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RAID與SCSI的一些基本概念

RAID簡介
內嵌微處理器的磁盤子系統通常稱爲R A I D系統。R A I D陣列的可用容量總小於成員磁盤的總量。
一、RAID 0(分塊)是簡單的、不帶有校驗的磁盤分塊,本質上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R A I D,因爲它並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餘。假如RAID 0的磁盤失敗,那麼,數據將徹底丟失。爲了在RAID 0情況下恢復數據,唯一的辦法是使用磁帶備份或者鏡像拷貝。
二、RAID 1(鏡像)是非校驗的R A I D級。
三、RAID 2(專有磁盤的並行訪問)的定義涉及R A I D控制器中的錯誤校驗電路。這個功能已經被集成到磁盤驅動器中,雖然便宜,但效率卻不高。因此, RAID 2沒有形成產品。
四、並行訪問R A I D都屬於R A I D 3。R A I D 3(使用專有校驗磁盤的同步訪問)子系統將數據分塊存放到陣列中的所有驅動器,將校驗數據寫到陣列中的一個另外的校驗磁盤, R A I D 3被認爲是校镽 A I D。
五、RAID4(使用專用校驗磁盤的獨立訪問)是一種獨立訪問的R A I D實現,它使用一個專用的校驗磁盤。與RAID 3不同的是,RAID 4有更大量的分塊,使多個I / O請求能同時處理。雖然它爲讀請求提供了性能的優勢,但RAID 4的寫開銷特別大,因爲在每次讀、修改和寫週期中,校驗磁盤都被訪問兩次。
六、RAID 5(使用分佈式校驗的獨立訪問)是一個獨立訪問的R A I D陣列,校驗數據被分佈在陣列中的所有磁盤。換而言之,即沒有一個專有校驗磁盤,因而,沒有像RAID 4一樣的寫瓶頸。
七、RAID 6(使用雙校驗的獨立訪問)提供兩級冗餘,即陣列中的兩個驅動器失敗時,陣列仍然能夠繼續工作。

 
RAID 1: 就是我們常說的“磁盤鏡像”,通過在陣列裏的一個 硬盤上完全複製相同數據的方式來提供對數據的充分保護。如果其中一個硬盤毀壞,另外一個硬盤將提供精確的,完全相同的數據,RAID系統將切換到鏡像的硬盤繼續使用,對用戶而言,數據並沒有丟失。 
這種鏡像系統不好的地方是數據的存儲速度並沒有得到改善,而且磁盤利用率低。然而,它提供對管理者而言最簡單有效的保護,當一個硬盤失效時,陣列管理軟件會直接將數據請求切換到有效硬盤上。

RAID 3:RAID 3 將數據交錯分佈在多個驅動器中,有一個專門的硬盤用戶提供奇偶數據存儲,提供錯誤數據的恢復和重建。 

RAID 5: RAID 5 是最通行的配置方式。它是具有奇偶校驗的數據恢復功能的數據存貯方式。在 RAID 5裏,奇偶校驗數據塊分佈於陣列裏的各個硬盤中,這樣的數據連接會更加順暢。 
如果其中一個硬盤損壞,奇偶校驗數據將被用於數據的重建。這是一個很通行的做法。這種方式的缺點是數據的讀寫時間會相對長些(在寫入一組數據時必須完成兩次讀寫操作)。它的容量是 N-1,最小必須有三個硬盤。 


磁盤陣列術語彙編
 Array:陣列
  磁盤陣列模式是把幾個磁盤的存儲空間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大的單一連續的存儲空間。NetRAID控制器利用它的SCSI通道可以把多個磁盤組合成一個磁盤陣列。簡單的說,陣列就是由多個磁盤組成,並行工作的磁盤系統。需要注意的是作爲熱備用的磁盤是不能添加到陣列中的。
  Array Spanning:陣列跨越
  陣列跨越是把2個,3個或4個磁盤陣列中的存儲空間進行再次整合,形成一個具有單一連續存儲空間的邏輯驅動器的過程。NetRAID控制器可以跨越連續的幾個陣列,但每個陣列必需由相同數量的磁盤組成,並且這幾個陣列必需具有相同的RAID級別。就是說,跨越陣列是對已經形成了的幾個陣列進行再一次的組合,RAID 1,RAID 3和RAID 5跨越陣列後分別形成了RAID 10,RAID 30和RAID 50。

  Cache Policy:高速緩存策略
