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農村傳統老手藝

 

                          再小的個體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磨剪子嘞戧菜刀”

一聲聲吆喝行走江湖,走街竄巷,那些身懷絕技的民間工匠,走家串戶向人們兜售着自己的手藝。

隨着社會發展,生活方式改變,民間技藝在工業集成化面前日漸衰微,難尋其蹤。

這些曾經風靡街頭巷尾的玉山老手藝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它們有的瀕臨失傳,有的已難覓其蹤跡……

在老去的時間裏,我們曾有補鍋修鞋磨剪子的,剃頭戧刀彈棉花的……

這些手藝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與實踐才能掌握,這種不易與堅持給人們帶來了方便與溫情,也是那個時代勤儉節約、慢生活的標誌。在今天,只剩追憶……

當這些照片呈現在我們面前時,重溫了民間技藝,更是對這些老手藝人的一種敬重與眷戀。很多事情無法回首,但很多技藝是否可以傳承?如鐵匠、金匠、、篾匠、木匠等各類匠人師傅的技藝,我們是可以學以致用的,得以傳承……

納鞋底——媽媽的千層底最難忘

手工納鞋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鞋底製作工藝。像傳統的千層底就是手工納鞋底中一個典型的代表。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層疊起納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成品穿着舒適,輕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氣吸汗。


老木匠

木工工藝是一門傳統而古老的手藝,然而在今天,願意學習這門技藝的人,已經越來越少。面對大工業時代,無懼冰冷機械,靜默地將巧妙匠心注入每一件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之中。因爲手工的溫度出自於心,它承載着手藝人的滿滿誠意。這份幾乎快被遺忘的傳統工藝其實不如說是一種執着的匠心。

老木匠主要是修房蓋屋製做樑、檁、窗以及各式傢俱、農具等,木工用具爲斧、鋸、鑿、錛、刨、木鑽、木徑尺、墨斗、鉛筆等。

曬乾的木料,鋸成木枋後,再刨平,然後伸墨放線,根據需要鋸好木材,刨好面板,然後纔是鬥榫。一頭銼榫眼,另一頭鋸榫。榫頭厚度要正好比榫眼寬度小0.1-0.2毫米,這樣刷上膠水後才正好讓木頭凹凸兩部位嚴密扣合,天衣無縫。看似簡單,沒紮實學過三年木工,根本無從下手。就算是老師傅,一張普通桌子,也要花一兩個工。

而且,這其中需要用的工具根據用途分類有上百種,光刨子有長刨、短刨、圓角刨等十幾種,銼有兩分銼、三分銼、四分銼等二十幾種。

箍桶

很神奇的一項技藝,那些老匠人們用竹削把一塊塊木頭,箍在一起,成個桶狀,美觀、大方,隱隱散發着木頭的清香,而且還很實用,不會漏水......

木桶,過去家家必備。因要到河裏挑水,一根扁擔、兩隻木桶,從河裏取水用。那時居家洗衣用的大木盆、盛髒水用的泔水桶、接大小便的尿桶,全是木製的,是一塊塊弧形的木板箍起來做成的。

編竹篾(打篾匠)

在農村,許多生活用具都是用竹子加工而成,如菜籃、筲箕、撮箕、籮筐、揹簍、篩子、簸箕等等,牢固結實,經久耐用。

現在做這個都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了,年輕人幾乎沒有幾個人會弄這些了。記得小時候,家裏會叫來打篾師傅,砍下竹子,削成篾片,編籮筐、筲箕、筅帚、篾席……


彈棉花匠

“卟卟卟…彈彈彈……”

四十歲以上年紀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着清晰的記憶。隨着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

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

老裁縫

以前的很多衣服都是找裁縫做的,版型有力,色彩姣好,主要是量身定做。各式的布樣,一臺老式的縫紉機,最主要的還是老裁縫的手藝。老裁縫的店裏經常會有很多的回頭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縫紉機曾經是中國尋常百姓家普遍追求的奢侈物品。能夠擁有一臺縫紉機,絕對是一種體面和榮耀,是富有的象徵。

