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子談管理】:用順其自然的方式去做管理


 

引子:不記得在《莊子》還是《韓非子》裏面有這麼一個故事:說齊國的國君在海邊釣魚,突然有人傳信來說,齊國國君的兒子在都城玩耍的時候跌斷了腿;這傢伙可是着急了,於是國君就找了國內最好的馬車和馬車伕,坐着就往都城趕;國君心急火燎的,覺得這趕車的實在趕得太慢了,就說哪有像你這樣趕車的,這麼慢,放着我來、、、於是馬車伕自然就讓國君趕車;國君趕着車,想着家裏,着急得不行,覺得這馬跑得實在忒慢了,國君想了想,乾脆跳下馬來直接跑着回去、、、、這當然是一個笑話。當時看這個笑話的時候,覺得蠻有趣的。

 

在做試點市場的時候,當時爲了便於管理,就將公司劃分爲三個部門,一個市場拓展部,一個推广部,一個行政部,我自己算在行政部裏面的。因爲是初創團隊,所以,很多工作難免坑坑窪窪,這裏也是問題那裏也是問題的,比如微博運營這一塊,最開始是我自己在做,後面交給推广部下面的內容營銷組在做;但是,儘管在做,但是在一個多月之內,除了準時發送微博之外,沒有更多的特點;從稱職的角度來說,運營者是做了事情的,但是,做出來的,不是我想要的效果。心裏話,我很着急;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我直接告訴他們怎麼做?

 

我決定不告訴他們具體怎麼做。我在想,假如我告訴他們怎麼做,那麼這以後,他們就一直在我的影子裏面跳不出來,想的做的都是怎樣符合我的標準,這樣他們反而束手束腳的,影響發揮,而且還不容易做出成績,如果遇到接受能力快一點的還好,能夠一下子進入我的套路里面去;如果遇到接受能力不好的,那不是一直在我的套路里面糾結、茫然,找不到方向,那不是到了最後他什麼也做不好麼?

 

我想起了自己做教師的那段經歷。那時候,那些小朋友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經常來找我問問題,最初我很耐心的給他們解答,問題倒是得到解決了,但是這考試下來他們成績始終不好;後來因爲我實在是有些疲倦,我就不想給他們解答了,而是問他們自己想怎麼解決,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這樣下來後,他們也能把問題給解決掉,而且考試下來的成績還很好、、、

 

恩!就這麼做!我決定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思考,到底應該怎麼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做內容營銷的交流過幾次,她們也問了我一些問題,但是涉及到具體的做法,我真的沒有講到底應該怎麼做怎麼做。很欣喜的是,從一月份開始,她們居然能夠搞出一些特色出來,據負責人告訴我,她們還想着做出自己的風格,甚至還想過在不久的將來做自己的運營品牌、、、

 

很樂意看到這些變化。相對比而言,推廣的其他工作可就是做的一塌糊塗了。比如發帖,比如做文庫,作百度問答知道,比如寫軟文,甚至出現了寫出了軟文直接發我這裏的情況,可以想象得出這樣的工作到底有多麼的零散和毫無系統。爲了做工作而做工作,不知道爲了什麼而做工作,這其實是職場上的一種通病。問題其實我早看出來了,工作缺乏系統性、連貫性,所有人做的都只是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在做,毫無團隊配合、、、但,我看出來了,能說嗎?太多太多東西了,說是說不明白的,這個得需要他們內部自身的力量去改變,需要他們自己去發現出現了一些什麼問題怎麼去解決問題。否則,他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怎麼做事,怎麼做好工作。

前幾天,我和他們的負責人聊了一會,問問他們對目前的工作的看法,發現了那些缺陷,爲什麼會出現這些缺陷,應該怎麼去解決?果然不出我所料,大多數人還在等着我給佈置任務,等着我告訴他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有這樣的思路存在,自然而然的就無法做好工作了。

但是不是我發現了這些問題,我就得馬上告訴他們怎麼做呢?不能!我們不能讓他們陷入我們的思維圈子裏面糾結,而是應該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團隊選管理者是怎麼選的?就是這麼來的。如果團隊的管理者找不到這些問題處理不好這些問題,還有資格做管理者嗎?而相反,如果有人在混亂中找到問題並且能夠將問題一一解決,打造出風格,那很顯然,這就是最需要的那個人,對不對?

 

任何人都是可塑的!但是不能用“你我”的力量,得用他們自己的力量。在他們自己的力量範圍之內,他們會根據情況做最合適的變化,這其實就是宇宙的平衡,是爲“太極”;而一旦我們以我們的力量介入,破壞掉這種平衡,那麼,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不順起來。大家說,對不對?幸好,推廣的部分成員已經開始發現這些問題了,我相信,質變應該很快就會發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世間萬物,都有他的生長規律,我們得學會順應他們的生長方向,讓他們自由生長;而一旦破壞了這種生態平衡,結果是什麼?可想而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