  NetRAID控制器具有兩種高速緩存策略,分別爲Cached I/O(緩存I/O)和Direct I/O(直接I/O)。緩存I/O總是採用讀取和寫入策略,讀取的時候常常是隨意的進行緩存。直接I/O在讀取新的數據時總是採用直接從磁盤讀出的方法,如果一個數據單元被反覆地讀取,那麼將選擇一種適中的讀取策略,並且讀取的數據將被緩存起來。只有當讀取的數據重複地被訪問時,數據纔會進入緩存,而在完全隨機讀取狀態下,是不會有數據進入緩存的。
  Capacity Expansion:容量擴展
  在微軟的Windows NT,2000或Novell公司的NetWare 4.2,5操作系統下,可以在線增加目前卷的容量。在Windows 2000或NetWare 5系統下,準備在線擴容時,要禁用虛擬容量選項。而在Windows NT或NetWare 4.2系統下,要使虛擬容量選項可用才能進行在線擴容。
  在NetRAID控制器的快速配置工具中,設置虛擬容量選項爲可用時,控制器將建立虛擬磁盤空間,然後卷能通過重構把增加的物理磁盤擴展到虛擬空間中去。重構操作只能在單一陣列中的唯一邏輯驅動器上纔可以運行,你不能在跨越陣列中使用在線擴容。
  Channel:通道
  在兩個磁盤控制器之間傳送數據和控制信息的電通路。
  Format:格式化
  在物理驅動器(硬盤)的所有數據區上寫零的操作過程,格式化是一種純物理操作,同時對硬盤介質做一致性檢測,並且標記出不可讀和壞的扇區。由於大部分硬盤在出廠時已經格式化過,所以只有在硬盤介質產生錯誤時才需要進行格式化。
Hot Spare:熱備用
  當一個正在使用的磁盤發生故障後,一個空閒、加電並待機的磁盤將馬上代替此故障盤,此方法就是熱備用。熱備用磁盤上不存儲任何的用戶數據,最多可以有8個磁盤作爲熱備用磁盤。一個熱備用磁盤可以專屬於一個單一的冗餘陣列或者它也可以是整個陣列熱備用磁盤池中的一部分。而在某個特定的陣列中,只能有一個熱備用磁盤。
  當磁盤發生故障時,控制器的固件能自動的用熱備用磁盤代替故障磁盤,並通過算法把原來儲存在故障磁盤上的數據重建到熱備用磁盤上。數據只能從帶有冗餘的邏輯驅動器上進行重建(除了RAID 0以外),並且熱備用磁盤必須有足夠多的容量。系統管理員可以更換髮生故障的磁盤,並把更換後的磁盤指定爲新的熱備用磁盤。
  Hot swap Disk Module:熱交換磁盤模式
  熱交換模式允許系統管理員在服務器不斷電和不中止網絡服務的情況下更換髮生故障的磁盤驅動器。由於所有的供電和電纜連線都集成在服務器的底板上,所以熱交換模式可以直接把磁盤從驅動器籠子的插槽中拔除,操作非常簡單。然後把替換的熱交換磁盤插入到插槽中即可。熱交換技術僅僅在RAID 1,3,5,10,30和50的配置情況下纔可以工作。
  I2O(Intelligent Input/Output):智能輸入輸出
  智能輸入輸出是一種工業標準,輸入輸出子系統的體系結構完全獨立於網絡操作系統,並不需要外部設備的支持。I2O使用的驅動程序可以分爲操作系統服務模塊(operating system services module,OSMs)和硬件驅動模塊(hardware device modules,HDMs)。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在邏輯驅動器的數據區上寫零的操作過程,並且生成相應的奇偶位,使邏輯驅動器處於就緒狀態。初始化將刪除以前的數據併產生奇偶校驗,所以邏輯驅動器在此過程中將一併進行一致性檢測。沒有經過初始化的陣列是不能使用的,因爲還沒有生成奇偶區,陣列會產生一致性檢測錯誤。
  IOP(I/O Processor):輸入輸出處理器
  輸入輸出處理器是NetRAID控制器的指令中心,實現包括命令處理,PCI和SCSI總線的數據傳輸,RAID的處理,磁盤驅動器重建,高速緩存的管理和錯誤恢復等功能。
  Logical Drive:邏輯驅動器
  陣列中的虛擬驅動器,它可以佔用一個以上的物理磁盤。邏輯驅動器把陣列或跨越陣列中的磁盤分割成了連續的存儲空間,而這些存儲空間分佈在陣列中的所有磁盤上。NetRAID控制器能設置最多8個不同容量大小的邏輯驅動器,而每個陣列中至少要設置一個邏輯驅動器。輸入輸出操作只能在邏輯驅動器處於在線的狀態下才運行。
  Logical Volume:邏輯卷
  由邏輯磁盤形成的虛擬盤,也可稱爲磁盤分區。
