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世界是扁平的 》

     

       摘   要:

        托馬斯·弗裏德曼(ThomasL.Friedman)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曾三次贏得普利策獎,是美國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他認爲現在的社會必定抵擋不了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文章核心內容
  
  弗裏德曼所定義的全球化1.0版本,始於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從1492年持續到1800年。所謂“全球化”,應該說是殖民化,國家和政府在宗教與帝國主義的影響下,利用暴力擊垮國界的藩籬,將世界連爲一體。
  
  全球化1.0版本講述的是國家和實力的故事。
  
  全球化2.0版本,這一時代從1800年左右一直持續到2000年。這時,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到國外去的目的就是尋找市場和勞動力。同時,運輸成本與通訊成本的下降推動了一體化的進程,各國之間有了充足的商品和信息流通,出現了真正的全球市場。
  
  弗裏德曼認爲,世界從2000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全球化3.0版本。整個世界進一步縮微,整個世界的競技場因一臺無所不包的電腦網絡而被夷平。這個平坦的世界是個人電腦、光纜、工作流程軟件的綜合產物。


  
  精彩書評 “世界是平的”意味着什麼?
  
  
  500年前,哥倫布返航後對西班牙國王和王后彙報說,地球是圓的。500年後,三度普利策獎得主、《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卻對世人說:世界是平的。
  
  這是關於“全球化”的描敘。
  
  弗裏德曼認爲,世界從2000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全球化3.0版本。整個世界進一步縮微,整個世界的競技場因一臺無所不包的電腦而被夷平。越來越多的人被電腦、電子郵件、網絡、遠程會議和各種新軟件聯繫在一起。
  
  世界被拉平了,電腦屏幕充當了這個“扁平化地球”的隱喻。在全球化3.0版本時代,世界上任一節點都可能成爲輿論的中心,個人的力量得以凸顯。所以,現在每個人都會問:在當今全球競爭中,我究竟處在什麼位置?我如何才能與他人進行合作?
  
  在書中,中國、印度等國家被描述成變平的世界中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全世界到處都是機會,只要你有足夠的想象力與能力。經濟行業的人看見“平經濟”,發現了無限商機;普通百姓看見了明天自己也有機會創業當老闆……世界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改變着,並讓我們感受到它近在咫尺的威力。
  
  在平坦的世界裏,如何才能抓住機會?首先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其次要掌握足夠水平的知識、技術、創意並且要進行自我激勵。在平坦的世界裏,我們需要培養學習的能力,要充滿激情和好奇心,要具有和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像開發左腦一樣開發右腦的能力。
  
  世界是圓的,還是平的?也許,世界並沒有變,只是人類的想象力變得更豐富了而已。
 
        --------------------------------------------
    
       世界是平的,或者世界正變的越來越平,我個人認爲主要是以下方面的促使: 
 
1, 大部分民衆解決了溫飽問題,進而開始對文化和精神的的追求;
2, 每個人同時迫切/ 改變,提升自身發展的需求。
3,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變革和普及,獲取信息的能力日趨公正;偏遠山村和大城市同時知道美國發射了全球首架空天戰機,大城市或者少數人不再單獨享有信息優勢。
4, 各種技術研發,產品創意等等都趨向於極限;往上提升的空間日益狹窄,創新日趨挑戰。
5, 交通和物流技術發展,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容易。
 
 
    以上現狀將催生:
  1,信息技術將更加先進——電腦和手機終端技術達到空前。
  2,世界由少數極轉向大多數極,發展逐漸趨向平衡,格局趨向於多邊對話;
  3,標準不再是少數團隊制定,而是更多人蔘與到標準的制定中,或者標準制定必須考慮更多的因素。
  4,各種能量和作用趨向穩定和平衡。
  5,突破性思維,突破性創造將會出現,這又會造就新的不平的世界。也印證了發展始終是在矛盾中進行的。
 
                                    
        以上是小讀者我的個人見解,請大家跟帖補充並指正,期望我們每個人對《世界是扁平的》 有更深刻的詮釋。
        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