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之門”與“要即門”

要之門”與“要即門”

宗衆法師

關於要門,古德有“要之門”與“要即門”兩重解釋。

一、要即門

《觀經疏》言:“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此處“要”指定散,“門”以出入、開通爲義;謂定散爲能入,極樂爲所入。即《疏》言“回斯(定散)二行,求願往生”謂之要門,此即“要即門”之義。

又據《觀經教眼》,此處之要門可有分、合二種讀法:分即以”定散二善”爲要,以“回願求生”爲門;合即總以定散二善回願求生爲要,亦以此定散二善回願求生爲門。

二、要之門

《觀經》言:“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觀經疏》釋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處“要”指唸佛,“門”指定散。定散屬教門,爲能入;唸佛屬行門,爲所入藉定散二善之教,入一向專稱之行,謂之要門此即“要之門”之義。如《疏》言“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前之“要即門”側重於“要弘分判”,且隨他意,故說定散迴向亦可得生;後之“要之門”側重於“要弘廢立”,全隨自意,唯明一向專念方可得生

故《選擇集》言:“隨他之前雖暫開定散門,隨自之後還閉定散門;一開以後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