  Mirroring:鏡像
  冗餘的一種類型,一個磁盤上的數據在另一個磁盤上存在一個完全相同的副本即爲鏡像。RAID 1和RAID 10使用的就是鏡像。
Parity:奇偶校驗位
  在數據存儲和傳輸中,字節中額外增加一個比特位,用來檢驗錯誤。它常常是從兩個或更多的原始數據中產生一個冗餘數據,冗餘數據可以從一個原始數據中進行重建。不過,奇偶校驗數據並不是對原始數據的完全複製。
  在RAID中,這種方法可以應用到陣列中的所有磁盤驅動器上。奇偶校驗位還可以組成專用的奇偶校驗方式,在專用奇偶校驗中,奇偶校驗數據可分佈在系統中所有的磁盤上。如果一個磁盤發生故障,可以通過其它磁盤上的數據和奇偶校驗數據重建出這個故障磁盤上的數據。
  Power Fail Safeguard:掉電保護
  當此項設置爲可用時,在重構過程中(非重建),所有的數據將一直保存在磁盤上,直到重構完成後才刪除。這樣如果在重構過程中發生掉電,將不會發生數據丟失的危險情況。
  RAID:獨立冗餘磁盤陣列
  獨立冗餘磁盤陣列最初叫做廉價冗餘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它是由多個小容量、獨立的硬盤組成的陣列,而陣列綜合的性能可以超過單一昂貴大容量硬盤(SLED)的性能。由於是對多個磁盤並行操作,所以RAID磁盤子系統與單一磁盤相比它的輸入輸出性能得到了提高。服務器會把RAID陣列看成一個單一的存儲單元,並對幾個磁盤同時訪問,所以提高了輸入輸出的速率。
  RAID Levels:RAID級別
  RAID級別爲不同冗餘類型在邏輯驅動器上的應用。它可以提高邏輯驅動器的故障容許度和性能,但也會減少邏輯驅動器的可用容量,每個邏輯驅動器都必須指定一個RAID級別。
  RAID 1,3和5的邏輯驅動器使用了單一的陣列,附表1描述了它們的具體情況。簡單地說,RAID 0是沒有冗餘,它可由一個或多個物理驅動器組成;RAID 1是鏡像冗餘,它在一個陣列中需要兩個物理驅動器;RAID 3爲專用奇偶校驗冗餘,即所有的冗餘數據都存儲在一個專用的磁盤上,一個陣列至少由三個物理驅動器組成;RAID 5爲分散奇偶校驗冗餘,即陣列中的冗餘數據分散存儲在陣列中所有磁盤上,它的一個陣列中至少需要三個物理驅動器。
  RAID 10,30和50是邏輯驅動器跨越陣列而組成的。附表2描述了跨越磁盤陣列的情況。
  Read Policy:讀取策略
  NetRAID控制器提供了三種讀取策略,分別爲Read-Ahead(預讀),Normal(標準)和Adaptive(適中)。
  預讀是在運行中,控制器不斷的提前讀取未被請求的數據,把它存儲在內存中,並期望這些數據能被使用。預讀可以更快的提供連續數據,當訪問的是隨機數據時效果就不佳了。
  標準策略不使用預讀的方法,當讀取的數據大部分爲隨機數據時,這個策略是最有效的。
  適中策略是當訪問的最後兩個磁盤上的數據存儲在連續扇區上時,將採用預讀的方法。
  Ready State:就緒狀態
  就緒狀態是一個可用的硬盤,它即不在線也不是熱備用盤,並可以添加到任一個陣列中或者指定爲熱備用盤的這種硬盤狀態。
  Rebuild:重建
  在RAID 1,3,5,10,30或50陣列中把一個故障盤上的所有數據再生到替換磁盤上的過程。磁盤重建過程中邏輯驅動器通常不會中斷對其數據的訪問請求。
  Rebuild Rate:重建率
  重建操作過程的速度。每個控制器都分配了重建率,它反映的是在重建操作中IOP資源使用的百分比。
  Reconstruct:重構
  在改變RAID級別後,對邏輯驅動器上的數據重新整理的過程。
  SCSI Disk Status:SCSI磁盤狀態
  SCSI磁盤(物理驅動器)可以有以下五種狀態,分別爲Ready(就緒),未配置的加電可操作磁盤;Online(在線),配置過的加電可操作磁盤;Hot Spare(熱備用),當一個磁盤出現故障時,準備使用的加電待用磁盤;Failed(故障),磁盤發生錯誤導致失效或用戶利用NetRAID控制器實用程序使驅動器脫機的狀態;Rebuilding(重建),磁盤正處於從一個或幾個關鍵性邏輯驅動器上恢復數據的過程中。
  Stripe Size:條帶容量
