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1年換6份工作:有哪些職場問題是跳槽解決不了的?

前兩天有個消息炒得特別火,

一個韓國選手因爲自己的小人行爲,

將短速滑健將武大靖摔出了賽道,

韓國人犯規之後不僅奪了冠,而且還受到裁判保護。

這個消息經網絡傳開之後,網友紛紛議論:

有人說這個韓國人太傻逼了,怎麼不去si,

有人說韓國很來就是這樣一個弄虛作假的國家,建立取消他們參賽的資格,

還有人說,他們爲了金牌不擇手段,競技賽場不乾淨,武大靖太可憐了吧!

武大靖自己卻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敵人強大,下次我一定要超過他”。

小語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世上,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共,說公平的人都不懂這世道,

還沒有摸清做人的規律。

代表國家隊出戰的武大靖也是人,

是人就會被人陷害,被人污衊,被人拖下水。

被小人陷害,任何人都會遇到。

而且糟心的是,我們既沒有背景,又沒有權利,也沒有勢力。

但是,一般人遇到問題,首先的反應都是抱怨領導,抱怨社會,抱怨大環境。

中國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以德報怨。

所以武大靖做的第一件事是進行自我反思:“這次我沒贏,下次我用實力幹贏他”。

管他是哪方的魑魅魍魎,通殺。

不久前發佈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顯示,95後平均工作7個月就辭職。理性地辭職當然沒錯,但如果一遇到困難就逃避,一言不合就走人,對於自身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職場中有哪些問題,是跳槽解決不了的呢?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前兩天微博有個熱搜是:95後覺得開心比薪資更重要。

很多網友在評論裏說,當然了,反正現在又不能掙太多錢,當然在工作中怎麼開心怎麼來了。如果它讓我不爽了,我就換一家。

熱搜榜熱議的一個95後小姑娘說:

“我又辭職了。這次在這個公司待了三個月,我實在幹不下去了。”

這是姑娘今年換的第6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跟領導氣場不合辭職了,第二份工作內容不喜歡辭職了,接下來的幾份工作辭職和跳槽的理由各不相同,或主動跳槽,或裸辭,總之,沒有一份工作超過3個月。

她說起來既開心又糾結,開心的是自己終於逃離不喜歡的工作,可以去一個新環境了,糾結的是,跳槽這麼多次之後,她發現很多問題並沒有通過跳槽解決,反而通過跳槽越來越迷茫了。

“我一直以爲工作不開心是工作不合適,可是我越換越覺得,似乎沒有完全合適的工作,我是該改變我自己嗎,還是我真的不適合這個行業?”

她跳槽前可能沒有想清楚“把職場當什麼”的問題,只有做好定位,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和公司需要的是否匹配。

你想把公司當學校,覺得學到知識最重要,還是想把公司當成遊樂場,認爲在這裏快樂最重要呢?

開心固然是好的,可是人生也並不是只有開心而已,如果想要在工作中只得到快樂,人生會比較艱難,因爲就連人生,都是千滋百味。

而且對於這個姑娘來說,她並不是在這份工作做得格外圓滿的時候選擇了跳槽,而是在當下的工作逼迫得煎熬又焦慮的時候,逃一樣地迅速準備簡歷,面試,然後離職。

看似水到渠成,可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並沒有解決。

那就是——如何發掘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如何挖掘自我的優勢。

在招聘行業常常會提到素質冰山模型,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來的。

麥克利蘭把不同類型的素質劃分爲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知識和技能,這是外人容易瞭解與測量的部分,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善提高。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自我認知、性格特質和動機,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爲與表現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比如以下這幾方面:

1、角色定位:你的職場目標規劃是什麼?你要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還是帶團隊的Leader?

2、價值觀:你如何與其他人合作?你喜歡做決策還是喜歡做執行?

3、自我認知:你有足夠的自信嗎?在遇到困難時你會保持樂觀嗎?

4、性格特質:你的責任心如何?自己手裏的項目無論如何都要做到最好嗎?

