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現在計算機專業學生怎麼這樣

  荒廢掉的專業課

  現在的學生,本末倒置的厲害。什麼時髦玩什麼,把那些本該學好的只是反而放到一邊。整天弄什麼Linux(因爲大家都在弄),安裝來安裝去的樂此不疲(到了畢業就算是精通Unix了,可以在簡歷裏面寫一筆的)而且專對界面,軟件的使用什麼的感興趣,比如驅動個聲卡,配置個Xwindows,折騰個沒完,可以說是取其糟粕,棄其精華.如果你真的問問他們一些企業應用的東西,也就是能說出個Apache之類就不錯了,你問下去,對與錯還沒準兒呢。很多學生找工作,都會把學校的成績在簡歷上大肆的吹噓--千萬別信他們!我也從學校裏出來的,對這個還是比較瞭解的。我那天面試了一個北京某著名理科高校的計算機研究生,我看到簡歷裏說到他是其中一門課(關於中間件的課程)的助教,偶問他:能否對業界知名的中間件加以歸類?用什麼標準無所謂。支支吾吾半天連主要的產品都說不全。就這樣,在簡歷裏還吹噓得很厲害,什麼某公司的顧問了,什麼公司的技術總監了,胡扯!

  這首先是學校的責任。真不知道那些教授講課的時候都說得什麼?傳道授業解惑,哪一點做到了呢?

  眼高手低,還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

  在Linux下對照人家的原代碼寫了幾行程序,就是精通Unix編程了;學完了數據庫基礎就聲稱精通數據庫。用了幾天Office,就能說自己精通Office。一旦你讓他去寫個文檔,一百個不情願,還說:這玩意還不簡單?結果作了好幾天,弄出來的文檔不但粗糙得很,還沒有統一的風格,極盡變化之能事。你說他寫得不好,他還抱怨說你故意排擠他,最後你還要自己弄(那樣的文檔怎麼給客戶用呢?)。工作不了幾天,就想着自己做老闆。成天把什麼個人創業掛在嘴邊,都認爲自己是做大事的人。你讓他們列舉出4個IBM的主要產品,很多人都要半天才能弄出來,你要是問他們F4都是那四個人,那是張口就來。他們關心丁磊們的財富的程序要勝過關心C++語言的發展。

  沒有自己的觀點

  不說別的,就說說關於微軟。幾乎沒有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沒有用過微軟的產品,但是你和他們談到微軟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微軟的偉大之處,而是不厭其煩的和你談什麼微軟的霸權,什麼中國人自己的操作系統,什麼開源軟件。而這些話和報紙上的方興東等反微軟人士的論調幾乎如出一轍。我不是說批評微軟不好,而是要說的是,即使是批評別人都沒有動過腦子。這不是他們的懶惰是什麼呢?

  遇到批評的時候首先會辯解,不肯承認錯誤

  前幾天,在網上有一個北京一所高校的一個學生,發表了一篇什麼《計算機學習之我見》(名字記不太清楚了,反正後來文章的名字也改了),後來被人揭穿主要內容都是抄別人的,結果作者還一而再再而三的辯解。總而言之,對於大家都指出來的事實是死不承認。不從自身找原因。對自己做錯了的事情心安理得。而且大多還都自命不凡,往往還沒出校門呢,就已經有好多頭銜了,什麼“專家”,“資深顧問”,不知道什麼的一堆頭銜。到了找不到工作的時候也是埋怨社會環境不好,什麼經濟不景氣。甚至都埋怨起了沒有早點進行計劃生育......扯遠了

  沉迷遊戲。浮躁,缺少深入思考的習慣

  他們比遊戲公司更關心遊戲,對遊戲雜誌每期必看,對一些遊戲故事背景如數家珍,他們能爲了一個帳號和別人拼命,走在路上談論遊戲,宿舍裏,睡夢中,還是遊戲遊戲!

  現在的大學生還幾乎都是網蟲,但是你看看他們在網上的表現:看到別人寫的有爭論性的文章,很少真正的進行討論。往往是一個簡單的“頂”,“好”,“打倒小..” 盲目性很嚴重。別人喜歡《大話西遊》他也說《大話西遊》好,雜誌上說軟件工程,他也開始開口閉口都是CMM。和他們談話,你能聽到最時髦的東西,但是最實際的東西你很少能聽到。在他們的課堂上,能提起他們的精神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小笑話,稍加沉悶一點的課程,幾乎沒有人會認真聽。

  拜金主義之盛行

  在每年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北大、清華的校園BBS上都會有一些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又很雷同的東西:偶去某某大公司是如何通過的,某某如何收到了幾個國際大公司的Offer,某某國內的企業如何的不好,鄙視這家公司...可以想象一下屏幕前的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似乎通過這些文字,金錢、小康的生活已經觸手可及.

  面試失敗對他們的打擊是如何之大,所謂成功又是如何令他們興奮!又是多麼容易感受到幸福啊。仔細想想,也挺可怕的,這可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大學阿,但是天之驕子們就成了這麼樣嗎?

  朋友說到這裏,我已經開始反對了:“不能一棍子打死吧,一些學生還是比較踏實的。”“我可以肯定,那絕對是少數。”我的憤青朋友回答的很堅決。

  “還有一些其他的,就不說了吧,我知道那些自命不凡的學生,一定會跳出來反駁的,因爲,他們覺得自己了不起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