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沒感情?經常用喉嚨唱歌?學會這個方法讓你從此告別大白嗓!

有沒有人覺得自己在平常的唱歌時總感覺是在喊?聲音很乾,沒有感情,像讀書一樣,而且一唱到高音就要靠吼。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總會碰到各種問題,沒唱幾首歌就累了,跟不上節奏,唱出來不在調子上,高音怎麼都上不去,而且在網上找各種解決辦法,往往得不到解決。

在這裏還是要說一下,可能很多人會碰到同樣的問題,但是一個方法不適合所有人,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是不一樣的,你最缺的還是有一位專業的老師去教你。

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反饋——我唱歌雖然可以喊上去,但是聲音很乾,很蒼白,沒有穿透力, 這是爲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人人都嫌棄的大白嗓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解決!

首先,爲什麼自己平常唱歌是會大白嗓?第一點是因爲唱歌的時候過度用聲帶,第二點是因爲沒有氣息的支持或者說氣息與聲音處於分離的狀態。

這裏的氣息是狹義的氣息,是指用在正確的呼吸方法下唱歌時伴隨着發聲送出的那道氣,而廣義的氣是指正確應用呼吸發聲方法演唱流行歌的一個發聲系統,是一套方法。那麼我們回到正題來,我們要解決唱歌大白嗓,得靠三步:


第一步  發聲

我們通過氣泡音來練習。

氣泡音:百度百科編的不是特別好,但是大概的原理和練習方法也差不多都講出來了

第一步是保證發出來,一開始的氣泡會比較毛躁,不好控制大小,那麼這時候保證顆粒感存在就可以了,第二步慢慢地讓顆粒也就是氣泡更加穩定地發出。第三步,熟練了以後,讓顆粒繼續變小,發聲的頻率變高,就可以用氣泡帶出聲音。重點是感受聲音掛靠在聲帶上這一點。

第二步  呼吸

我們就通過腹式呼吸來練習。腹式呼吸法:在百度百科還有胸腔呼吸和腹部呼吸的區別?大概的學習流程是,第一步感受橫膈膜的存在,讓橫膈膜動起來,前面提到了方法:可以大笑,快速呼吸,甚至劇烈運動去迫使橫膈膜運動起來。第二步,讓橫膈膜更加自如地運動起來,而不是光依靠看肚子有沒有鼓起來這種表象。這是很多人的誤區,第三步讓自己的氣息調整更加熟練地跟橫膈膜的運動,呼吸的節奏結合起來。


第三步  氣息支持

也就是前面兩大點的綜合。兩大點的綜合就是指,前兩步都做好的情況下,到這一步應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往往就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情況,所以,

我們可以用嘆氣來練習,就是放鬆地嘆氣,讓氣息和聲音能夠慢慢地更好地連接在一塊。

到這裏爲止,如果大家都學好了,那麼在自然音區也就是中音區裏的大白嗓問題應該就能解決了。

而高音大白嗓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唱不好唱不了高音有能力問題也有技巧問題,也就是先天和後天共同決定的,先天就是聲帶能力,可以簡單地認爲是唱高音的能力。後天就是換聲技巧,也就是讓自己能夠更輕鬆更自然地唱高音的技巧。路漫漫其修遠兮,學無止盡一起努力。

鼻咽腔共鳴的發生過程是在軟齶提起略成拱形、口腔咽腔都向上擴張而達到良好共鳴的前提下,適度地打開鼻咽腔,意識主動地將一部分聲波沿着後咽壁引導到鼻腔去產生鼻共鳴並推射到體外,同時使鼻竇和顱骨也受到強烈的震動。這樣通過口咽音的過渡才送入鼻腔而發出來的音色,洪亮、集中、飽滿、貫通,具有明朗而剔透的色彩。

鑑別發出的音是不是鼻音,有一個簡單的辦法:交替着捏緊和放開鼻子發出一個延長的a音,如果捏緊和放開鼻子都不影響音質,就證明發音方法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鼻音。鼻音重的人最好暫時不去追求鼻腔共鳴,否則容易錯誤地認爲鼻音即是鼻腔共鳴,而過分地集中精力死盯住鼻腔位置,使聲音無法正確傳送。最好是先通過反覆做上述捏鼻子發音的練習來找到正確的共鳴方法,並積極鍛鍊軟齶、咽壁肌肉,逐漸克服鼻音。在克服了鼻音之後,軟齶及咽壁具備一定的力度和自覺性了,才進一步做引發鼻腔共鳴的練習。


好了,知識傳授完畢,喝口水休息一下。好文不易擼,整理知識點、收集各種小情報、尋找小竅門小方法,你們可知道老師我熬得眼睛都快瞎了?!

所以大家們在看文之後、茶飯之餘、起牀睡前,都不能忘記平日裏的如影隨形的練習,這纔是老師我最想要看到的學習風氣!

有想學習唱歌的還可以加老師微信:YJA0004,我們每天下午3點和晚上8點都會在羣裏直播唱歌技巧教學,你還可以把自己的歌曲發給老師點評以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哦!羣裏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一起學習唱歌。

還可以領取老師我自己精心整理的一份2019最新的聲樂和0基礎入門教程哦!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加分享,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出來,後續我們也會出相關教程文章分享給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