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未來

本人在廣州生活四年,深感廣州公交和地鐵之扯淡,每日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皮貼皮、臉貼臉是必然之事。放之四海,可見大多數大城市的交通早已在超負荷工作,北京和上海的堵車早已經見怪不怪了,更有很多上班族每天已經習慣把自己的上班時間提前30分鐘以抵消堵車帶來的延遲。
本人甚是奇怪,爲何國家不花時間和精力去發展空中交通,而卻把大把的錢投入到雲計算中去,如果把幾百億幾百億的人民幣放在空中交通中,我相信這個所獲得的經濟利益不會少於雲計算,更可以很好地改進社會面貌。可是,一羣又一羣的螞蟻不斷地涌向雲計算,這個東西會對我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是像洪水猛獸一樣把整個信息行業吞沒,有待觀察。。。
可惜本人不是機械工程專業,否則空中交通必然是我要攻克的方向,當然我並不清楚這個技術難關在何處,只是一個Idea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