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jason書


有些人,就算相識一輩子,卻還是形同陌路;而有些人,只是淺談數語,便覺對方是知己。

與他的相遇相識在抖音,對於一個短視頻劇情,我們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加了微信,成了朋友。

我們的聊天剛開始是這樣的。


他說:“平時有空,可以聊下人生。”

我:“嗯,可以的。只是有些時候我的言語述說的是我的自我見解,望理解哦。”

他:“人要有真我,不能只是迎合。對事不對人。”

我:“正是此意。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就真實的說出來。如果別人不願意聽,那就可以不用再繼續了。就事論事,豈不樂哉嗎?”

他:“是的。有時候,討論是必須的。”

我:“如果事兒都論不清楚,那有何必要將其他的東西摻雜進來,更加的理不清楚呢!對吧。古希臘的哲學家常常會有這種活動。我曾看過柏拉圖的一本書,講的就是蘇格拉底的一段經歷。”

他:“你不似20歲。你讀得書多。”

我:“嗯嗯。從初三開始喜歡看課外書,五六年來,未曾間斷。”

他:“我看書少,但看人和聽事多。”

我:“書其實講的就是經歷和生活,你真實經歷了,這個做法是很好的。”

他:“很多成功的偉人,都愛看書。我有點懶,好動,靜不下來看書。”

我:“其實看人和聽事兒,更好。只是花費時間比較多。我知道自己有些浪費不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看書。”

他:“看得書多,會有更好的大局觀,你要堅持。”

我:“是的!其實你也不像一個不愛看書的人,只是礙於生活吧!很多人不愛看書的一個重要原因,都是源於不知道看什麼書,找不到一個興趣的觸及點。有很多時候,和別人聊聊天,其實勝過於看一本書。”

他:“我只重現實,不看國外的書,就有點窄了。感受不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我也要找些書來看看,豐潤一下自己的世界。”

我:“嗯嗯。西方的一些文化和思想,其實在中國的古代就已經體現的很多了。只是西方喜歡用故事的形式來講道理,所以,傳承的比較廣泛,易懂的高深東西總是易於傳播嘛!不是嗎?嗯嗯。看書,只看自己感興趣的,也就夠了。畢竟你的興趣也不會一成不變的,長久以來,其實你會發現,自己讀的書好雜,好亂,再過一段時間,你就全理順了,知道在什麼情況該看什麼書了。個人見解。”

他:“讀書明理。要看書,才能實實在在體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我:“嗯嗯。這是絕對的,可以先看看西方的小說。要不,看看電影也是可以的。”

他:“什麼思想的都看看,自己在分析,理順,你就能夠昇華了。”

我:“西方很注重信仰,或許你會經常看到關於上帝,耶穌,聖經,羊皮卷之類的!”

他:“電影我會看,我經常能猜到劇情和結局。”

我:“那你很厲害了,我比較注重臺詞。”

他:“我只認識上帝,耶穌,聖經,羊皮卷之類的單詞,但我沒有深入研究它們的思想,所以我的知識面,有點窄。”

我:“電影的一個不好之處就在於它喜歡用套路。”

他:“看喜劇,就一定要重臺詞。是的,套路都差不多。所以我只要認真聽他說臺詞,就能預見他用什麼套路,就知道了劇情的發展和結局。西片的套路,也是固化了幾招。”

我:“那些思想其實不要去研究,研究透了也只是他們的,如果一個人爲了研究他人的思想而浪費掉自己的很多時間和經歷,或許有人願意,只是我無法做得到!所以,不是你的知識面窄,只是你的想法點不一樣,也很不錯,我比較贊同。這也就是影視在如今這個時代漸漸變得比較消瘦了吧!即使每年都會有很多的新電影出來,可人們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影片。一部電視劇或電影火了,並不是因爲拍得有多麼多麼好,我個人的理解是因爲他們找到了觀衆的一個心理,票房大賣的電影,結局都是很令人感動的,不是嗎?你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他:“是的,其實電影就是幾個感動點,幾點笑點,幾個催淚點,的疊加和排列,理順了,就能吸引觀衆,再加上幾個好演員。”

我:“相談數語,只覺你是一個很不錯的人,能夠理解。也很願意和你一起交流所遇到的一些事情,給出自己的看法。若無討論,怎有提升;若無反駁,又怎知自己對自己的觀念堅信不已呢!別人的吐槽我會選擇全部接受,因爲那會讓我們知道對自己這些東西或者想法到底是一個怎麼的想法!不過,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從來不去想這些,畢竟看電影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兒,想通了,也就失去了欣賞的味道了,影評人如是也。個人覺得,如果真站在了編劇與導演的角度去看一場電影或一部電影,這……”

他:“我看電影,就是要找他的感動點,笑點和催淚點,一部好的電影,我可以看五次的。我很容易受感動的,好像戰狼二的愛國情緒,我可以看一次,感動一次的。”

我:“的確很讓人感動的。”

接着以我的一場飯局結束了此次的聊天。


那天我向他請教了一個關於喜歡女孩子的問題,我是這麼說的。

我:“首先不知朋友是否現在有空,如若有空,朋友可否指點迷津一下關於青春的愛情。”

他說:“怎麼了?”

我:“和一個聊了好久的女生聊到了愛情問題,她單身,我好像有點喜歡她。”

他:“可以試下進一步。”

我:“我認爲自古套路得人心,可我卻套着了路,黃了這份有點着落的感情。”

他說:“急進誤事?”

我:“嗯嗯,對的!”