女孩們出嫁,如果能夠向男方要到一臺縫紉機、電視機、自行車做彩禮,那就足以說明自己的身價了。

剃頭匠

年輕人都在追求時髦髮型時,還有一些人,他們理髮“咋利索咋來”。

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老師傅的手藝不是蓋的。當你從理髮店出來,總有一種整個人都煥然一新的感覺。

剃頭、刮面、掏耳朵,這些練習了幾十年的活計,操作起來得心應手,顧客也享受得很。

補鍋匠

在以前,農村每家每戶的鍋用久了難免會損壞,丟棄也會浪費,因此就有了修鍋底的師傅來修補。到現在,家家戶戶有了電器煮飯設備,補鍋師傅難覓蹤影。

鋁 鍋 換 底

換鋁鍋底和補鍋不一樣,換鋁鍋底不用火,是將壞了的鍋底剪下來換個新的底接上。在師傅的敲敲打打聲中,鋁鍋給你換好了。

打鐵匠

鐵匠行當是一門很古老的手藝活,鐵匠以鐵爲原料,只憑手中一把小小的鐵錘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鐵匠鋪在一間簡陋的小平房裏,平房雖小,但每天爐膛通紅,人影忙碌,風箱聲、敲打聲,還有那產品定型後的淬火聲……叮噹之間,鋤頭、釘耙、茅刀、鐵耙、菜刀之類的產品像變戲法般一件接着一件出來了。

"咣噹咣噹"......聽,是誰在沉默的夜幕下,錘擊出了一陣陣火花,牽出了風箱一張一合的悠悠聲響?是鐵匠,然而鐵匠和鐵匠鋪這一老行當,跟木匠、篾匠一樣,這些曾經在街頭巷尾都可尋的民間手工藝人們,已經逐漸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即使在鄉村,打鐵聲也逐漸消散,成爲一種正在逝去的文化記憶。

爆米花

小時候一聽到炸爆米花的老爺爺吆喝,就急着掏一碗大米或者玉米,飛馳而去。家家戶戶排着長隊,空氣中瀰漫着難以言說的香甜,緊緊盯着那黑乎乎的爆米花爐子,“砰”的一聲巨響,只聽見孩子們開始歡呼,爆米花就做出來了,香甜柔軟,入口即化,那是電影院裏做不出來的味道。卻也是我孩童時候的美好回憶。

閹雞、閹豬佬

“閹雞、豬”是個技術活,找位置,下刀,都是非常考驗技術的。一般做這行的都是有着豐富的經驗手法好的師傅,傷口連血都不會出。

修鞋匠

嘴裏噙一兩枚小鞋釘,身邊的收音機咿咿呀呀的響,時不時還跟身邊的人開個小玩笑,與前來修鞋的人嘮着家長裏短,這是大部分修鞋匠的工作狀態。

換拉鍊、修鞋子,老匠人所做的工作,跟她們掛在嘴邊的話一樣,“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現在的年輕人又能體會多少?


隨着時代的發展,曾經隨處可見的工匠,已悄然退出歷史舞臺,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門技藝,一個身影,更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時代、一羣人的記憶。

在贛東北的大地上,類似於這些玉山工匠門類還有很多很多,“手藝在手,走遍天下能餬口”。

他們從小開始別無選擇,當起了學徒,數十年如一日打磨自身,憑藉勤奮鑽研、專注堅守,練就精湛技藝,謀取微薄的工資來養家餬口。

然而,傳統手藝作爲一項歷史悠久的技藝,蘊涵獨特的文化藝術,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們勤勞、智慧的體現。

家鄉玉山這些老手藝現今已逐漸失傳,一方面要留 住記憶和鄉愁,另一方面老手藝門類用品不再有市場,玉山老手藝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它是中國民間文化的瑰寶,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產。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老手藝的衰敗不可逆轉、承繼不能指望的時候,一份真實的影像就用來豐富後人對先輩的想象吧。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匠人精神”不僅是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

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

那些熟悉的叫喊聲

正在漸漸消弱

許多我們熟知的老手藝

正在悄悄遠去

它們逐步被淘汰出我們的生活

成爲絕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