跳槽只能說創造了新的機會,但是機會和挑戰是並存的。

如果我們始終沒有弄清楚,自己想要在職場中獲得什麼,想要在五年內達到什麼樣的職業規劃,那跳槽就彷彿一個不會游泳的人,即便是換了幾個泳池,也學不會游泳。

01

 比成長更重要的是 

 成長加速度 

週末的時候跟前同事聊天,提起來我們自從離開同一家公司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她去做了市場營銷,而我成爲了互聯網行業的新媒體營銷。

但是我們都明顯感覺到一個現狀:在職場中成長的速度會變得越來越慢。

當自己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很容易汲取到很多知識,但是再做個兩三年,對基本工作輕車熟路後,成長的速度會越來越慢。

這就牽扯到一個類似於“成長加速度”的問題,它並不是一個線性的直線,而是在新手期陡然上升後趨於平緩,慢慢到達一個瓶頸期。

有些人在瓶頸期就停滯了,還有些人能夠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突破瓶頸期進入下一個成長加速度階段。

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的情緒就是:焦慮。

焦慮怕“被同齡人拋棄”或是擔心“下一個被裁的是自己”,於是自己趕緊地做出選擇,跳到新的陣營。

最近在聽馬東的音頻課程,他提出來焦慮其實也是一種自戀,是因爲我們相信本可以做得更好。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不會跟范冰冰比美貌,跟維密秀的模特比身材,但是會很容易跟身邊的人比“成長加速度”。

可是如果不在一家公司待上足夠的時間,很難接觸到核心的業務和資源,95後的姑娘就提到她換的這6份工作,幾乎都在做着邊角料的工作,還沒等主管讓她上手運營,她就因爲無聊和乏味say goodbye了。

在我們習慣喊着“逃離舒適區”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成長本身有其特質,瓶頸期的時候,既要尋求改變,又要守住耐心。

與其着急做出閃光的成績,不如先守住這份工作,慢慢了解自己在公司架構裏的位置和未來的上升方向,一點一點構建自己想要的成長路徑。

這種規劃一旦形成,它所決定的,是一個人思維的改變,也就是,從執行者到決策者。

02

 學會從執行者轉爲決策者 

在工作中大致有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執行者思維,一種是決策者思維。

前者着重於執行具體細節,而後者更擅長做出方向的規劃和框架搭建,由其他人來協助他執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前者可替代性強,而後者,很難被替代,往往會發展爲領導的左膀右臂。

最可悲的職場發展,莫過於慢慢變成一個工具型的人。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個職場人在分享,他從原來的知名互聯網公司,跳槽到了新的一家創業公司,而且還升了職,手下有幾個小朋友,但是在管理過程中,他發現自己仍舊是執行者的思維,對於不確定的工作不好下決斷,讓手下的人去執行。

結果手下的小朋友對分配下來的工作不服氣,他沒辦法給出一個說服人的理由,領導覺得他管理不力,他只好自己親自做執行。

做了半年後他說自己簡直太累了,說是領導,可是連領導加員工的活兒一起做了,爲什麼呢?因爲他不懂得分配工作,分配了員工又不滿意。

他說:

“我發現有一種在工作中極其重要的能力,是需要靠自己長期培養的,就是決策能力。”

爲什麼在工作中總是很忙?就是因爲決策質量不高,不能一次性解決那些總是重複出現的問題。

03

 職場上,

 穩定輸出比什麼都重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自律,它無法靠跳槽來解決。

它需要的是,你自己意志力的建設和日復一日的執行。

網上經常會有人問一些知名企業的HR,那種能夠憋着出大招的員工,和持續保持穩定輸出但沒有太多亮點的,他們更喜歡哪種候選者。

她笑着說:

"當然是後者呀,工作中哪有那麼多大招給你放呀,給你這個崗位的薪水,是爲了讓你做好崗位必須要做的工作。

別聽什麼老闆說,你要做的比其他人更有創意更有新意,他的意思是,在做完必須要做的工作後,再比其他人有創意有新意。”

在職場中,穩定輸出比什麼都重要。

工作方式有準備度,啓動總比其他人早一步,時間管理更加自主;

個人形象有識別度,給人留下始終如一的穩定印象,最大程度上淡化個人色彩但形成強烈差異化;溝通界面有可控度。

“商業是一個與不確定性共舞的遊戲,讓我們努力去做其中最確定的因子。”

這就是自律的力量。

04

避險式的跳槽很重要 

逃避式的跳槽並不可取,但是避險式的跳槽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一位做直播運營的朋友,從今年5月份開始,就覺得現有的直播業務無論從運營方式,還是從用戶數據上,都不太能與市場上的其他競品相抗衡。

他開始嘗試着參與線下的主題活動,跟大家一起了解行業內的發展動向,發現這類主題直播的需求正在銳減。

他果斷開始分析目前的風口市場和自己的技能匹配度,最終在半年內跳槽到了另外一家短視頻的平臺。

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但是風口一旦消失的時候,就算你是雄鷹也很難飛得更高。

世界的常態就是不確定性,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你跳槽過嗎?

導致你想跳槽的原因是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