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爲的是讓生命得到昇華

看《贏在中國》想說:
成事,爲的是讓生命得到昇華
 

前幾天經朋友介紹下載並觀看了央視經濟頻道的一檔勵志節目《贏在中國》:

俞敏洪:“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線與夢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們的生命有時會像是泥沙,你可能像泥沙一樣沉澱下去不再爲前進而努力了,但你卻永遠見不到陽光了,不管你現在的生命是什麼樣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樣不斷的積蓄自己的力量衝出障礙,當發現時機不到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厚度積累起來,一旦時機來臨你就能奔騰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在節目中我見證了衆多創業者的限辛與辛酸,並深深感到“有爲也有不爲更應該有作爲”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他們流的是辛酸的淚,我是爲辛酸流淚。這就是爲什麼《在路上》這首歌有一句“那一天,我不得以上路,爲不安分的心,爲自尊的生存,爲自我的證明,路上的心酸已融進我的眼睛。”

我要上路,我們要上路,我們更應該在路上……

到明年六月我將結束我的大學生活,此時的我更多的意識到像我一樣的大學生需要知道的並不是從優秀到卓越,而是如何從迷茫到積極、從失敗到成功、從自卑到自信、從惆悵到快樂、從恐懼到樂觀。對每一個要畢業或者說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渴望成功但又覺得成功遙之不及,渴望自信卻又自怨自艾,渴望快樂卻又不知快樂爲何物,希望用連續敲擊鍵盤的方式鼓勵和我站在同一戰線上的朋友們能夠認識和肯定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從自信中得到快樂和成功。

吶喊源自蓄勢  拼搏釋放力量

微笑映襯從容  淡定彰顯睿智

捍淚詮釋收穫  進取成就人生

要想讓生命得到昇華必須成事,馬雲在《贏在中國》中點評過很多選手,並且幫助他們去認識自己、能幹什麼、要到哪裏,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概括了馬雲自己幾乎全部的追求,我時常在問:我是誰我能幹什麼我要到什麼地方去,答案是:不知道!。很小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長大,長大了做什麼,我當時沒有想;讀小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麼,我沒有想過;讀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麼,我沒有想過;讀高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做什麼,我沒有想過;上大學的時候,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該做些什麼呢?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

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分析情景;

用務實發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

用自覺端正態度;用學習積累經驗;

用勇氣放棄包袱;用真心追隨智慧。

最後:這篇文章中引用了很多節目中的原話,希望Never to say give up for myself! “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命運”,是《贏在中國》的標誌性語言,我覺的並不是一定要創業才能改變命運,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裏蘊涵着很多我們應該斟酌的東西,真是太多了,不寫了更多的是多多思考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