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 + SAS:PS5000XV與MD3000i的別樣生活

二十年前,《穿Prada的女魔頭》原型Anna Wintour初掌《VOGUE》大權,擔任主編的第一期雜誌,就在封面上將40美元一條的牛仔褲與1萬美元的T恤衫配在一起。這種在當時看來非常激進的“混搭”,如今已經極爲常見,不僅是檢驗“潮人”的標準,對買不起太多奢侈品牌的工薪階層也頗具實用價值。
與時尚圈的潮人相比,IT業界的某些人頭腦顯然不夠靈活。他們的思維似乎還停留在“廉價就是低端”的層次,認爲廉價的技術只能與同樣廉價的技術相配,嚴重缺乏“混搭”的概念。
舉例來說,與FC(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相比,iSCSI是廉價的,SATA也是廉價的。於是乎,iSCSI陣列配SATA硬盤驅動器(iSCSI + SATA)簡直如同“天經地義”一般,特別是在兩三年前,基於SCSI硬盤驅動器的iSCSI存儲系統屈指可數。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iSCSI陣列不用FC-AL(Fibre Channel Arbitrated Loop,光纖通道仲裁環路)硬盤驅動器是很正常的,畢竟取代FC本是iSCSI的目標之一。但實際上,成本或許是更爲重要的因素,由於SCSI與FC硬盤驅動器有着相同的機械部件和相近的電路總成,價格都明顯高於SATA硬盤驅動器,所以也難以在iSCSI陣列中覓得蹤跡。
不過,這種思路顯然沒有考慮到iSCSI和SATA的特點。我們知道,存儲系統有兩種基本的工作負載——隨機訪問和順序傳輸。隨機訪問強調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數),每個I/O的數據塊都不大,通常是幾KB或十幾KB,但分散在磁盤上的不同區域,因此硬盤驅動器的隨機訪問能力是主要瓶頸所在;順序傳輸則相反,對接口帶寬有着較高的要求。
雖然萬兆以太網(10GbE)已是大勢所趨,但直到目前爲止,千兆以太網(GbE)仍然是iSCSI的主要承載者。也就是說,一個物理的iSCSI端口,帶寬只有約100MB/s。反觀SATA硬盤驅動器,儘管IOPS與SCSI/FC硬盤驅動器不是一個檔次,持續傳輸率上的差距卻沒有那麼明顯。如今,一個SATA硬盤驅動器的平均傳輸率已經超過50MB/s,用不了兩個就可以把一個千兆iSCSI端口“填滿”。相比之下,具有四倍帶寬的4Gb/s FC反而更適合順序傳輸類型的負載。
千兆iSCSI的帶寬對隨機訪問倒是足夠了。15000RPM(15K RPM)的SCSI/FC硬盤驅動器能夠貢獻400左右的IOPS,就算每個I/O的數據塊有8KB,一個硬盤驅動器需要的帶寬也不過3MB/s出頭,應付二三十個不成問題。7200RPM的SATA硬盤驅動器,單個的IOPS約爲200,是前者的一半。總之,要麼是千兆iSCSI帶寬不足,要麼是SATA硬盤驅動器IOPS欠佳,怎麼看“iSCSI + SATA”都是一個以廉價爲首要訴求的解決方案
當然,不是說廉價不可以,而是也要給那些沒有FC基礎設施(交換機、HBA等)但需要支持數據庫等典型IOPS應用的客戶以足夠的選擇。好在,日漸成熟的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連接SCSI)讓我們看到了自行“混搭”的希望。
與並行SCSI相比,兼容SATA驅動器是SAS的一大優點,這意味着存儲廠商可以統一使用SAS技術來構建磁盤陣列——包括SAS RAID和SAS磁盤背板,從而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靈活配置SAS或SATA硬盤驅動器,用戶選擇iSCSI存儲系統的餘地也大爲增加。
存儲時代網站認爲,經過幾年的發展,iSCSI和SAS已經趨於成熟,到了可以檢驗“iSCSI + SAS”組合效果的時候。兩款來自戴爾的“iSCSI + SAS”磁盤陣列——PowerVault MD3000i和EqualLogic PS5000XV不僅足夠成熟,還代表着不同的磁盤陣列架構類型,對它們的評測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