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告訴你,爲什麼美團和阿里競爭必敗

這個冬天,美團點評商家的日子有點不好過。

 

1月4日,央視點名批評美團外賣佣金上漲。據央視經濟頻道新聞報道,廣西南寧的部分商家退出了美團點評這個外賣平臺,原因是美團外賣的佣金上漲,商家難以承擔,所以纔會退出平臺。有商家稱,原本的美團的佣金是18個點,但是在2018年下半年的時候,卻漲到了22個點,如此高的佣金抽成讓得商家很難承受。

 

再往前半個月,知名打假人王海向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實名舉報美團外賣平臺在海口市場迫使入駐商家“二選一”的行爲涉嫌不正當競爭。

 

現在的美團,對商家越來越粗暴,越來越苛刻。

 

相比美團點評商家“嚴冬”般的遭遇,餓了麼口碑商家的日子要舒坦得多。

 

一、餓了麼口碑“暖冬計劃”

 

1月6日,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與來自全國的口碑餓了麼商家代表在上海的餓了麼總部開了個懇談會。王磊在會上表示,今年春節前,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聯合螞蟻金服推出專爲中小商家服務的“暖冬商戶貸”——單個商戶最高可以貸款20萬,平均可貸款額度比平時提高近100%,惠及商戶數量超過100萬。此外,王磊還宣佈推出以“切實降低服務費率”爲核心的商家扶持政策——“暖冬計劃”。具體來說,該“暖冬計劃”包括3個“100萬”。

 

 

1、幫助100萬線下商戶新上線:

 

王磊說,“2019年,我們要幫助100萬傳統線下商家——尤其是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商家——連接上互聯網,讓整個商業的數字化覆蓋度更高。”。他還表示,本地生活市場前景廣闊,但之前簡單用流量驅動,造成了行業缺乏精細化運作和創新,基礎設施薄弱,限制了長遠發展。“很多人還在拿着筆記賬”。在王磊看來,2019年,本地生活市場將從“流量紅利時代”進入到“數字化紅利時代”,必須用數字化驅動用戶營銷、服務升級、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環節。

 

2、賦能100萬商戶普及數字化升級:

 

王磊表示,本地生活行業裏的商家數字化進程參差不齊,推動傳統線下商家上線只是第一步。已經在線的商戶,口碑和餓了麼會根據每個垂直行業的不同特性,給到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商家在數字化進程中向前一步。王磊透露,“2019年,我們要爲100萬商戶普及線下硬件,爲他們提供集線上營銷、交易、管理於一體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3、2019年新增100萬就業崗位:

 

2018年,隨着阿里本地服務公司爲包括新零售在內的更多商家提供服務,智能物流平臺蜂鳥的配送隊伍也隨之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蜂鳥爲40萬剛剛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第一份工作。“2019年,數字化的驅動下,我們還要新增100萬的工作崗位。”王磊表示,“這裏有蜂鳥騎手,還有商戶生意更好帶來的新增人手,以及爲他們提供數字化增值服務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就業崗位。”

 

看了餓了麼口碑爲商家推出的“暖冬計劃”,再對比一下美團點評商家的遭遇,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餓了麼口碑和美團點評對商家的不同。前者對商家更爲友好,後者對商家則十分粗暴。

 

實際,在商家政策上,美團點評和餓了麼口碑的不同還有不少。筆者對比較一下兩家平臺對的商家政策,只能感嘆美團點評這是在自己作死。

 

二、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美團和阿里的不同

 

自口碑和餓了麼合併後,外賣市場形成了餓了麼口碑和美團點評雙巨頭的局面。但是,隨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發展,商家卻明顯感覺到了兩大平臺在政策上對商家的差別。

 

1、美團在提高佣金、阿里卻在降低費率  

   

兩家平臺讓用戶們感受最深的區別,就是美團正在肆意地提高佣金抽成比率,而阿里卻在降低平臺費率。近期不少商家被迫撤出美團,原因就在於平臺將佣金抽成從最初的15%升到了前一段時間的18%,進入一月份後這個比率更是漲到22%。致使商家的經營遇到很大困難。

 

 

與此同時,阿里旗下的口碑平臺卻承諾,其商業化後的口碑平臺,平均費率會確保比美團低五分之一。而且費率今後還將進一步降低。

 

2、美團對賦能商家誠意不足,阿里卻真心實意

 

在賦能融合線上線下、提升運營效率方面,美團說了很多動聽的話語,但落實到行動中的卻寥寥無幾。更有甚者,美團點評管理層對新業務長期持有“試一試”的態度,對商家極不負責。相反,阿里方面卻誠意十足,承諾餓了麼口碑將根據垂直行業的不同特點,爲100萬3線及以下中小商戶提供整套產品和服務體系,幫助商家在運營、營銷、供應鏈管理、金融貸款等環節上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3、美團冷眼旁觀商家“優勝劣汰”,阿里給予熱情扶持

 

在談到近期大批商家不堪費率提升、被迫退出美團平臺的現象時,美團方面對媒體表示,這只是部分商家“競爭力不強”,從而出現的“優勝劣汰”情況而已,言談間對商家的處境毫不在意。反觀阿里,爲小商家和騎手解決春節期間資金困難的“暖冬商戶貸”、讓小商家提升經營效率的“暖冬計劃”、餓了麼口碑將持續降費的承諾,都讓用戶心中暖意滿滿。

 

4、美團用戶成批退出,阿里旗下餓了麼卻以3個“100萬”凝聚人心

 

