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正了,工資沒有兌現,還要留下來嗎

此時此刻,我端坐着辦公桌前,心如止水,不去想這一步到底是對還是錯,決定了,就不糾結。

我知道,不是我被生活打敗,就是我打敗了生活。希望接下來的努力可以驗證這一切。

就在早上,我的心裏難受極了,矛盾、糾結、迷茫,這些負能量的詞彙統統包圍着我。

這源於昨天的一件事。本來轉正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是轉正申請上的工資卻跟面試時講的不一樣,況且面試的時候,我已經降低心裏標準了。

知道轉正工資的那一刻,實在接受不了。當即提出不幹了,人事說不幹要走流程,廠家驗收的時候還要來幫忙,不然工資不發。

這是什麼狗屁邏輯,當即氣的都想拍桌子。提出要寫辭職信,人事不讓,說跟領導談談。

後來去了,領導開始洗腦,各種道理,說公司讓你去培訓,你也通過了各項考試,現在離開,會對個人形象大打折扣。

天哪,這話還真敢講。

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剛來一個公司三個月就走啊。我當初來的時候,也是想着好好工作好好幹事情的,可是現在呢,公司連最起碼的誠信都做不到。

只想着一味壓榨員工的工資,讓標準一降再降。

口口聲聲說做人做事很重要,請問誠信問題是哪一類呢?

如果說是我做的不好,工作沒做到位,所以降工資,那我也忍了。關鍵是評價一欄寫得很清楚,工作表現很好,很認真,原則性也很強,辦公軟件也很熟練,那請問爲什麼要降工資呢?

這是不尊重人的表現。難道是我老實好欺負嗎?

也許是公司一貫的作風就是這樣,想讓馬兒跑得快,又不讓馬兒吃飽。

可是氣歸氣,說歸說,到底該何去何從呢?畢竟公司在瞭解我的心意之後,提出會調整工資。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綜合來說,留下來有利於以後的發展,可是心裏又難以接受人心的黑暗。

朋友都勸我暫時留下來,我又何嘗不清楚呢?不然在公司留我的時候,我就一口回絕了。我給自己留下餘地,就是想要考慮清楚,到底該何去何從。

公司讓這兩天給回話,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正糾結呢?我是一個說話比較直接的人,不會彎彎繞繞,也沒有什麼心眼。所以,如何跨過這個階段,成了我的一個難題,最大挑戰。

反覆想了很多,想到了來公司的初衷,一是掙錢,二是在工作上有所提升,三是不用加班,時間相對自由,可以兼顧到別的事情。如果像領導講的,工資會調整,那麼這三個目的也全部達到了。

如果礙於情面,賭一口氣離開,不一定找到比這個更好的平臺,待遇也不一定比這個高多少。如同昨天有個人勸我說的:你太天真了,你以爲別的地方就沒有壓榨員工的情況?

是啊,老闆開門做生意,肯定是利字當先。有的企業注重員工滿意度,不惜成本留住人才也是有的。比如順豐快遞員的工作服是耐克品牌,其他快遞公司的員工則沒有這種待遇等等。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闆都有這種覺悟的。

讓我最終做出決定的是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真正能出人頭地的人,都懂得示弱。確切來說,這是一篇軟文,叫人報名學習溝通的宣傳文案。

不得不說,作者的文筆真是好,句句寫到我的心坎裏。我就是太好強,說話太直,本來好好溝通可以解決的問題,總是弄巧成拙。

公司肯定是有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時候溝通方式也很重要。細想下來,我昨天的舉動也太過沖動和魯莽,解決問題和溝通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說話之前先過腦子。我把這句話摘錄到本子上:

你可以不靠說話成爲贏家,但一定別讓自己的能力被說話擱淺。

所以,我開始反思,遇到事情撂挑子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要試着換一種思維方式想問題,並思考哪一個方案最有利。或者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再來分析這個問題,也許一切都會明瞭。

有時候蹲下去,是爲了跳得更高更遠。況且自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存在缺點。那麼這一次,是不是應該像文中所倡導的那樣,適當示弱呢?

馬雲也說過:“有一種智慧,叫做示弱。”

思慮再三,決定這一年好好積累和沉澱,再出去的時候要變得更強大。想好話術,硬着頭皮去跟領導回話,聽到留下來,領導的臉上笑開了花。之後,我的心情,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不過這裏還是想跟有類似經歷的朋友們說,無論做什麼決定一定要全面考慮,多想想自己的初衷,問一下自己:我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什麼決定於我是最有利的?

千萬別逞一時之快,等到夜深人靜默默後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