  在每個磁盤上連續寫入數據的總量,也稱作“條帶深度”。你可以指定每個邏輯驅動器的條帶容量從2KB,4KB,8KB一直到128KB。爲了獲得更高的性能,要選擇條帶的容量等於或小於操作系統的簇的大小。大容量的條帶會產生更高的讀取性能,尤其在讀取連續數據的時候。而讀取隨機數據的時候,最好設定條帶的容量小一點。如果指定128KB的條帶將需要8MB內存。
  Striping:條帶化
  條帶化是把連續的數據分割成相同大小的數據塊,把每段數據分別寫入到陣列中不同磁盤上的方法。此技術非常有用,它比單個磁盤所能提供的讀寫速度要快的多,當數據從第一個磁盤上傳輸完後,第二個磁盤就能確定下一段數據。數據條帶化正在一些現代數據庫和某些RAID硬件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
  Virtual Sizing:虛擬容量
  當此設置生效後,對一個邏輯驅動器來說,控制器將報告邏輯驅動器的容量比實際的物理容量要大的多。“虛擬”空間可以允許在線擴容。
  Write policy:寫入策略
  當處理器向磁盤上寫入數據的時候,數據先被寫入高速緩存中,並認爲處理器有可能馬上再次讀取它。NetRAID有兩種如下的寫入策略:
  Write Back(回寫),在回寫狀態下,數據只有在要被從高速緩存中清除時才寫到磁盤上。隨着主存讀取的數據增加,回寫需要開始從高速緩存中向磁盤上寫數據,並把更新的數據寫入高速緩存中。由於一個數據可能會被寫入高速緩存中許多次,而沒有進行磁盤存取,所以回寫的效率非常高。
  Write Through(完全寫入),在完全寫入狀態下,數據在輸入到高速緩存時,它同時也被寫到磁盤上。因爲數據已經複製到磁盤上,所以在高速緩存中可以直接更改要替換的數據,因此完全寫入要比回寫簡單的多。 

存儲技術 > 磁盤鏡像
磁盤鏡像是一個簡單形式的設備虛擬化技術,產生的每個I / O操作都在兩個磁盤上執行,
而兩個磁盤看起來就像一個磁盤一樣。磁盤鏡像也稱R A I D 1。

存儲技術 > 存儲區域網絡( S A N)
存儲區域網絡( S A N)是一種專用網絡,可以把一個或多個系統連接到存儲設備和子系統,
S A N可以被看作是負責存儲傳輸的“後端”網絡,而“前端”網絡(或稱數據網絡)負責正常的
T C P / I P傳輸。
存儲技術 > 網絡連接存儲( N A S)
網絡連接存儲( N A S),表示總控的網絡存儲服務器產品。典型的N A S都連接到普通的網絡
上,通常是以太網,提供帶有預先配置好的磁盤容量和存儲管理軟件的集成系統,構成一個完
備的存儲解決方案。
如何設置SCSI BIOS 
第一次進入SCSI BIOS的設置畫面,你一定會被這些繁雜又似懂非懂的各種選項搞到一頭霧水;不過別害怕,接下來我們將爲你仔細解說SCSI BIOS中的每項設置,並說明其用途、設置後的效果。雖然SCSI的廠牌不勝枚舉,但是SCSI BIOS的設置卻大同小異,在此,我們以Adaptec AHA-2940U/UW的SCSI BIOS V1.32來說明。 
  請直接執行"Configure/View Host Adaptec Setting"命令:
  SCSI Bus Interface Definitions 
  此項目的功能主要用來設置SCSI接口卡本身的各種定義,此處有三項設置: 
  Host Adaptec SCSI ID:在此設置SCSI 接口卡 本身的ID編號(這張卡可設置0~15)。默認值爲7。一般強烈建議不要更動此默認值。 
  SCSI Parity Checking:SCSI設置在傳輸數據時的"同位檢查",可以選擇Enable(開啓)或是Disabled(關閉)。若是開啓此項,可以確認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強烈建議開啓此項,除非連接SCSI的外設不支持同位檢查的功能。 
  Host Adaptec SCSI Termination:在此設置SCSI接口卡本身的終端電阻,可以選擇Automatic、Enable或是Disable。如果只有外接設備或僅有內接設備的話,必須設置爲Enable;若內、外接設備都有的話,則要設置爲Disable。如果你經常變動SCSI的內、外接方式,建議選擇Automatic,這樣可以自動檢測Termination是否需要開啓或關閉。 