近期大量商戶被迫退出美團平臺的事件,已經引起了央視的關注。美團一路上調的佣金抽成,讓中小商家每賣出一份外賣,就不得不向美團平臺上交22塊錢的抽成。這種現狀讓商家的經營成了“賠本賺吆喝”,難以爲繼。相反,阿里旗下的餓了麼卻爲商家推出3個“100萬”扶持計劃來凝聚人心。

 

5、急於變現的美團,勇於變革的阿里

 

上市後的美團,受困於不斷下跌的股價、難以令投資者滿意的業績,一直在忙於用各種手段變現。在管理層急功近利價值觀的主導下,美團出臺了諸如提升費率、迫使商家“2選1”等舉措,令商家無所適從。而餓了麼口碑卻在阿里生態強大資源的支撐下,致力於提升效率的變革。在阿里強力支持下,餓了麼相繼接入淘寶和支付寶,蜂鳥與盒馬鮮生深度融合,與阿里旗下的銀泰、合作伙伴大潤發合作,推進物流配送。同時,餓了麼還將與口碑、阿里的會員體系全面打通,共享用戶和數據,推動阿里“新零售”向前發展。

 

筆者認爲,相比競爭對手餓了麼口碑的商家政策,美團點評的政策正在將商家和消費者推離平臺。如果美團點評只想着提高佣金來增加營收,迫使商戶“二選一”來擴大市場,不反思自己的商家政策,保護好商家的合法權益,那麼它在未來與阿里的競爭中必敗。

 

三、爲什麼說美團必敗

 

美團點評自2018年9月登陸港股以來,股價一直在下跌,外賣業務整體增速也大幅放緩。據美團2018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美團點評的外賣增速,從2018年上半年的97%,降到三季度的55%。除了自身業績不理想外,美團還面臨着阿里系“集團軍”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裏的全面截擊。不久前美團點評宣佈的重大架構調整,被行業廣泛認爲是爲了集中資源應付餓了麼口碑合所帶來的強大競爭壓力。但美團構想中的這場“對決”,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廣大中小商家看來,其實勝負早已分出。

 

1、肆意提高佣金,商家背離,失去人心

 

一個服務平臺能夠成功,廣大商家的人心向背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在這一點上,美團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經造成了商家的人心背離。

 

如前所述,美團商家大量退出的事件,已經成了央視經濟新聞頻道《經濟信息聯播》關注的話題。媒體在調查中發現,美團平臺不但提高佣金抽成讓商戶負擔加重,而且還以各種“競價排名”的營銷方式,迫使商家參加很多滿減之類的活動。在重壓之下,很多中小商家都面臨要麼退出平臺、要麼降低食物製作質量甚至使用降級的食材,這無論給商戶的聲譽還是消費者權益都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面對美團平臺的這些不合理做法,不少商家甚至自發組織起了維權“聯盟”,試圖用集體的力量向美團討回公道。把一個生活服務平臺經營到這種程度,美團真的已經是失去了人心。

 

2、攤子太大,新業務燒錢

 

美團急功近利、甚至不惜觸碰底線損壞行業整體發展利益的做法,實際上源於其整體面臨的經營困境。美團這兩年來不惜代價地追求“無邊界擴張”,發展到現在已經鋪開了一個龐大到難以收拾的攤子,尤其是出行等新業務不斷“燒錢”,讓管理層面臨極大的成本壓力。

 

根據財報顯示,美團點評2018Q3淨虧損24.6億元,上年同期調整後的虧損淨額爲9.6億元。回顧美團歷史我們會發現,實際上美團從2015年開始已經連續三年累積虧損高達141億元。就在這種狀況下,其決策層依然任性地向充電寶、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領域擴張。最引人注目的摩拜單車收購交易,消耗了美團155億元的鉅額資金,然而換來的卻是一個單季度就能虧損幾億元的“無底洞”。

 

在三季度的財報中,美團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盲目擴張的“新業務”,是公司鉅虧最重要的原因。實際上,美團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並不是去和誰“對決”,而是要趕緊想辦法終結其“無底洞”一般燒錢的各種“不靠譜”新業務。否則公司整體會被拖向更深重的虧損陷阱。

 

3、阿里太強大,美團註定必敗

 

急功近利、即將面臨一系列麻煩的美團,還面臨阿里系“集團軍”的強大競爭。

 

在餓了麼口碑合併後,阿里生態依託強大的協同能力已經實現了餓了麼+口碑的全面融合。比如,誕生於餓了麼的蜂鳥就已經成爲阿里新零售“八大縱隊”的配送服務隊伍,而螞蟻金服爲用戶端提供的花唄、芝麻金融服務、以及爲商戶提供的小額貸款更讓這個生態呈現出勃勃生機和強大的用戶粘性。阿里不但在利用強大的新零售體系,爲廣大中小商戶進行賦能、讓它們實現真正的數字化升級,而且還依託阿里系的整個生態,將餐飲商家、商超、便利店、甚至街邊小店都融入了阿里的大生態中。餓了麼口碑的全面服務不僅將滿足用戶一日三餐的需求,更能在本地生活服務中滿足用戶全天24小時的各種服務與生活用品的購買。

 

在阿里系強大的“集團軍”面前,美團既缺乏商戶數字化改造的經驗,也缺乏長期經營、穩紮穩打的耐心。除了乏善可陳的外賣,更無力像阿里那樣組建起強大的生態。

 

正如筆者前文所言,如果美團點評還不反思自己的商家政策,保護好商家的合法權益,那麼它在未來與阿里的競爭中必敗!

 

【完】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原瀟湘財經,泛財經新媒體,重點關注上市公司、Fintech、區塊鏈等財經金融領域。 《財富生活》等多家雜誌特約撰稿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