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月我看的書

2019年一月書單


8.《偷影子的人》【法】馬克.李維

一月的最後一週已經返回鄉下老宅了,開啓年假模式了,陽光倘好的時候帶娃出門遛彎、撒歡還是固定日程,她們在玩石頭、玩沙子,摘小草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書,發呆,時間不知不覺間就這麼溜走。昨天下午遛娃的兩個小時裏,我看完了這本《偷影子的人》。看着的時候,看完的時候,腦海裏一直有一個聲音在重複着問:這段是什麼意思?作者想說的真的就是字面這樣嗎?爲什麼我覺得不僅如此呢?是不是還有別的我沒看懂的呢?還是無解。

好喜歡馬克.李維的文字風格啊,淡淡的,輕輕的,有憂傷,但更,有溫暖,有力量。喜歡呂克的直率,喜歡蘇菲的通透,喜歡樓上被棄養的老人艾麗斯讓人心疼家裝的陽光與堅強。

今天寫這篇一月書單總結之前先整理了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正好和父母一起在老家的原因,最想貼出來的是這段:

“父母到了某個年紀總會變老,但他們的容顏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裏,只要閉上眼睛,想着他們,就能浮現他們昔日的臉龐,彷彿我們對他們的愛,能讓時光停頓。”


7.《三七年夏至》未再


這本小說很長,分上下冊,當年還叫“儂本多情”時,未再在網絡上剛連載完,我就已經跟着看過了。最近睡覺前突然又想看看小說,突然想起了這本,就用kindle搜索出了最新的出書版,不知道是不是有擴增了,怎麼感覺更長了,花了好幾個晚上的時間!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圍繞一對異性孤兒姐妹花的人生主線展開的,描述了烽火亂世中的人間溫情。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不管身處於怎樣的亂世,平凡的人努力地活着就是件不平凡而偉大的事,而我們每個人只要肯努力,是可以成就自己的偉大的。這次看這本書時,腦海中小雁的形象一直浮現的是演員萬茜的臉龐,如果這部小說拍成電視劇,能讓萬茜演小雁的話就完美了。



6.《拾光裏的我們》隨侯珠


不想看書,不知道看什麼書,心情不好時,就想空着腦袋打發時光時,我會隨手找出一本隨侯珠的書出來翻一翻,一般一兩個小時很快就看完一本,就過去了,感覺是去哪兒夢遊了趟再回來。這本《拾光裏的我們》是某個得熬夜照顧女兒的夜裏,隨手搜出的本小讀物。



5.,《只有歲月不我欺》六六

我能說六六老師真的不太是我的菜麼?那些婆媳故事,家庭暗戰劇也不在我日常的菜單上。雙十二噹噹做活動時,湊單減免的金額剛好差了這本書的價錢,而之前又剛好在我喜歡的作者黃佟佟的微博上見她曬過這本書,就隨手添加進了購物車買了回來。

這本隨筆集,怎麼說呢,輕鬆,好讀,金句不少,可看完之後就是不知道哪裏不對,有種隱隱的不舒服感。

但是,有一點,六六老師拼命般的學習勁兒是值得學習的。



4.《我決定簡單地生活》[日] 佐佐木典士

微博上看到綻放老師的推薦而讀了這本書,我也非常喜歡,好有啓發。記得自己也做了好些筆記,直接都記在了書上,忘記了及時上傳到印象,到現在在我寫這篇分享書單時,想不起要推薦的重點內容,好懊惱。

不過這是本我會回頭重複去看的書。

這也提醒了我,以後每看完一本書的讀書筆記要及時整理、上傳。


3.《恰如其分》【瑞典】林內亞.唐恩

這本書講的是一種“剛剛好”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嗯,怎麼說呢,感覺這得是發展到一種高度後纔可以達到的,讓人嚮往,但也讓人懷疑?瑞典真是如此嗎?在地球的另一端真有這樣的地方嗎?也許吧!

總之,我看完這本書後,沒有太多的相反,就是當天晚上回家按照書上說的做了一大杯熱紅酒,第二天就在多抓魚下單,讓回收了這本書去。


2.《無印良品生活研究所》【日】無印良品

當雜誌看,一本實用而貼心的舒適生活方式讀本。借鑑方式,學習的更多應該是理念,和無所不在的用心生活,及智慧。


1.《家,如何打造一個舒適的家》【日】無印良品


很累的時候,看這本書是种放鬆。

也許我們沒有很多錢,但我們可以很用心,這是我想努力學習的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