  Additional Options 
  此項雖然被稱爲"附加"但卻是整個SCSI BIOS設置的核心。例如設置啓動設備、同步與異步、最大傳輸速率、SCAM的PnP支持、CD-ROM啓動等等,這麼多的設置可能有點繁雜,不過你只要跟着我們的說明,相信可以瞭解得相當透徹。 
  Boot Device Options:這裏主要在設置以哪一個ID做爲啓動設備。一般設置可應用於SCSI硬盤(包括抽取式硬盤)或是MO、CD-ROM等,不過設置後仍然需要將主板System BIOS的啓動順序調爲SCSI優先才行。如果在SCSI Device Configuration中將BIOS Multiple LUN Support設爲no,則此項更動後不會有作用。如果你的SCSI硬盤爲ID-0,並安裝了操作系統,這時候可以利用以上的設置方式,將ID-0設爲啓動設備。 
  SCSI Device Configuration:此菜單的功能,主要是在設置各SCSI外圍設備的獨立選項,你可以讓每個ID的外設具有不同的參數設置。例如:將ID-5的最大傳輸速率設爲40MB/sec,另外將ID-0設爲20MB/sec,這樣一來,兩臺外設可獨立以不同最大傳輸率來進行數據傳送,而不會造成SCSI Bus的不穩定。若是將Advanced Configuration Options中的Host Adapter BIOS設爲Disable,這些選項設置後不會產生效果。 
  Initiate Sync Negotiation:使用同步傳輸溝通,可以選擇Yes或No。如果選擇Yes,則SCSI接口卡與SCSI外圍設備的數據傳輸會嘗試以"同步"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可以加速數據的傳輸效率;若選擇No,則關閉此項功能。一般建議除非外圍設備不支持此項功能,請務必將此項設置爲Yes。 
  Maximum Sync Transfer Rate:在次設置SCSI接口卡與各外設個別的最大同步傳輸速率。一般建議你在此將最大傳輸速率調爲"最大值",即使外設無法支持,也會自動調整爲可以到達的最大速率;若是外設無法將其最大同步傳輸速率迴應給SCSI接口卡,在使用上可能會發生問題。比方說,如果使用SCSI-3規格的接口卡,而外設屬於SCSI-2規格的話,一般建議將此外設的最大傳輸速率手動調爲10MB/sec。以下是各種SCSI接口卡BIOS可以調整同步傳輸速率的最大值。 
SCSI接口規格 SCSI-2 Ultra-SCSI Ultra-Wide SCSI Ultra2-Wide LVD/SE 
可調整的最大同步傳輸速率 10MB/sec 20MB/sec 40MB/sec 80MB/sec 
  Enable Disconnection:允許SCSI接口卡可以臨時中斷與SCSI卡外設的連接狀態,以釋放更寬裕的SCSI通道來服務連接其他的SCSI外設。如果你要以"多任務"的方式在多臺SCSI外設上工作,使用此功能可以提升多任務的效能。如果你有兩臺以上的SCSI設備,請務必將此項目設爲Yes;若是隻有一臺SCSI外圍設備,可以不需要開啓此功能,請設爲No。 
  Initiate Wide Negotiaion:設置寬頻傳輸溝通。如果設爲Yes,則SCSI外設與SCSI接口設置之間以16-Bit寬通道傳輸數據;若設爲No,則以8-Bit傳輸數據。如果你SCSI外設的規格屬於Wide-SCSI系列(接腳爲68-Pins,16-bit),請將此項設置爲Yes,否則將以8-Bit的寬頻傳輸;若是外圍設備爲SCSI-2、Ultra SCSI(接腳爲50-Pins,8-Bit),建議調爲No,否則可能會產生讀取上的問題。 
  Send Start Unit Command:設置送出啓動命令。有些SCSI外設需要藉助由SCSI接口卡送出啓動命令,馬達才能開始運轉,請參考你SCSI外設的說明書。一般建議將此設爲No,如果你的外圍設備的確需要送出啓動命令才能啓動的話,請將此項設爲Yes。 
  BIOS Multiple LUN Support:設置SCSI接口卡是否支持"多重邏輯單元編號"(LUN,Logical Unit Numbers)。如果你的外圍設備有支持多個LUN,可以將此項設爲Yes;如果沒有這樣的外設,請設爲No。外設具有多個LUN時,可以在Boot Device Options中的Boot LUN Number項目,設置要以哪個LUN來啓動。 
