願意去聽。我最怕還是在分享的時候別人在玩手機。因爲有了這個現象就表明你的分享做的不夠好。

3、書籍
在這個手機萬能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並理解是非常不容易的
或許你們都說哪有時間看書,都忙工作任務了,甚至有時候我自己都不敢說一個月看完一本書,不管是文學還是專業技術性書籍。

今年,我看了以下幾本書,有的只看了一本書中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涉及專業技術的:Netty權威指南、深入理解Java多線程、JavaEE互聯網輕量級技術整合開發、Java高併發程序設計。還有其他的一些非技術書就不一一列舉了。一年纔看這幾本書真是有點丟人-。-

自認爲網絡技術博客和紙質書還是有各有各自的存在的意義的。就拿紙質書來說,它能夠通過一系列的目錄,能夠從基本來源、基本原理、使用場景、底層原理技術、工作應用場景來一一進行有順序的給人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不需要自己從網上搜分散的知識點。

不是看完書後就完了,還需要自己通過實踐去證明你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這也是個不可欠缺的過程。

爲什麼還需要讀書呢,我認爲網上一句話還是不錯的,是《物演通論》作者王東嶽說的:“因爲通過電視或者其他方式蒐集的信息,即那種通過直觀方式接受的知識,是最淺顯、最粗疏且沒有經過精密邏輯證明的東西”。

4、思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關於程序員技術深度和廣度的選擇,也是從網上看的一句話,Oracle技術大牛楊曉峯指出:“技術人免不了要構建廣泛的知識體系,但終究還是要剋制住誘惑,將某個領域做到精深。水桶的水量取決於最短板,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工作中的回報,更多的源自於自身的長處,甚至某種程度上還決定了我們是擁有自己選擇的自由,還是疲於奔命,必經我們每個人的體力、經歷有現實的上限的”。
自認爲還是很有道理的,先建立自己廣度網,然後專門找一項自己喜歡的方向,然後放開手腳去研究。至少要有一個非常深的領域知識,所謂知識體系的搭建是基於多個紮實的知識點彙集而成,點不紮實不深入。

2、關於認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人與人最大的不同:認知不同
我認爲的成長就是認知成長,是對一間事物的理解和處理方法。由於每個人的出生家境不同,生活環境不同,也就影響了每個人的認知,所以人纔會有各自的想法,做事準則和處世方式。

2、不斷學習,使自己更值錢。
都說2018年是互聯網寒冬,但是對我們技術人來說,難以構成影響,因爲只要你有足夠的技術底子,在哪都可以養活自己。用我們家鄉話來說,”學好技術,走到天下都不怕“,這裏我私自把物理化改成技術,哈哈。
經常都能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人生最重要的投資是自己。使自己更值錢纔是立身之本。

3、高質量的輸入重要,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就拿看書寫文章來說,當我們要寫類似高考那種作文題目時候,如果這時讀武俠小說,那麼肯定是對於寫作文是無益的,這就是低質量的輸入,如果看一些文學方面的書的話,那麼對於寫作是非常有好處的。
但是一味的輸入,提升的意義不高,個人觀點。比如我從小學到大,到現在都沒寫過文章的話,以前在高中學習的寫文章的能力都沒有了。所以如果不去輸出,那麼學習到的東西將在以後某個時刻都會忘記。

3、關於爲人處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我這舉兩個例子:
例1:上學那會,我爸送我去火車站,到了馬路上準備叫出租車。這時對面馬路上來了一輛空車,司機師傅看到我們招手,就準備到不遠處掉頭,然後這時候另外一輛出租車就剛好停在我們面前,我準備上眼前這輛車的時候,我爸就把我拉住叫我等之前那一輛車掉頭坐那輛車,而且那輛車已經拐彎馬上到我們這邊來了。之後結果就是,我和我爸坐上了之前一輛車,而且和停在我們面前的後一輛車師傅說“不好意思我們已經叫了馬路對面那一輛車了“。

這件事到現在我還有記憶深刻,這裏我想說的是,我們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要換位思考考慮別人的感受
或許對於你來說是一件小事情,直接圖方便坐上離自己最近的車。那也無可厚非,換作以前的我也是,沒有換位思考過。但是現在我覺得換位思考也是一個成年人應具備的素質。

例2:上一次公司技術聯調,我這邊需要遠程和另一個分公司同事聯調,我這邊完事後需要通知他那邊,他那邊才能繼續完成工作,由於自己的原因,這邊做完,沒有及時通知到他們,導致他們那邊延期。

這件事我想說的是,我們在做事的時候,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能去因爲自己耽擱別人,因爲別人的時間也是時間,和我們自己是一樣的。

4、關於友情愛情親情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關於友情:想對遠方的朋友說 當你輝煌時候,我祝賀你,當你落魄的時候,我隨時幫助你

關於愛情:到現在我還在想自己真正想去擁有的是什麼。

關於親情:只有別人關心你飛的高不高,沒有人會關心你飛的累不累,除了家人。

5、2019年展望

立個flag,畢竟是未來的事
1、一週一次跑步+籃球
2、兩個月至少看完一本書
3、保護好視力
4、熟悉金融核心業務
5、體重不超140

總結一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人的成長是不斷認識到以前的自己是一個傻X的過程,希望明年的我認爲今年的我是一個傻X。

2018-12-31 於張遙出租屋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