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裏必須培養的三個能力

一、自主學習的能力

還記得嗎?高中畢業那天,我們就像刑滿釋放的犯人,重獲自由;像籠子裏的畫眉,重返大自然。所以,一進入大學,就迫不及待的放飛自我。

於是,我們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吃一直惦記了很久的美食,玩曾經放下了的遊戲,去向往很久的地方,談一次真正的戀愛。但是,當熱情退去,一切又歸於平靜,還是要認真學習,規劃未來生活。

大學是一段相對自由的時光,學習氛圍比較寬鬆,生活節奏上不會很緊張。大學的學習生活,沒有了中高考的升學壓力,家長和老師也不會逼着你學習。

上了大學,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必須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授課老師不會強迫你聽課,輔導員也懶得管你,只能靠自己自覺。

學習也不侷限於專業,要多讀一些通識類的書,拓展知識面,學幾項實用技能,提高能力素質,而這些都是要靠自主學習。

在這個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時代,不學習就落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以萬變應萬變,在未來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二、良好的社交能力

在大學要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而這又要求我們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羅振宇在《奇葩說》說過: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有部分學生大學畢業後,連自我介紹都說不好,表達能力嚴重不足。進入社會後,在工作崗位上,難免要和陌生人合作交流,需要我們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大學裏很多社團都是無用的,但還是應該選一兩個去參加,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還可以交到新朋友。

大學時應該交一些摯友,每個人一生的朋友。在大學期間,很容易考察出一個人,能否成爲你的摯友,這是工作十年也做不到的。

同學間一起生活學習四年,彼此是坦誠的,完全有機會了解對方的內心和性格上的每一個細節,但是在工作中交往時間很長的人,彼此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要珍惜大學裏機會,進入社會後,很難再交到知心的朋友。當然也不要爲了社交而社交,低質量的社交,有時候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總之,馬克思說:“人是一切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論在學校裏,還是生活中,都能接觸到陌生人,與他人扯上關係,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讓我們活得更舒適。

三、付諸行動的能力

大學裏新學期伊始,每個人都曾立過目標:英語過級,學PPT、EXCEL、PS、演講、寫作、運動減肥……

有的人只是想想,有的人真的去做了,但真正執行到底,認真做完的人很少。做事不能停留在空想,要把它變成現實。

世界上喜歡說的人多,願意做事情的人少。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態度並不決定一切,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一切。任何事做了纔算,光說不練是假把式,我要懂得把想法付諸行動。

生活是一個大舞臺,你不上臺永遠是觀衆。光上臺就夠了嗎?不,未來屬於行動者。光說不做,一事無成。學會把想法付諸行動,因爲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親手創造未來。


文/破簡成蝶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