  Include in BIOS Scan:此項如果設爲Yes,在啓動時SCSI BIOS會掃描此外圍設備,並由BIOS INT13延伸功能來控制他。例如,如果你的SCSI外設爲硬盤,當此項設爲Yes時,SCSI BIOS會在屏幕上顯示"SCSI BIOS Installed Successfully!",並使用SCSI接口卡的BIOS INT13擴展功能控制SCSI硬盤,而不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序;若是設爲No,啓動時雖然還是會檢測到SCSI硬盤,但SCSI BIOS會顯示"SCSI BIOSNOT INSTALLED",這時候硬盤便不在BIOS INT13延伸功能的管理範圍,你自然無法在操作系統中看到這塊SCSI硬盤咯。 
  Advanced Configuration Options:接着我們爲你介紹SCSI BIOS的高級功能設置。請先退回SCSI BIOS的Configuration畫面,接着做進入該項選項。 
  Reset SCSI Bus at IC Initialization:如果此項設爲Enabled,每當計算機的電源重新開啓時,SCSI通道內的信號便會跟着重置(Reset),如此一來可以讓SCSI接口卡以最"初始"的狀態與所有外圍設備連接。例如當你的SCSI CD-ROM愛讀取上發生問題,又無法退出光盤時,若是重新啓動計算機,SCSI通道中阻塞的信號便會自動清除,恢復成初始的連接狀態,這時光盤就能順利退出來啦! 
  Extended BIOS Translation for Dos Drives>1 Gbyte:在此設置是否在DOS的環境下支持1GB以上的硬盤,默認值爲Enable,一般建議不要更動。 
  Host Adapter BIOS(Configuration Utility Reserves BIOS Space):如果你的SCSI外設硬盤,而且需要用SCSI硬盤來啓動,請將此選項設爲Enable;若SCSI外設只有CD-ROM、掃描儀等,你可以設爲Disable。 
  Support Removable Disks Under BIOS as Fixed Disks:此選項特別針對MO或是抽取式硬盤而設置。如果設爲Boot Only,則只將啓動盤(以MO或抽取式硬盤啓動)當成硬盤使用;若設爲All Disks,則所有MO或抽取式都可當成硬盤使用;如設爲Disabled,則MO恢復爲抽取式儲存裝置。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啓動前務必先將MO片放如MO機器中;一旦將MO硬盤使用,在連接的狀態下若將MO片退出,將造成數據的丟失。
  Display Message During BIOS Initialization:此項若設爲Enabled,則啓動時SCSI BIOS會在屏幕上顯示Press for SCSI Select(TM)Utility!,提示你依照這個方法來進入SCSI BIOS設置菜單。如果設置爲Disable則不會顯示這一行提示,但你開始可以藉由Ctrl+A鍵來斤年日微 SCSI BIOS菜單。
  BIOS Support VFOR Bootable CD-ROM:如果此項設爲Enable,你可以將可啓動的光盤片放入SCSI光驅中,使用SCSI光驅來啓動。 
  BIOS Support for INT13 Extensions:DOS或是舊版本的Windows95只支持傳統的INT13H磁盤控制中斷,而且最大隻支持到1024柱面(Cylinder)。若是你安裝了Windows95 OSR2或Windows98的操作系統,便支持了新的INT13 Extensions的擴展功能,這時候可以管理容量8GB以上的磁盤(也就是>1024Cylinder的磁盤),但是先決條件請你將此項設爲Enable,這樣以來你的操作系統才能管理超過8GB的硬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