他:“說了就失去了這個異性朋友,我支持你。”

我:“可我浪費不起了,不盡快一點腳步就畢業了,那時候就不再敢觸碰這種東西了。”

他:“你不試,後悔一輩子,試了,大不了失去一個女性朋友。”

我:“嗯嗯,其實我很怕真正喜歡一個人,所以一直處在那種層次裏。嗯嗯。這句話有理。如果做不成戀人,那也就沒必要做朋友了吧!是這個意思吧。”

他:“是的!當有愛時,就很難繼續做朋友了,不如大膽去試一下。”

我:“嗯嗯。好的,那就先借你吉言了哦!或許已經知道結局了”

他:“令願失去一個朋友,不要因爲自己的猶豫,失去自己的真愛。”

我:“嗯嗯,其實我一直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可這云云人海,實在是難。”

他:“一輩子,真愛可能只有一兩個,但知己可以不斷有。”

接着他向我介紹瞭如何接近女孩子,並引起她的好感的一個姑且說成是套路吧,大致是這樣的:

“找到對眼神的,就找機會表白,先試,一步一步。

先約吃東西,後約晚飯,再是談電影,過幾天約看電影。

如果她去,你就可以表白或者有點身體接觸。

從光到黑,從衆到單。不要動作太大,不要語言一下太白

當每次你約她,都不拒絕時,或者主動單獨約你時,就是有反應了。

晚安,發個好夢,希望夢中有我,如果她還接你話題,那就是有意願;如果她沉默,你就下次低調說話。

如果一說這些,就沉默,那你就要做些能讓她高興和感動的事情了,累積做幾件讓她能喜歡你的事。愛是積聚沉澱的結果!

先用心,看她的愛好點,需求點,想辦法去幫她,陪她。

讓她們幫忙約出來,如果幾次她都對你沒有感覺,那就放下,隨天吧。

第二就是爲人着想,儘量照顧她的情緒,剛開始,只要她說有事先走,絕不糾纏挽留,讓她覺得同你一起心態很放鬆。適當時候送些小禮物,一步一步抓住她的心。”

說實話,我很感謝,只是我已經忽略了這些劇情,走到了後面的地方,陷入了死角。

後來以這個回答,結束了我們之間討論追女孩子這事兒,我是這麼說的:

“朋友您好!

首先很感謝你所給予的那些方法,要想懂女生的心思,就得有所行動與付出,要讓她感受到你的真誠與心意。

聽了你的這些建議以後,我覺得自己在她身上無法做到這些,僅僅是我自己做不到這些,於是我就給了自己幾個問題:

我是不是真的很喜歡她?

我能夠爲她做到什麼程度或者已經喜歡她到了什麼程度?

我是不是很堅定的喜歡她?

我是不是能夠爲了她而忽略掉一些外在的因素?

我是不是很願意去了解她,關心她,爲了她浪費多少東西都值得?等一些問題。

想好之後,我覺得在她身上我做不到這些,在以前的一個女孩子身上倒是可以,不過那個女孩子,可能這輩子都沒多大機會了,和她不說算不算很熟悉,但是我比較能夠了解她,彷彿已經到了一種知心朋友的階段了。所以,在經過你的經驗之談之後,我知道了該如何去追一個女孩子了,但是卻兜兜轉轉沒找着可以追的人。

……………

其次,就是你經常所說你比較喜歡和別人交談,但是遇到噴子就會選擇避開或者沉默,其實剛開始我沒能夠真正的和你說出一些自己心理上的東西,因爲不管怎樣,遇到噴子或者是不贊同自己的人或者是反對自己的人或者是故意擡槓的人,自己心裏雖然是經常告訴自己,不要去理會他們,不去搭理他們,這樣子,其實自己的內心還是有所不滿的情緒所在的,這是沒辦法避免的,我當時說的,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一想,他們爲什麼會說那些話,或者是因爲什麼,或者是因爲什麼。

這兩天的經歷及晚上的一些感想,我覺得是有時候你跟別人說一些很有意義的話,別人本身的修行到不了一種標準或者是境界,他聽的時候,是不懂你在說什麼的。

還有就是,你和別人討論,你說的很多都是對的,但只要一句說錯了,那他就會根據那一句和你產生無休無止的爭辯,或許一直都沒辦法停止。所以,我想說的是,朋友你想要和別人討論或者探討一下人生的一些道理的話,需要對人有一種認知的哦,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想象到你所說的那一個層次裏去。”


對於我給他的回答,他如此回了我:“你說得對,我喜歡自己的朋友討論任何事情,但我不喜歡那些真正的噴子(並且是很水平的),我其實是一個喜歡辯論的人,律師我也會說到他接受我的觀點,我說的噴子是無理取鬧者,我經常都有獨特見解。”

我:“那個,朋友,可能我得先說一聲抱歉了,現在有些許急事兒,有些話我想等明天再說可好!”

他:“我不喜歡盲從的人,我喜歡有見多識廣,有知識水平的人。對事不對人!好的,拜!”


後來的一次,我們聊到了生活這個話題。

我是這麼說的:“其實你的生活也是很讓人嚮往的!”

他:“我的生活是很舒爽的,不會給壓力給自己。想工作,就工作,想玩就玩,想吃就吃”

我:“能夠自己說出來的一種舒爽,已是美好生活的最好一種體現了!”

接着他讓我猜了猜他的年紀,沒曾想到他以年過50,不過,在我心中,他永遠是一個哥哥的角色。

後來我這麼說道:“嗯嗯。活於世上,外表的年齡只是時間的產物,心理的年齡纔是實在的體現嘛!

現在和我對話的是一個二十五的大哥哥,我一直都如此認爲。”

他:“你以後可以叫我哥,叫朋友就有點隔閡了,證明還未到朋友。”

我:“對的,朋友只是一個禮貌性的稱呼,證明有一些陌生與怯怯的感覺。”

接着聊了一些瑣事,就此言畢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